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发展苏北经济是“十五”期间全面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长江沿岸的 苏中地区培植增长极,正是带动苏北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培植增长极,充当上海及苏 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中介”,既有利于加强对苏中、苏北地区的辐射,又有利于抑制上海 及苏南的中心城市对苏中苏北的“极化效应”。目前,有三个可行的增长极,即南京增长极 、三江增长极和润扬增长极。通过在这三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可以充分发挥苏中地区的 带动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实现加快发展苏北?一方面,当然要借鉴“苏南模式”和苏中经验(包括扬州的工业规模经济经验)以及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各国、各地的成功之处;另一方面,更要从苏北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成功之路。最近,我们到苏北四市调查,依稀地看到有一条不似苏南、不亚苏南的新思路,不妨概括为“苏北模式”。虽然它正在探索,还未定型,其内含会日益丰富;但是,曙光已经升起,终将照耀广阔的苏北大地,在实践中不断放射出绚丽风采。 苏北有苏北的独特优势 地区经济的发展,一般取决于区位特点,经济基础,社会条件,主动决策四个因素。过去苏北发展不如苏南,客观上是受到前三个因素的相互制约。经过长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苏北已有很大发展,不仅经济基础加强了,社会条件转好了,并且其区位优势也从潜在的逐步变为现实的。地区经济的发展,都要认识和发挥当地的优势,在参与地区之间的分工和合作中扬长补短,共同前进。对徐、淮、盐、连的优势,包括区位、资源、人文等方面,与苏南、苏中比较而言,独特的可以综合为: 1.“三沿”优势。即沿海、沿  相似文献   

3.
促进苏南产业向苏中和苏北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南、苏中、苏北的经济发展差距严重制约着江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是解决地区经济不平衡的有效途径。该文认为苏南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但也有其阻力和粘性,因此政府推动是苏南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苏中和苏北接受苏南产业转移中也应当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培养好人力资本,以取得地方经济、企业效益和政府的"三赢"。  相似文献   

4.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江苏省决定在扬州开展“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探索苏中与苏南地区协调发展的“新路”,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推进“两个率先”。扬州的初步经验是:变革思维方式,以深化改革为融合发展增添动力;发展现代交通,以互联互通为融合发展畅通道路;强化经济合作,以重大项目为融合发展提供经济支撑;改善自然生态,以秀美环境为融合发展提供保障;提升民生水平,以人民幸福为融合发展确立根本宗旨。推进扬州与苏南的深度融合,扬州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省委、省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苏南需要进一步增强对融合发展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正>“扬州现象”,是江苏1994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之后,我们又进行了跟踪调查,感到确有新鲜经验,值得重视、总结、推开和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对当前地方经济迅猛发展中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矛盾,“扬州现象”不失为一帖清醒剂,使人们看到了再上新台阶的一条新途径。 扬州的崛起来自工业规模经济 90年代以来,江苏的经济发展在全国继续处于前列。一般认为,主要是靠苏南,以乡镇企业为支柱,出现了几只“小老虎”。这并不错,但不全面,忽略了正在崛起的扬州。其实,在 1992和1993两年,综合实力发展最快的,可算是处于长江北岸、属于苏中地区、包括10个县和县级市的扬州。80年代,按经济总量,扬州在11个省属市中居第五、六位,处于苏、锡、常、宁之后。一度还次于南通,按增长速度,大致相当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992年,扬州的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6.
苏北地区土地面积占江苏省总面积的53%,人口占40%,是江苏的重要板块,但过去由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科技教育发展滞后等多种因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苏南、苏中,并且发展差距趋于扩大.本文应用统计数据分析苏北地区与苏南、苏中地区的差距,找出制约苏北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有针对性提出时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苏作为沿海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其对外贸易一直在全省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江苏的贸易优势有所减弱,本文分析了江苏省对外贸易的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重较高,产业结构不均衡;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市场以亚洲为主,市场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并相应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苏北苏中地区,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江阴大桥建成,对大桥经济区来说,是个机遇。大桥建成以后,它对整个江苏省的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苏南、苏北的这样一个地理上的分界线,就被这桥打破了,就把苏南、苏北 特别是苏中与苏南在地理上联成了一 片。实际上使大桥经济区可能成为实 施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一个桥头 堡。就使大桥经济区的北端地区,有 可能融入苏南经济。上海、苏南经济 发展的势头就可能通过大桥经济区向 苏北地区扩散。这个机遇,如果我们 利用得好,大桥经济区就可能成为江 苏的一个新的增长中心。过去,江苏的增长中心…  相似文献   

9.
采用区域差异分析的常用测度方法,对江苏医药制造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三方面指标进行区域差异分析。证实江苏医药制造业已形成泰州、连云港和苏南三大产业集群区,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医药制造业发展均衡,但苏南地区医药制造业尚未产生明显的极化和溢出效应。对此,提出提升产业集群效应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明确提出江苏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这对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极大的鼓舞。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振兴苏北经济,促进苏南转型,培育江苏经济新增长点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全国开放型经济发达省份,江苏应该顺势而为。发挥优势,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全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依据泰尔指数的分解方法,分析了2002—2012年江苏省48个县的存贷款额和FIR的差异,得出县域存贷款区域间差异大于区域内差异,区域内苏南差异增加迅速,苏中和苏北相对稳定。FIR区域间差异小于区域内差异,区域内苏南差异增加,苏中差异减小,苏北差异不变。经济越发达地区,在2006年后县域金融多元化程度越高,中小企业等用户的信贷可得性增加;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域金融市场集中度高,用户信贷可得性略低。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 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 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这两句话,把“加快发展苏北”的战略位置提到了新的高度。 我们赴苏北调查所到之处,接触的同志无不交口称赞这样的战略思想。我们感受到:苏北同志从这里受到很大的精神激励。由此,我们也得到启示:加快发展苏北,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无疑要做许多工作,但在思想上取得新的共识,乃是第一条。 苏北同志有个共同的看法“加快发展苏北”的口号提了十年有余,措施也不少,苏北与苏南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除苏北自身的原因外,很重要的是由于对加快发展苏北还没有上下形成共识。没有共识,就不可能有实际措施的落实。他们举例说,一些应该到苏北的项目总是落实不了,甚至苏北提出并力争的一些项目也往往会被拉到苏南。有些主管部门的有些同志,苏北观念就是不强,“错把苏南当江苏”,在江苏的“一盘棋”上往往缺乏苏北这一块。 面对如此尖锐的意见,反思一下是有益的。江苏在发展苏北问题上曾经有一些认识误区,现在正从误区中走出来,为了推进省委、省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但是由于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诸因素的影响,苏南和苏北地区的发展明显不平衡.苏南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已经形成了由南京到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而苏北地区仍然处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工业化时期,经济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对苏北欠发达地区来说,利用自身发展优势,积极承接来自苏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无疑是缩小地区差距,实现苏北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辉煌,苏北发展亦然。与此同时,苏北与苏中、苏南发展的差距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成为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点。加快苏北  相似文献   

15.
宗超 《时代经贸》2014,(2):275-275,277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江苏省被习惯上分为苏南、苏北两个地区。其中苏南包括:苏州、无锡、镇江、常州、南京5市,苏北包括:扬州、泰州、南通、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8市。发达的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江苏省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4—2017年江苏省13个城市月度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空气质量与经济增长、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全省看,空气质量与固定资产投资显著负相关,与风力正相关,且风力对空气质量影响具有双重性,用电量及降雨量的影响不显著;从区域看,苏南、苏中、苏北的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存在差异,降雨量、风力与苏南、苏中的空气质量都正相关,固定资产投资与苏北地区的空气质量负相关。最后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2002—2011年人均居民收入、人均居民存、贷款款余额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分析和时刻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发现长期内,苏南地区和苏中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苏北地区的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增长的正向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Lucas生产函数,对江苏省的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水平之间关系进行实证验证,结论是: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结构差异,高等教育对于苏南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其他两个地区都明显;苏中和苏北,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且苏中地区物质资本投资作用凸现。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特点,选择"优势教育"重点予以投资。  相似文献   

19.
加快苏北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文章通过实证分析说明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苏南开放型经济水平较高,苏中、苏北开放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指出苏北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沿海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苏、锡、常高科技星火密集区和火炬带的形成,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建设,人们对苏南经济更是刮目相看,由此又形成了苏北和苏南的强烈反差.笔者认为,苏北经济落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基础设施不发达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沿海没有一座大型的港口做依托更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关键的关键.而开发江苏中山港,则正可以起到促进苏北经济发展和全面振兴淮河流域经济的作用.一、加速开发中山港是启动苏北乃至整个淮河流域经济的必然选择位于滨海县境内废黄河入海口附近海域的江苏中山港,地处淮河流域东部,江苏沿海的中部,介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之间,与苏北盐(城)、淮(阴)、连(云港)三市基本上为等距离,地理位置独特,在此建设深水大港对于苏北沿海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并以此为中心辐射整个淮河流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开发中山港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苏北地区徐、淮、连、盐四市,土地面积5.2万平方公里,人口2948万,分别占全省总面积和总人口的52%和44%.1994年工农业总产值只占全省的18.07%,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21.98%.远落后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苏北沿海黄金海岸这一难得的资源优势,使苏北地区一而再,再而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