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栋益 《中国市场》2012,(26):81-82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行业的发展也迅速发展起来。行业整体经济形势得到了根本转变,企业兼并重组已成为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方式。国家邮政局印发《关于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国邮发〔2011〕108号),充分认识促进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重要意义。本文重在探讨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中的有关财务问题。要想使兼并落到实处,不走形式,只有率先在财务管理方面和会计核算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解析,才能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使企业高效、长期稳健的运转下来。  相似文献   

2.
兼并重组是有效配置资源、转变行业整体经济形势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对于快递行业而言,兼并重组是快递服务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快递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运营质量和企业效益,增强服务能力的现实选择。本文从分析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必然性入手,对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中面临的财务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企业兼并的非市场化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企业兼并源于政府的推动,在我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政府对于企业兼并的兴起和发展确实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企业兼并从本质上来说应是一种市场行为,通过兼并,被兼并方企业的产权转让给兼并方企业,并获得一定的补偿.企业兼并是企业特别是兼并方企业为实现其企业目标和经营战略而采取的行动.如果把企业兼并作为一种政府行为,甚至是作为政府解救亏损企业、搞活困难企业的基本途径,那么企业兼并往往会背离兼并活动的初衷,难以实现企业兼并的经济功能.如果政府采取行政手段与行政干预,实行行政性的"撮合"和"拉郎配",势必影响和阻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既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不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一些优势企业因行政命令背上劣势企业的包袱后,会造成经济效益滑坡,甚至有被拖垮的危险.因而,企业兼并活动中政府的盲目干预行为,很容易给企业兼并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这方面的例子已不鲜见.  相似文献   

4.
<正> 企业联合兼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资产优化重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只有打破条条、块块界限,集中有效资源,才是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联合尤其是在企业兼并收购的过程中,尚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形成资产优化重组的现实障碍。 一、利益再分配问题 国有企业从资产所有权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入世,将中国企业推向了国际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加深,公司之间的收购兼并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企业的收购与兼并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经济市场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兼并收购虽然是法入名下的公司行为,但与社会经济的变化息息相关.兼并收购的成功意味着会给企业、市场以及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但是如果失败,对企业、市场、社会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正确评估收购过程中的风险以及采取相应对策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资源型企业存在的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矿山事故频发等问题,使得对资源型企业进行整合成为了必然。随着资源型企业兼并重组的大规模展开,对资源型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本文将以紫金矿业并购华振投资有限公司为案例,运用财务指标法分析企业并购的绩效,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资源型企业并购会带来财务绩效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代婧  富莉 《财经界(学术)》2014,(23):122-123
资源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资源型企业存在的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矿山事故频发等问题,使得对资源型企业进行整合成为了必然。随着资源型企业兼并重组的大规模展开,对资源型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本文将以紫金矿业并购华振投资有限公司为案例,运用财务指标法分析企业并购的绩效,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资源型企业并购会带来财务绩效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企业兼并重组是投资人进行扩张式经营的一种常见方式,是资源优化重组的需要。在国际市场上,购并通常发生在同行业中,或为了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或为了节约生产、运营和管理成本,或为了技术、品牌商誉的优势发挥或互补。也有不少购并发生在上下游企业之间,或共享客户群或销售链等的企业之间。而跨行业的收购,其目的往往在于利用目标企业的某些特定资源(如潜在的可转移用途的土地资源、市场或客户资源等),以达到收购企业重组后发展的特定战略目的。本文结合我国某电力企业兼并重组煤矿企业案例,以兼并重组业务流程为主线,通过实际案例,全面介绍我国企业兼并重组有关财税政策的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9.
改革动态     
《中国经贸导刊》2012,(25):73-74
一、财税体制改革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一大重点是支持中央文化企业兼并重组。主要支持中央文化企业作为兼并主体,通过出资购买、控股等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的所有权、控股权,或通过合并成立新企业。鼓励拥有多家出版社的部门(单位),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出版资源组建出版集团公司。鼓励业务相近、资源相通的出版社,按照优势互补、自  相似文献   

10.
《商界》2009,(11):144-145
1 收购兼并与企业重组 世界经济形势瞬息变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种种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收购、兼并与企业重组成为了企业整合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囿于资本运作的战略价值和影响,在进行融资和并购时,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如何决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许多企业因发展壮大、取得其他企业的核心资源或者是为了实现规模经济的需要,进行大规模兼并。一些企业为了开拓海外市场也收购了外国公司。兼并固然可以给企业带来种种好处,但是一些企业利用合并操纵利润,进行违规操作。这些同样是需要防范的。影响企业合并的因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兼并是指国有企业被其他企业或个人有偿吸收合并,失去法人资格或虽然保留法人资格但变更投资主体的一种行为.1989年国家颁布了《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产权的暂行办法》.1992年又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这些法规的颁布使国有企业兼并进入法制轨道,促进了兼并的发展.出现了象海尔集团、济南轻骑集团这样的优势企业,通过兼并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国有企业兼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制约着兼并的健康发展.而被兼并企业的富余职工安置问题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企业兼并后财务整合存在的问题(一)兼并方案战略目标不明确,致使兼并后财务整合难度大。目前企业的兼并行为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主导进行的,这一类兼并的主要目的是为当地政府解决一部分困难,企业自己并没有兼并后的具体  相似文献   

14.
《商界》2010,(7):146-147
1兼并、收购与企业重组课程 兼并、收购与企业重组是企业整合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资本运作的战略价值和影响,在进行融资和并购时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以战略高度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权衡利弊,恰当运用。  相似文献   

15.
商业流通企业的“块头”正在快速增大。在企业自身借助各种手段快速“增肥”的同时,兼并别的企业也成为普遍采用的快速生长模式。2006年可以说是中国流通领域的“兼并重组”之年。包括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百思买兼并五星,国美兼并永乐,王府井全额收购长安商场,物美兼并美廉美和新华百货等大规模、大范围的兼并重组有40多项。企业兼并重组的动机是想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规模效益,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但是,如果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作为“神经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企业兼并的非市场化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企业兼并源于政府的推动,在我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政府对于企业兼并的兴起和发展确实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企业兼并从本质上来说应是一种市场行为,通过兼并,被兼并方企业的产权转让给兼并方企业,并获得一定的补偿。企业兼并是企业特别是兼并方企业为实现其企业目标和经营战略而采取的行动。如果把企业兼并作为一种政府行为,甚至是作为政府解救亏损企业、搞活困难企业的基本途径,那么企业兼并往往会背离兼并活动的初衷,难以实现企业兼并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卷烟企业兼并重组后的企业文化整合进行了分析,概括了中国卷烟企业在兼并重组后企业文化整合的特点,发现了卷烟企业在文化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卷烟企业进一步整合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企业兼并这一方式来增强自身实力。但是由于企业兼并比较复杂并且存在较大风险,如果兼并过程出现失误,就会引发企业许多的财务问题,带给企业难以预测的财务风险。本文从企业兼并的动机及意义入手,并对企业兼并中财务决策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定义与目的 并购即为收购、兼并,是指基于不同目的,通过不同方式以获得其他组织控制权而实施的一系列产权交易活动。很多国际大型企业均通过收购、兼并实现快速地发展壮大。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这种方式更是盘活国有资产、深化国企改革的有效途径。收购、兼并的目的一般包括快速提高经济实力,追求规模经济;减少行业竞争者,获取垄断利润:掌握本企业不具备的技术、人才及产品等资源;实现企业转型或涉足新行业;获取上市壳资源等。  相似文献   

20.
美国企业收购兼并的融资途径及具体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燕 《商业研究》2001,(9):180-18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购并风起云涌,高潮迭起,加快了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重新配置。其中美国企业收购兼并的广度、深度都非常突出。除了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政府在企业并购中也采取规范措施,以保证宏观上的控制。作为重要的发达国家,美国企业收购兼并的融资途径及具体操作很具有代表性,对我国企业优势互补及资产重组有一定的借鉴,并对企业冲出国门,掌握跨国公司发展动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