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高林 《魅力中国》2013,(16):125-125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艺术,给予人们视觉盛宴,以及心灵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安慰。它展现了舞者内心深处的世界。“情动于衷”,就是舞蹈的源泉,只有以“情”作为出发点。通过肢体语言.再加上舞蹈表演者的表演技巧,才能够表迭出舞蹈作品的内涵,才能够构成舞蹈艺术的核心,才能够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然而,现如令的许多舞蹈都不能称之为“舞蹈”了,因为这些舞蹈中没有投入舞蹈者的感情,只是机械的肢体动作表演。本文章将通过讲述情感与舞蹈之间的关系来证明情感在舞蹈表演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再论述情感在舞蹈表演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高林 《魅力中国》2013,(16):386-386
舞蹈是舞者通过艺术表演来抒发情感的艺术行为。舞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通过美化的肢体动作和相应的面部表情以及情感的代入来塑造人物角色,使得舞蹈感情得以传递。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舞者的中心目标是为了表现角色的情感,舞蹈技巧、舞蹈动作只是辅助手段。本文主要对舞蹈表演过程中角色形象塑造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情"之一字犹为重要。舞蹈的本质就是舞者抒发情感的过程,舞者带着真切的对舞蹈作品的理解,抒发心灵的宣泄,在不知不觉中把观众引入了舞蹈的情境之中,观者就会通过想像直接的或间接的接受舞蹈者的情感并参与其中,最终被舞蹈人物的情感过程所感动。  相似文献   

4.
高林 《魅力中国》2013,(16):45-45
人的生存和活动都离不开呼吸,在舞蹈训练和舞蹈表演中呼吸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更好的表现舞蹈者的情感,而错误的呼吸方式不仅让舞者的身体疲累感加剧,还会影响舞蹈表演的形象塑造。本文通过对呼吸在舞蹈训练以及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进行简单分析,对舞蹈训练以及舞蹈表演中如何把握呼吸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张萌萌 《魅力中国》2013,(16):289-289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是身体与灵魂的融合.舞蹈演员在表演时为了使动作效果更加充实,就要更注重内。情感的培养,并进行合理的想像。艺术想象可以帮助演员进入角色,并贯穿到舞蹈表演的各个方面。舞蹈演员的想象力直接使他在舞蹈方面的表现力受到影响。舞蹈表演要求舞者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能够与观众迭到共鸣。通过舞者身体语言的表现而使其内心的想摹得到发挥。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能够给予观众想象空间。同时它也是对舞蹈演员想象力和表现力一种展现。  相似文献   

6.
王正安 《魅力中国》2014,(11):93-93
舞蹈是以人的肢体语言为媒介的动态艺术,连接舞者和观众之间的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最后留给观众的是一个综合的意象。舞蹈以传统文化为建构基石,通过外在肢体形态、动作传达内心情感,因此,这种外在形态、物质载体又具有很强的象征性。舞蹈中的每个动作无不包含情感,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赋予舞蹈生命,才能打动观众并与观众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7.
程四琅 《魅力中国》2010,(30):94-94
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情境的展现、情感的抒发,都要求舞蹈演员具有高水准的舞台表现力。而目前的舞蹈教学多是以解决舞蹈的技术和风格为主,缺乏舞蹈表演课程的设置,学生的表演往往只能通过排练节目提高,这就直接影响了舞蹈表演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8.
舞蹈表演中情感的把握关系直接影响着舞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于舞蹈情感的把握要从文化的角度,内在表现和外在表现等多角度来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9.
李洪英 《魅力中国》2014,(1):108-108
舞蹈是表演艺术,舞蹈表演的特性及其动作、语言、情感等表现形式,深刻阐述了审美创造对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舞蹈表演的情感与艺术表现有不解之缘,这是众所周知的。舞蹈创作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它的环节分为构思和编舞两大方面,凭借每个人对生活的不同感觉,不同的构思源泉,通过不断排练和不同演员的不同感受来将它升华到作品。  相似文献   

10.
刘佳佳 《魅力中国》2014,(1):116-116
本文在探讨舞蹈表情和舞蹈美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透析情感渗入在舞蹈中具有的作用加以提升舞蹈艺术美感;并围绕提高舞蹈表情性,提出“三个注重”,即注重生活体验、打牢感情基础,注重表演技巧、准确表达作品的情感、注重外部烘托,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11.
张萌萌 《魅力中国》2013,(16):121-121
舞蹈之所以很美。就是因为舞蹈包含了人类的情感,它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只有在每一个动作中都融入卣己真实的感情,那么,这样的舞蹈才会真的充满活力。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这是一种利用人体动作的舞动来做到传情迭意的。那么这个“情”就是舞蹈的灵魂,它可以赋予舞蹈勃勃的生机,让观者一见便触目沉醉。作为一个舞蹈演员。只有将每一个动作中都融入自己真挚的感情,用自己的真心去跳,用自己跳出来的舞蹈去传递感情,才能创造一个情感的世界,才能造就出一种舞蹈的艺术。所以。笔者在此将简单的谈一谈舞蹈表演应当怎样做到以情动人。  相似文献   

12.
刘忠华 《走向世界》2014,(27):118-120
曾经听一个舞者说过:"很多人不惜花掉几千元去看一场演唱会,也有人愿意花上几百元去看一看歌剧,但没人愿意去花几十元去看一场舞蹈表演。舞者不是因为身前明星歌手的耀眼而有价值,每个舞者都是一个个体,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灵魂舞蹈,目的也是为了去感染他人的灵魂。"法国舞蹈家Magalie Gestin就是一位灵魂舞者。2014年的夏天来得格外早。  相似文献   

13.
古延峰 《魅力中国》2014,(21):107-107
舞蹈是通过人体的姿态和造型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艺术,舞蹈是经过美化而编排出的一种人体动作。舞蹈表演是舞蹈演员在掌握基本舞蹈技能后,通过自身形态所呈现出的一种艺术表现,向观众传达艺术情感的表演。因此,本文对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应该将舞蹈表演的价值、舞蹈演员应具备的素质以及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进行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在体育舞蹈中运用眼神的重要性,结合体育舞蹈的分类介绍了眼神的运用与交流方法。指出只有通过眼神的基本功训练,用眼神去表达情感,借体态去宣泄心灵,才能使舞蹈本身更具感染力,才能使舞蹈演员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平,最终使舞者在舞蹈本身的渲染和对观众的感染中获得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董东洋 《魅力中国》2013,(17):277-277
舞者表现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外在肢体动作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情感,是思维,是感觉,是想象力等内在心理的培养。而这些恰恰又是舞者表现力培养息息相关的内在因素。平心教授在〈舞蹈心理学〉一书中提到“舞蹈是身体的艺术;舞蹈是心灵的艺术;舞蹈是身体与心灵一起飞翔的艺术;确切地说,舞蹈是。灵驾驭身体、身体表现心灵的艺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舞蹈艺术的内在情感思维的重要性。由此我们可以针对此点来时师资培养、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尝试进行一定的改良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劳歆岑 《魅力中国》2014,(8):107-107
音乐与舞蹈分属艺术中不同的领域,可是在她们的合作中,能够看到她们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舞蹈伴奏更是能够帮助舞者表达情感。通过对舞蹈特性的了解,以及对音乐伴奏的即兴及创新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舞蹈艺术修养,就能够做一个合格的舞蹈音乐伴奏。  相似文献   

17.
袁辛勤 《魅力中国》2009,(22):255-255
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立体流程,只有这样。知识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思维活动才能找到其载体,充分展现其生机活力。列车员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魏书生成功的教育实践,也在于他为我们构建了语文教育的情感世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学生情感世界的构建,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要地阐述了作者多年来致力于舞蹈艺术实践,在舞蹈表扬方面所积累的理论成果。着重论述了舞蹈表演应注重的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民族民间舞蹈来自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生活,它集中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性格、气质、审美观.情感,是民间舞创作表演的生命和原动力,没有了它,民间舞也就不复存在了.它的自娱、娱人都源于人们内心情感最真实的进发.本文试对民间舞训练提出"以情带动"的重要性做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郑静圆 《魅力中国》2013,(13):86-86
群众舞蹈是指由非职业舞者创作和表演的舞蹈。这类舞蹈作品大多以群舞的体裁出现,而舞蹈的形象,又直接观照着群众的日常生活。与职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技术难度不高而动作特色鲜明,它的构图层次比较单薄而动机展开有序,它的叙述拒绝抽象理念而采纳生动细节。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我们的祖先,为表达捕鱼、狩猎和采集收获物的欢乐心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以自我娱乐。倘若群众舞蹈没有了“自娱性”,也就不能成为群众舞蹈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舞蹈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形式上多姿多彩、多方面地反映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及审美需求。因此,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