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白玥 《中国储运》2020,(1):57-57
目前,大部分企业通常选择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遴选过程中,一些企业还是以最低价为主要依据(如文中张军眼里的甲方一样)。但过低的价格可能会使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出现高品质服务不能持续的状况,以至于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转向综合考量,价格不再是唯一指标。除了价格之外,更注重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提供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阐述目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中物流服务的几种典型模式:自营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分析其运作方式及优缺点,并据以得出这3种物流模式的选择依据及各自的代表企业,为第三方平台服务商和客户选择适合的物流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即生产商、销售商或最终消费者将其物流业务交由专业物流企业运作,以便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的一种物流服务模式。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企业拥有的物流资源十分有限,不能满足物流服务的全球化与综合化发展需要。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与相关物流企业结成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物流外包之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流业务外包,是企业为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力等,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物流外包也是一种企业对物流的合同或契约经营模式,是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随着企业归核化战略的推进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企业不断地从物流外包中获得好处,但同时一些专家学者主张把物流业务实施“全部外包”、“一体化外包”的想法也见诸各种报刊、杂志,他们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物流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事实上,不管是从理论上,亦或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角度来看,这种认识都是不成熟的。  相似文献   

5.
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物流业的飞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综合物流运作方式,正越来越受到推崇和青睐,其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而物流流程主要是信息沟通的过程, 信息流贯穿于整个物流流程,物流的效率依赖于信息沟通的效率。所以,信息化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只有实现了信息化,才能有效地实现物流的网络化、系统化和柔性化,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有效地提高物流效率,为客户提供优良的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铁路融入现代物流的现状和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指出铁路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为客户提供中长距离、快捷、安全、低廉的运输服务。提高铁路综合竞争力的途径是加强铁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融合;建立灵活机动的运营机制;配备适用的硬件设备和实现资讯透明化。  相似文献   

7.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是物流企业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约定的时间、空间位置按约定的价格向物流用户提供约定的个性化、专业化、系列化物流服务,而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或用户将其物流业务交给专业物流公司运作,自己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河南省处在全国交通的枢纽中心,铁路、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事业走在全国前列,但其物流业发展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发展在全国却较为落后,  相似文献   

8.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TRANBBS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目前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已广泛地被西方流通行业所接受。据统计,日前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为76%,美国约为58%,目前全世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收入每年正在以15%~20%的速度快速增长。近年来,第三方物  相似文献   

9.
铁路物流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状况,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提出铁路物流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有关物流服务定位,整合铁路物流企业要素资源,开发核心业务市场,创建和谐铁路物流企业文化等构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吴继承 《中国储运》2008,(4):109-110
所谓企业物流外包即生产或销售企业为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将一些较为繁琐且程序性强的日常事务性物流业务工作,外包给物流服务机构(如第三方物流)进行运作。从企业物流外包的发展趋势看,其业务已经渗透到企业内部的所有物流管理领域,包括物流管理战略、制度设计与创新、流程整合与再造、物流运作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是企业降低物流风险、优化物流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现代物流业对提升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贡献,我国大批传统的公路货运企业参照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以承担运输服务作为核心业务,向公路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三方物流(3PL)无论从词汇本身还是其运作模式和理念都应该算是“舶来品“。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90年代第三方物流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在西欧、北美和亚太等地区,物流外包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第三方物流产业的成长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第三方物流为核心的物流配送体系在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诸多方面已经表现出其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价值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的主要目标 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的主要目标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推动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服务创新是提升第三方物流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服务创新可以通过增强第三方物流商和物流产业的竞争力创造更多产出,同时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地就业岗位。二是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要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就要求第三方物流商帮助企业实现“客户成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真正需求及其潜在需求。  相似文献   

14.
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加入WTO以后,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着国外物流集团进入的压力.对于我国新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要注意在服务过程中使几方达到多赢的目标,还要为物流需求方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综合的物流增值服务,其核心能力只能定位在综合物流的管理能力上,这必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和物流集散中心,具有培育和拓展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强大潜力。为了给拟进入四川省的物流服务商提供第三方物流需求信息,更好的培育和发展四川省第三方物流市场,从物流总体需求规模和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概述国内外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研究,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质量、物流成本、企业实力、兼容性及柔性5个方面构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将基于组合权重和灰色关联度的改进的逼近理想解法应用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运用熵值法使逼进理想解法(TOPSIS)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具客观性,灰色关联法的应用使逼近理想解法中的距离尺度在反映方案数据曲线之间态势的变化更明显。通过案例分析,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物流企业采取战略联盟的方式 ,共同开拓市场 ,能够增强联盟各方的核心竞争力。铁路货运代理企业通过战略联盟 ,整合物流资源 ,构建物流服务网络 ,是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供应链关联节点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无 论是外部客户对实时目标的追求,还是第三方物流 服务商内部发展的要求,都使得实时物流战略成为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必然选择。实施实时物流战略 有五方面的要求: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无缝化和 协同化  相似文献   

19.
多目标模糊决策法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过程中所包含的大量不确定和模糊因素,介绍了影响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的因素指标,运用多目标模糊决策法,建立了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多目标模糊决策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求解,可以为选择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提供一种量化的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要重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横向协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方物流日益成为工业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工业企业等物流需求企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越来越把物流业务交给外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然而,物流外包并不是撒手不管,要提高外包质量和效率,工业企业必须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密切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