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本市场》2012,(9):103
<正>6月20日,证监会宣布拟修改《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配套规则,拟拓宽资产管理计划投资范围,允许开展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债权、收益权等资产。这意味着"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将从传统的二级市场投资向PE/VC业务扩张"。清科研究中心认为,若公募基金进入PE行业,将存在两点优势:一是公募基金由于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在募资方面会存  相似文献   

2.
崔博 《经济》2016,(4):16-18,20
股权投资一直都是资本市场的热点,随着政策的放开,公募基金正在努力扩展这块市场。为什么公募基金要争夺原本属于PE/VC的市场?公募基金做得怎么样?其未来的投资亮点又在何处?公募基金瞄上股权投资股权投资的市场发展得越来越好,由于其具有  相似文献   

3.
<正>募资完成30亿美元基金专业化趋势明显201 1年7月份中国VC/PE投资市场共有20只(含首轮完成)基金募资完成30 23亿美元,募资规模相比上个月大幅增长,募资活跃度更是达到今年以来最高水平。从币种来看,完成募资的人民币基金数量达到1 4只,但由于金沙江、兰馨亚洲等外资机构新基金完成募资,导致美元基金募资规模仍大于人民币基金。  相似文献   

4.
王洪伟  苏辉 《新经济》2009,(10):49-49
在VC/PE为创业板的推出高唱赞歌的时候,此时的公募基金欲言又止;在VC/PE蠢蠢而动的时候,公募基金却在隔岸观火。  相似文献   

5.
国芳 《经济导刊》2007,(6):44-46
2007年的基金业,"作别公募"成为一个趋势. 时下,公募基金市场如火如荼,其规模不断膨胀,2006年年底基金资产总净值突破了8550亿元,并迅速朝一万亿关口迈进;同时,私募基金渐入佳境,其运作者不仅仅获取与公募基金一样的声誉,而且得到了收入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6.
2012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受到经济回落与资本市场动荡的双重冲击和考验,情况不容乐观。据投中集团研究报告统计显示,2012年募资完成(含首轮募资完成),全年共披露募资完成基金266只,募资完成规模275.35亿美元,相比2011年(503只基金募资完成496.06亿美元)分别下降47.1%和44.3%;披露私募股权(PE)投资案例275件、投资总额198.96亿美元,相比2011年分别下降  相似文献   

7.
邵坤 《资本市场》2012,(1):88-89
<正>2011年以来,为了适应中国VC/PE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不同的投资人诉求,我国本土VC/PE投资机构的募资模式及投资风格开始发生快速的改变,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VC/PE发展路径。近期,清科研究中心观测到,一些PE基金开始在基金投资收益模式上进行创新,出现参考信托产品  相似文献   

8.
畅言 《资本市场》2009,(12):97-97
<正>清科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从新募基金币种角度分析针对亚洲市场(包括中国大陆地区)新募集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基金,人民币基金表现非常突出,以绝对优势占据中国VC/PE市场新募基金市场主导,这也是人民币基金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新募基金数量和募资金额上双双大比例超过外币基金。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2012,(7):100-101
<正>201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难度逐步加大。2012年一季度,中国VC/PE市场新募基金57只,募资总额达39.0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6.5%和78.6%,创2009年以来募资最低点,其中人民币基金占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金的快速发展,管理行业内竞争日渐激烈、分化程度也加剧。综合实力突出的基金管理公司在团队打造、战略合作伙伴选择、业务拓展等方面更具竞争力,对旗下基金业绩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基金经理作为基金投资决策的重要参与者和执行者,对所管理基金的业绩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评价还是选择基金,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金产品一个都不能少。基于此,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推出包含"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金产品"的全方位立体基金评价体系,帮助投资者全面掌握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金产品的行业定位,引导理性投资。在公募基金管理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非公募性质的证券类集合理财产品也逐渐"走俏",但由于非公开渠道发行、信息披露相对不透明等因素制约,对更多投资者而言,非公募证券类集合理财产品相对"神秘",让投资者"敬而远之"的同时也制约了行业自身发展。因而,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还独家推出了非公募证券类集合理财产品及实际管理人评价体系,从收益及风险角度对非公募证券类集合理财产品及其实际管理人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许金声 《资本市场》2011,(12):76-79
<正>基金募集节奏趋缓近期,出于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资本市场的乐观情绪消退,活跃度逐步下滑。三季度募资完成80 39亿美元,其中7月份募资完成规模占比达60%以上,8-9月份募资规模连续下降,预计未来整个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VC/PE)市场将呈现降温趋势。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2012,(9):98-99
<正>清科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VC/PE市场募资情况可谓愁云惨淡,上半年VC/PE机构募集基金共有150只,数量上环比下降50.5%,同比下降52.2%;上半年募集金额仅为85.85亿美元,环比下降70.9%,同比下降77.1%。随着募资的进一步放缓,股权投资"短、平、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根据市场形势,上半年LP市场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LP对股权投资也拥有更长远的预期。清科研究中心针对201 2年上半  相似文献   

13.
崔博 《经济》2013,(9):132-133
"这真有种一仗打回解放前的感觉,十几年前IT泡沫时也不过如此。"瑞天资本投资总监李江东略带无奈地对《经济》记者说。在PE/VC乱中求生、寻找活路之时,发改委、证监会开始出台政策,为PE/VC善管理、有资金、没项目和小微企业有技术、缺管理、很差钱的问题指明方向,欲联合PE/VC共同活跃资本市场,同时帮助小微企业渡难关、促转型。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在春节发改委禁止PE发行公募后,发改委、证监会首次一起发力,力促PE/VC转向小微企业的举措。那么,PE/VC是否响应号召?记者调查采访发  相似文献   

14.
《经济》2016,(4):14-15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正加码、市场主体日趋丰富和活跃、股权市场突破4万亿元大关,这些都引得公募基金迫不及待地要加入这原本属于PE/VC的大市场,想要分一杯羹。未来,股权投资市场将会变成什么模样?公募基金会如何进入?PE/VC该如何发展?未  相似文献   

15.
清科 《资本市场》2009,(6):102-103
近期,仍处低迷经济环境中的基金募资上则从多个层面表现出的喷涌向上的力量,皆源于VC/PE对中国的前景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6.
牛市看公募,熊市看私募.07年,单边牛市,公募基金"胜".08年,单边熊市,私募基金胜.08年在全球经济下滑,投资者信心遭受打击之际,私募基金却表现良好.与股票型基金整体亏损50%以上相比,私募信托单位净值平均下跌35%,再次跑赢了公募,也跑赢了上证指数近70%的跌幅.在熊市,为何私募能一枝独秀?而在牛市表现却不如公募?如何扬长避短,发挥私募基金的竞争优势?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于基金经理人,市场收益择时能力和波动择时能力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随着公募基金越来越受关注,如何专业而又科学的对公募基金的绩效进行评价和衡量则成为很多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这篇文章将深入研究中国基金从2006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13日期间公募基金的市场择时能力和波动择时能力的联合效益,通过构建市场波动模型(Busse,1999)和联合效益模型(Chen和Liang,2006)来分析时序数据,并对基金的市场表现进行理论与现实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董长红 《资本市场》2011,(10):82-87
<正>募资进度缓慢QFLP始落地2011年8月份中国VC/PE市场募资进度趋于缓慢,根据清科数据库统计显示,中外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新募集基金数共计20只,新增可投中国大陆资本量为14.81亿美元,平均规模为7.406.94万美元。与7月相比,新募基金数量环比下降了44.4%,募集金额环比下降了76.1%,募资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2015,(3):124-125
这家长期以来被称为"红色PE"的投资机构在挂牌前已经清退了最后一家国资股东——中国华录,但在其管理的基金中,引导基金与国有机构的认缴金额为444.4亿元,占比高达73%。单祥双在股权结构中抛弃国资,又在募资层面亲近的态度颇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20.
石育斌 《现代经济信息》2013,(15):330-331,335
"中国LP都想当GP!"目前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界的大部分GP在谈论LP不成熟时,一般都会指出这个中国PE产业的一大特色,以此来说明中国整个LP群体的缺陷与问题。传统企业向PE领域的渗透与延伸是当前较为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与中国经济特征所决定的。这个从LP向GP转变的决定,往往不是企业家个人简单的好恶标准所决定的,而是根源于当前国际与国内深层的经济环境与经济特征,而且其中已经完成此转变的不在少数。那么,在完成从LP到GP的华丽转变后应如何寻求PE基金更好的发展?要成为中国优秀的PE基金又应当具备哪些要素?笔者凭借对私募股权基金十余年的律师实务经验以及理论研究心得写作此文,力图为已经成为GP的广大LP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