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非文学文本的翻译特点及方法,以盖碗茶为例,分析非文学文本的翻译策略:了解原文文本,找出翻译难点,灵活对待原文文本,这样不仅可以准确的传达原文文本的含义,也可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2.
韩敏 《新西部(上)》2009,(11):121-121,104
本文从"翻译"两个字的来历说起,谈到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并从每次高潮中涌现的翻译家及其优秀的翻译思想透视到中国的翻译传统,即:站在文化战略高度,采用西方哲学思想,翻译目的为政府服务客观上也考虑了人民的利益,译者主体性等,但是也需要重构新的文化传统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令国林 《理论观察》2011,(5):129-130
本文在总结西方功能翻译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应用翻译研究的基础上,将该理论运用于教育新闻英译研究,分析教育新闻的语言特点和文本功能。实践表明,任何一种文本功能都包含有不同的文本体裁,而每一体裁表达不止一种文本功能,翻译前首先确定文本功能,进而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这不仅使新闻翻译研究多样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该理论。  相似文献   

4.
译者在翻译外交文本时不仅要理解原文的含义,也要使读者明白译文,这就需要译者了解外交翻译的语言特点.本文主要从句子层面、字词选择、俄汉双向翻译方面分析了外交翻译的技巧.句子层面翻译主要应分析原文,使其符合目标语的语法结构;字词选择要求应符合外交文本特点;俄汉双向翻译能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5.
薛璟琰 《黑河学刊》2010,(11):43-44
由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具有典型性,在做翻译时一定要注意翻译策略及翻译技巧的使用。要从归化、异化策略的恰当使用,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文化独特性显著的文本翻译可用注释及音译法三方面来阐释文学作品当中的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6.
陈霞 《改革与开放》2011,(20):193+181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在旅游资料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是在从事一种再创作.要实现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译者可以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做指导,从文本特点、读者接受、文化背景三个方面考虑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把原文的意图及内容准确得体的再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自从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以来,不难发现人类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翻译史。尤其是西方,每一次人类思想史上的进步与发展无不伴随着翻译的身影与脚步。我国历史上的几次翻译高潮也带来了汉文化与其它文化的融合。中国当代翻译应抓住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机遇,推动更广泛的交流,从而使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中国文化再放异彩。  相似文献   

8.
翟珊 《中国经贸》2010,(24):111-112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研究立法文本的翻译。法律翻译是一种法律转换和语言转换同时进行的双重工作。理想的法律翻译应该是“忠实”和“通顺”的完美结合。近年来,我国立法文本的翻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立法文本的英译还存在一些不足。鉴于立法文本的英译存在的问题,本文简要论述法律翻译原则指导下立法文本的英译。  相似文献   

9.
贾静静 《魅力中国》2010,(29):227-227,205
旅游文本翻译是外宣翻译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文本的翻译,其目的除了传播景点信息外,更重要的是激发游客对景点的兴趣以及付出行动。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依据,进行个案分析,得出在汉英翻译中旅游文本应该采取的策略,以达到应用文体翻译应有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张秀梅 《理论观察》2009,(5):141-142
互文性理论作为后现代文本理论,对翻译中文本的转换做出了新的阐释,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互文性理论视域下的翻译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互文性语言转换活动,其翻译中多重主体——作者、译者、读者都具有互文性。  相似文献   

11.
俞娟 《改革与开放》2015,(6):98-99,101
机器文本翻译以其自身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为语言的交流和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堪称语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文本翻译变得更加智能化和普及化,大大便利了人们在不同语种之间进行信息的转换和摄取,从而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然而,与人工文本翻译相比,机器文本翻译虽然在某些领域提高了翻译的速度和数量,但其译文的质量及可读性往往相形见绌.当今社会对此颇多的争议和各个领域对外语人才飙升的需求,势必要求人们了解和掌握这一人机合作的技能.本文通过分析机器文本翻译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运行的基本原理、产生发展的原因和优劣势,充分结合例证和现有相关理论,力图正确客观地诠释机器文本翻译这个理念范畴,同时也为各类接触外语的人士提供一些提高翻译和阅读质量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图式理论作为重要的认知手段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从三个方面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结构)图式来解释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提出译者只有构建丰富的相关图式,才能充分理解翻译文本。译出符合原文涵义的译文。  相似文献   

13.
翻译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反映本族文化的镜子,也是帮助异国读者了解本国文化的一种途径.在对诗歌进行翻译时,需要一定的翻译策略加以指导,旨在实现顺畅的文化交流.翻译目的论有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本文以韩竹林的《岩石之歌》译本为例,探究了翻译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比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于实用文本的翻译更是如此。本文以英文化妆品说明书为研究对象,运用目的论分析其翻译技巧及翻译策略,从而证明翻译目的论对化妆品说明书这种实用翻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宁 《黑河学刊》2010,(4):71-72
翻译研究综合学派以格式塔理论和原型理论为基础,提出翻译是一门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综合学科。在实际翻译中,个别词、句的重要程度是由文本、情景和文化这一更大背景来决定的。翻译综合法认为隐喻翻译应考虑文化差异和隐喻在具体文本中的作用,可主要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换喻法和加注法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沙沙 《魅力中国》2014,(12):245-245
笔者以中西方领导人在大学的演讲内容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演讲文本在语言方面,修辞方法和思维方式等分析,了解汉英平行文本的特征,以期为该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闵亚华 《新西部(上)》2007,(7X):152-152,150
旅游资料的对外英译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形象及旅游业的发展。时下我国旅游资料的翻译资料有很多,其中翻译错误也随之大量出现。该文试从旅游文本的特点及类型分析出发,从而得出旅游资料文本具有呼唤、信息及表达功能。在具有不同侧重点的文本中,其翻译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呼唤和信息功能为主的语篇,应采用交际翻译法;对于表达型的旅游文本,应采用语义翻译法,以便更好地向外传达中国文化和增进与外面的交流和了解。  相似文献   

18.
浅谈翻译     
本文就一个翻译工作者做好翻译所应具备的条件进行分析。翻译是一件复杂的工作,一个翻译工作者所具有的学识和文学修养毕竟是有限的,但在翻译作品中所包含的知识却又是无限的,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观照下"给力"一词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后殖民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在翻译研究中关注文化因素和其他非文本因素,强调"抵抗"式的翻译。我国网民将国内流行语"给力"一词翻译为"gelivable",便是后殖民主义翻译思想的典型范例。本文评述了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研究状况,探讨了在该翻译理论观点视阈下的"给力"一词的翻译问题,以期为我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胡琦珍  万小磊 《魅力中国》2013,(23):316-316
湖南旅游资源丰富,亟待向外国游客推介.但来湖南旅游的境外游客并不多;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旅游资料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从功能翻译论的角度探讨旅游资料翻译.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以湖南旅游景点为实例。对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从中探讨旅游资料的有效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