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中分析了当前GPS RTK在城市测量中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利用GPRS无线通信技术传输差分信号的技术方法,通过实际应用效果并与原有应用模式的对比,说明了GPRS在城市GPS RTK测量中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叶传南 《魅力中国》2014,(22):269-269
GPS RTK 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兴技术,由于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而在现代化地形测量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PS(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DGPS)技术,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系统中的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定位坐标,是测量技术发展里程中的一个突破。它由基准站接收机、数据链、流动站接收机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上采用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能够对多个领域进行服务,例如工程测量、汽车导航、海空定位等领域。GPS,即卫星全球导航系统,由三个方面组成,分别是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和GPS信号接收机。本文就GPS控制测绘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中分析了当前GPS RTK在城市测量中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利用GPRS无线通信技术传输差分信号的技术方法,通过实际应用效果并与原有应用模式的对比,说明了GPKS在城市GPSKTK测量中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提高GPS测量精度的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GPS定位原理和测量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GPS测量精度的误差,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提高GPS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工程测量中的一些最新技术成果,第一部分是测量新技术的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则重点介绍GPS的应用,包括GPS、RTK的应用技术以及如何提高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精度。  相似文献   

7.
邹远淳 《魅力中国》2014,(6):125-12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GPS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GPS主要是不断接收同步卫星的信号并将其信号解析出相应的数据还原成为经纬度信号。根据经纬度信号则可以实现定位功能,传统的导航定位技术也是采用了该原理来实现。随着GPS的普及,成本也不断的降低,可以根据相应的技术来实现其扩展功能,如可以将其技术应用在公交车上。本文主要介绍根据GPS技术实现公交车的自动报站和调度,不需要人为的直接干预达到公交车系统自动运行的目的。本文主要是将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GPS技术、语音技术综合在一起实现一个智能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8.
张远锋 《西部大开发》2010,(7):75-75,81
CPS测绘技术通过卫星发射信号进行处理,扩大了有效的控制测量范围,并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保密性。我单位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的要求,GPS控制测量规范,对四平市土地调查工作进行控制测量.现将测量的方法阐述如下,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人员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浩  田震 《魅力中国》2014,(11):218-218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快速发展,GPS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GPS 测量技术逐步在工程测绘中得到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 GPS 测量技术的特点,其次就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一、GPS定义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是以已经发射的地球卫星为基础的无线式导航系统,目前我国测量上利用的是美国发射的24颗导航卫星,它们分布于旋绕地球的4个轨道面上。这些卫星每时每刻都在向地球发射三维导航定位信息,从而测量出地面上某点在地心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进而实行导航或定位。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定位系统,转为民用后,GPS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比如三峡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万家寨水利枢纽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GPS测量技术,快速准确地获得测量数据,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益,减轻了测量劳动强度。应用GPS测量技术可获得三维测量数据,其中平面测量技术日臻完善成型,高程测量技术由于其外界影响因素较多,且具有不确定性,比如计算软件、高程拟合方法的选择以及适用条件、误差来源等问题,其一直未形成定论。有关测量规范对GPS高程测量的精度和方法也无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