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的英国作家哈代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尤其是创作了以苔丝为代表的一系列深受读者喜爱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探究出这位男性作家的女性观。哈代热情地赞颂他笔下具有独立精神和真性情的新女性,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位作家女性观中所流露出的男权主义和宿命的悲哀,同时还有寄托在这些女性身上的叛逆和悲剧交织的迷惘。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尺牍文学史上,女性尺牍颇为寂寥。试从女性作家尺牍的创作心态考察入手,就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守望、寻觅等生存姿态和心理进行分析,揭示了守望情结对中国古代女性的情感体验和尺牍创作心态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以男性作家创作心态为参照,认为中国古代女性尺牍创作既是出于自我心理平衡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男性的需要,归根到底是因为她们缺乏生存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海明威一向以塑造"硬汉"形象、关照男性世界而著称,有评论家认为他是一个忽略女性的男权主义作家。但是在他创作的多部短篇小说当中,我们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女性的身影,并且他对于笔下的女性形象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有时他站在女性的一方,透过她们的视角来写作;而有时又会站在与女性对立的一方,表现出对女性的敌意和排斥。本文通过几部短篇小说来阐述他对于女性角色的态度,并试图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姚紫是马华文坛中塑造较多女性形象的作家,其小说集《咖啡的诱惑》中收集了他的五篇作品,揭示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马华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图景,也展现出作家对女性生存状况和女性命运的认识。论文分"女人与历史"、"女人与家国"、"孤独漂泊的女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选取典型作品进行分析解读,探讨姚紫创作的的叙述选择、女性观及造成这种写作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余华长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可以分为贤惠型、泼辣型、无灵魂无意识型三种类型。无论哪种女性人物形象,在余华作品中都没有说话的权利,都处于一种被遮蔽的状态。这是作家男性意识的典型产物,表现出男性对女性的一种虚构与想象。  相似文献   

6.
《我的光辉生涯》中西比拉对婚姻的拒绝、对精神生活的营造和对男性所期待的女性性格的颠覆,是迈尔斯·富兰克林对女性主体性话语建构的有益探索,但是迫于当时的话语语境,女性话语的主体性建构依然无法摆脱男性强势文化的枷锁和桎梏,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女性作家的地位和女性书写的困境依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弗兰肯斯坦》:女性的沉默与性别的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作品,在这个叙述文本中,女性处于叙述的被动地位,她们要么仅仅作为受述者,要么作为叙述的客体,她们的声音在男性叙述中迷失了。而作为叙述者的男性又带有性别的隐喻。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夫对妇女写作有着独特论述女性写作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但往往受创作条件的限制.女性作家往往满足于"自我"的世界,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写作不真实.女性作家应该摆脱愤怒的情绪理性地写作,可以写作出诗化的、非个人的、带戏剧性的小说.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到2009年上半年,浙东作家在散文写作上的收获不可谓不丰盈:从数量上看,这几年间,结集出版了23部散文集。从作者构成方面来看,作者队伍中有男性18名,邱贝贝、余昭昭、赵淑萍、包丹虹和王静等5名女性作者虽然所占比例不高,却也足以撑起女性散文写作的半边天。在这些女性作家的散文集中,作者们都是以女性视角在抒写女性心灵,表现出了时代女性精神风貌和心灵律动。但就女性散文而言,如何追求突出的个人创作风格和不可重复的创作个性,这是一个值得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男性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的美女形象,在这个塑造过程中他们的立场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他们在作品中构造了大批的仙女,名妓,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类型丰富,如西王母,炎帝的女儿,成公知琼,张倩娘,霍小玉,杜丽娘,秦淮八艳等。这种塑造是男性作家自身对女性的需求,是对现实爱情比翼连枝的无法实现而转而把情思寄托在自己创造的美女身上,还是为了借助美女进而达成自身对升官发财抑或长生不老的期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家世小说《荆刺鸟》中的女主人公梅吉的艺术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表现梅吉在角色扮演中所经历的痛苦与辛酸,及其母亲、女儿的命运,以及她与上帝争夺男性的失败,探讨小说中所表达的女性把握自我命运的否定态度,以及西方文化中男权秩序对女性命运的主宰。  相似文献   

12.
特殊的家庭使伟大作家曹雪芹从小形成了对女性深入而独特的认识,他那同情女性而叛逆封建家庭的心理从此便驱使他在《红楼梦》中写出了一位可泣可叹的“忧郁女性”——林黛玉。试图从心理分析的视角出发,来探究一下作家塑造这位“忧郁女性”的深层所涵盖着的作家自身的生存体验、生活经历和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3.
清初人们的民族意识非常强烈,亡国之痛极为深沉,在这种背景下,一直以来受到压抑和漠视的女性成为作家关注的焦点,正是由于这些女性的存在,把男性群体的懦弱无能突显出来。清初文人把戏曲作品作为载体,把一系列的才女、贞女以及女杰等女性形象塑造出来。社会历史和社会思潮是形成这些女性形象的根本因素,但主要还是源于创作主体特殊性因素。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犹如一朵朵奇葩,在戏曲百花园中盛开。本文对清初戏曲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现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境遇从现代文学发生以来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女性作家们,以她们细腻柔婉的笔力倾注了对知识女性命运浮沉的描述.通过对"五四"时期代表作<海滨故人>到当代作品<无处告别>的分析与比较,从中可以看到知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15.
德拉布尔在小说中揭示了女性的三重镜像,其中社会视域、男性视域下的女性自我分别是"贤妻良母"、"家中天使"的形象,女性视域中的女性自我却是个"类男人"的形象。透过重重镜像,德拉布尔探讨了女性自我类型区分的框架,对女性的自我展开了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6.
面对高等教育中长达几个世纪女性的缺席,一直用传统的"女性匮乏论"来解释是不够的,用女性主义的全新视角来探究这个问题,从而从根本上找出原因,是对以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高等教育体系进行重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介绍美国南方女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笔下几篇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的著名短篇小说。通过对这些女性人物的女性主义研究,笔者尝试证实波特作为一位早期的女性主义作家的身份,同时确定她在女性写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除了她受到普遍认可的写作技巧,本文将重点对波特的女性题材和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加以阐述。她的女性主题包括女性人物在父权制现实世界中的幻想、对于强加于自身的"他者"形象进行反抗,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实现的探索等。  相似文献   

18.
张洁作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家,30年来创作了大量的女性小说。透过文本可以感知作家内心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挥之不去的固恋,这主要表现在张洁的东方女性情怀、母爱精神、两性守望和儒释道情结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是泰中两国新文学的发轫期,实现了从近代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转型。其中,泰中"文学革命"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创作,成为泰中女性文学的真正源头,两国作家通过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描写了女性深受社会与制造的压迫,自身性格软弱甚至变态,在命运面前无可抉择。折射了作家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从深层意蕴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文学史上,庐隐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女性作家。她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新文化运动潮涨潮落的时代。庐隐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女性敏感的心灵特质,承受着、品味着、思考着现代女性人生的酸甜苦辣,并以其细腻、感伤、直白的笔墨叙写着她们的悲欢离合。不但如此,庐隐还以先驱者的姿态积极地探索现代女性的人生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