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说到商人,有两个常用的词,一个叫“无商不奸”,是人们用以贬损那些见利忘义欺诈顾客的奸商的一句话,虽然有些以偏概全,不过却着实道出了奸商的嘴脸;另一个词叫“无商不尖”,虽与前者仅一字之差,意思却完全相反,它说的是商人诚实经商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些汉字经常使用,而有些汉字只是在某一个时期经常使用,比如这“促”字,最近一个时期就经常使用.例:促成、促进、督促……特别是“促销”这个词组,更是众多企业家做梦都不会忘的。我对文字缺乏研究,偶尔也绝字生义,“生*出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念头。就说这个“促”字吧,是“人”长了脚(足),什么地方不想去?什么地方不敢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了得!同样,某些企业家在“销”(售)字前面冠以“促”字,同样是—了得!罢!还是离开字面,到现实生活中去感受一番“促销”的了得吧。一种商品,只要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3.
从“现在菜真难买”所引起的思考高崇明,周虎良,周庆章近年来,由于吃的主要商品价格猛涨,使消费者难以承受,经常听到家庭主妇说“现在菜真难买”这句话。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一)认识要统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  相似文献   

4.
知网 《电脑采购》2000,(28):25-25
互联网时代的“经济”是一个异常受宠的词语,除了“新经济”、“泡沫经济”、“虚拟经济”之外,又出了一个“眼球经济”(眼球经济又被称为注意力经济)。什么是“眼球经济”“眼球经济”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有现象,这里我们拓展一下它的外廷,引深到其它产业领域中去。目前,似乎衡量一个网站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网页访问量的大小。而这个访问量的标尺是日访问量(点击率),有个形象的说法叫日流量,我们也经常可以听到“Page View”这个词。或许英文的称法更能让人把网页的日访问量与“眼球经济”联系起来。访问网页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看”,“眼球经济”的提法也十分形象。最近一段时间,只要打开稍大一点的国内网站。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准是邀  相似文献   

5.
陈率 《浙商》2012,(19):79-79
改善,从字面意思看,不是因为难以维系需要颠覆性的创新,而是做得不够完美,要往前再进一步,并且是持续不断地进步。 和郑志庚一样,西子联合大学常务副校长苏正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也是“改善”。教室里的桌子需要改善,闪为形状很不规则,限制了布局,  相似文献   

6.
“社会责任”一词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引起争议和误解,是因为没有清晰、透彻地理解和认识社会责任的一般含义和特定含义。本文从“社会责任”的一般含义和特定含义两方面尤其是特定含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论述,使读者对“社会责任”一词尤其是对当前蓬蓬开展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王君超 《中国报业》2014,(17):90-91
新闻是实践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很难设想只懂新闻理论和新闻史,而不懂得采、写、编、评、摄、录的学生,将来如何适应“真刀真枪”的新闻工作。几年前。新闻界曾有“博士生不会写导语”的怪现象,与此同时,也经常听到一些名记者不会写学术论文,致使新闻工作经验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说法。凡此种种,都说明“理论与实际脱节”不是陈词滥调,而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吴丽 《商务周刊》2010,(15):68-69
作为中国乳业的领军者,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一直在探寻一条中国乳业发展的健康模式。“绿色领导力”是他前两年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2007年,潘刚在首届达沃斯夏季论坛上第一次提出了“绿色领导力”的概念。他指出,伊利将打造企业整个运营过程中的“绿色”全链条,  相似文献   

9.
《经贸世界》2004,(6):44-47
经常能从直销商口中听到“系统”这一名词.且不少人都认为,“系统”就是一种“克隆”,没什么特别的……在近一个世纪的商业模式中,直销无疑是一个先进的营销模式。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众多发达国家,它创造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但这种先进的营销方式,为什么要提倡系统化?为此,本刊组织了这次讨论。希望能为有志于从事这个行业的朋友提供更多有关“系统”、有关直销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经常听到:“网络改 变了世界”这句 话,其实未免有些夸大其词。 网络改变了管理者所需的技 术,但并未造成根本性的变 革,任何一个好的管理者都 可以成为好的e经理人。但 是,e经理人的有些特质比 过去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徐天舒 《大经贸》2009,(12):92-93
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人们对外资企业“孔雀东南飞”现象的争论。那么什么是外资企业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呢?无非是指大量外资企业随着投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迁徙工厂的过程。当然,对花了大量资源代价(土地,人力,资本等)辛辛苦苦招商的地方官员来说,  相似文献   

12.
沈虹 《广告大观》2006,(6S):125-125
最近,在一次与客户的非正式工作会谈中,第一次听到“品牌溢价”这个词。当时的感觉是,现在市场营销的词语真是日新月异,我这个做了十好几年的老广告人是不是要落伍了。  相似文献   

13.
吴云凤  刘斌锋 《商业时代》2005,(29):37-37,42
最早使用“人气”这个词的是香港的娱乐圈,他们经常使用“人气”的高低来形容一个歌星或影星受欢迎的程度,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某某歌星的人气很高,等等.渐渐的“人气”成了一个通用的词汇,“人气”的概念也开始用于表示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同和信心.某个品牌的“人气”高说明它受到了人们的认同;某个企业人气高说明人们对它有信心;等等.其实,所谓“人气”,是指特定环境中外界对事物的理解、喜爱和认同,它与形象、品德、能力心态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唯一”的三星 李健熙从1995年开始,经常察觉到危机感,并说他有不祥的预感,“在2000年来临之前,似乎会发生什么事。”在圣地亚哥商谈集团迎接21世纪的策略会议中,李健熙提到当时很少听到的“泡沫”一词。  相似文献   

15.
温海滢 《经贸世界》2000,(11):57-59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排除了中国入世的最大障碍。在这项市场准入协议中.我国将开放十大领域.其中包括开放零售市场.而在将来向其他“世贸”国家开放我国零售市场也是必然趋势。今年10月.美国人又来了.一个叫李斯阁的人飘忽着穿过了深圳、广州,大连和北京。在这位世界头号零售王国沃尔玛掌门人的身影后面.仿佛隐隐约约能听到“嗷嗷”的叫声.一位资深的零售业“老同志”忧心忡忡地说:要警惕呀——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末的一个下午,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山东肯安丘市城关工商所所长陈树启…抓起电话,就听到有人大声地说:“喂!是工商所吗?我向你们举报,在市区西郊辛家庄、西三里庄一带,有人假冒山东华嘉化肥有限公司“华嘉”牌商标,生产硫酸钾肥,这个造假的窝点就在冷藏厂附近,请速来查处……。”  相似文献   

17.
宋美龄苦觅“鹅步鸡”白鹤前几年,在我国台湾的台北流传着一个趣味十足的传奇故事──宋美龄苦觅“鹅步鸡”。1948年,正当我人民解放军大军压境围攻太原的时候,长期统治山西的大军阀闫锡山,为逃避山西人民对他的清算,以“和谈”为名只身飞逃南京,再去台北,连他...  相似文献   

18.
1、听说 在总部讨论驻外销售机构问题时,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听说”,因为总部似乎总有许多眼线分布在驻外销售机构当中,于是关于分支机构的各种传闻也就很多,所以分公司经理经常会愤愤不平地质问总部“听说”的事情是何人所言。“道听途说”于是也成为总部与分部之间产生矜持的主要导火索。  相似文献   

19.
《三联竞争力》2004,(10):21-22
直到1998年.国美电器的发展一直局限在北京地区,尚未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而从1999年其开始向外扩展之时起,有关国美的议论便多了起来,在其零售网络越来越大后,经常会听到国美与他方,尤其是上游供货商之间的纠纷。  相似文献   

20.
唐慧 《中国工商》2002,(10):43-43
也许是听惯了喊服务口号的缘故,所以当笔者听到苏宁电器“主动服务”的故事时,非常震动:笔者在从合肥出差回北京的车上.恰好和一批到北京党校学习的干部同在一个车厢.其中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说起自己刚买的空调的事;苏宁刚刚到合肥不久,打出的服务举措很吸引人,于是她就到苏宁买了一台海信空调,结果从送货到安装的服务都非常好。更让她感到意外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