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学徒制的提出是我国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制度和经验上均为开展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实践基础,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势在必行。结合国内外学徒制开展情况,提出了五点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与现代学徒制育人实践,揭示集团化办学与现代学徒制育人所涉主体具有相似性,内涵具有关联性,目标具有契合性;提出基于职教集团推进现代学徒制,有利于解决集团化办学组织松软和运行乏力难题,促进人才培养体制优化;而发挥职教集团的平台功能、系统功能、聚合功能、育人功能,则有利于破解现代学徒制标准制订、企业遴选等推进难题,形成现代学徒制推广范式,促进企业联合课程开发,塑造学徒职业精神和素养。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与现代学徒制育人有机结合,对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和优质发展具有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店中校、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实施双导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实战化、校企文化共融等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实施现代学徒制实践,从改革的目标、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完善措施。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式可以很好地协调教育和就业体系的关系,通过学校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联合培养学生,能够高效率又不失个性化地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从业人员,降低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的门槛,从而降低青年失业率,为个人发展提供与传统学校教育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从建党时期到建国初期的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时期的产教结合,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变迁呈现一定的时代性和规律性.在政策变迁过程中,不断促进多元化主体参与,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间深度融合.现代学徒制作为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必然路径,存在企业参与不足、缺乏人才培养平台等问题,产教融合政策还须在实现现代学徒人才协同培养、构建学徒制培养平台、加强现代学徒制广泛认可度等方面继续发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学徒制主要是师傅向徒弟传授职业技能,同时具有言传身教的育人功能。学徒制从家庭作坊走进学校,从一对一的单独培训到学校的规模培训,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飞跃,也是从古代传统学徒制走向现代学徒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实现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跨越式发展。校企合作标志着现代学徒制的形成,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标志的情境认知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不确定导致全球性的“技工荒”,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重启学徒制来应对日益严重的“技工荒”和失业问题。传统学徒制在西方存续数百年,有一整套制度来解决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不确定的问题,对们构建现代学徒制体系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制度属性的差异是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根本分野,传统学徒制本质上是一种封建雇佣制度,徒工是师傅的廉价劳动力,其教育功能属于次要方面;现代学徒制的本质上是一种现代教育制度,是一种干中学、学中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雇佣关系不是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推行的一种重要的校企合作的制度形式。本文简要阐述了学徒制的发展历史及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特征,并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菜百订单班为例分析了现代学徒制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基于契约的基本理论,在厘清现代学徒制主要关系的前提下,从学校、企业、学生(徒)、师傅四方主体利益诉求出发,阐释校企、企徒、师徒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就目前现代学徒制契约关系的建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要继续规范现代学徒制契约治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它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方式,不断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福建作为中国职业教育起源地之一,在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经过近五年的发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惑。本研究通过对福建现代学徒制取得的成效与发展困惑进行分析,提出了福建现代学徒制未来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