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人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世界是由多个民族构成,而不是单一的个体.民族音乐是一种文化,而我国的民族音乐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时尚、现代、潮流,而忽略了“民族的东西”.而“快餐”文化的冲击,更是影响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对我国的文化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中国民族音乐相关理论和相关社会现象出发,来浅析中国民族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弘扬中国民族音乐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民族音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色彩。通过从民族音乐的理性思辨和艺术文化的实践的双重角度进行分析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南江 《民营科技》2010,(6):90-90,29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针对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与传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的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也占有着一定的地位,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是音乐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影视艺术的发展,电影音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民族音乐作为电影音乐的重要组成元素,在电影音乐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族音乐电影音乐中应用,二者相辅相成,显示出了特殊又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势。电影音乐中的民族元素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山歌、小调、地方戏、民族器乐等,本文从民族音乐的器乐、民歌、戏曲三个部分进行分析,探讨了电影音乐中民族音乐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基督教音乐主要形式的赞美诗,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扎根和传播,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音乐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乃至社会思想的解放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民乐和文化也主动进取,逐渐将赞美诗中国化,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音乐源远流长.随着社会发展,乐器制造业日益成熟,表演理论也逐渐完善.中国的民间器乐演奏作为中国传统音乐和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以良好的传统流传发展至今.随着中国国门的开放,大批外国人陆续来到中国,中国的传统音乐与西方外来音乐不断交流碰撞.哈尔滨作为中国的一个边疆城市,接纳了大量的俄罗斯侨民.他们在哈尔滨定居生活,在带来异域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民族音乐,使哈尔滨的音乐文化受到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齐青云 《数据》2001,(1):47
民间风俗习惯,是一种文化传统.纵观世界各民族的民俗,各有其文化特征及丰富的内涵,随着时空隧道的不断延伸,别具风格的各类岁时礼俗也就相沿至今、约定俗成.美国的感恩节和中国的春节,同属国家团聚的节日,但彼此间庆典形式迥异,内涵也大相径庭,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日本是古往今来一衣带水的邻国,两民族自一千五百多年之前便开始了不断的交流,互相对各国的经济历史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开展的趋势之下,中日两国在各领域充分开展合作,因此,加深日本人与中国人之间的互相了解对于能否更好地促进中日两国的共同发展及友好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民族集团意识"就是构成民族之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充分、深入了解两国经济历史文化的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因其文化基因和历史传承方式的差异,使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同台竞舞异彩纷呈.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长点和组成部分的中国企业文化,在其生成、建设、发展实践中呈现出东方华夏民族的显著特色和魅力.与其他国家企业文化建设相比,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所受到的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活跃于民间数千年的活态文化的命运更是令人担忧.活态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土壤和根基,是民族历史生命的记忆和独特的生存象征,也是民族经济赖以持续发展的无形资产,对其合理开发与妥善保护,不仅能使中国文明久盛不衰、贡献于世界,也能为中国产业的更新与发展开辟另类途径.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审美意义,提出了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应从传统文化中进行民族文化精神、工艺美术品格和民族元素、设计伦理、中国设计品位的审美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人类学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发展和进化过程,尤其重视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的文化异同.文化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群体行为具有一定的模式,不同社会的人各具不同的行为模式,因此十分注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与特性,并考察它们的形成过程.从对不同民族行为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可以认识到每一民族的文化各自都可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土家山歌经过多元文化因子地接触、碰撞、互流、吸收、析晶,形成具有民族区域性、民族音乐个性的山歌音乐文化体系。具有丰厚的人文价值;它体现了高层次的艺术哲理,具有崇高的艺术价值;对研究土家族"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军事文化"、"经济文化"等有着确凿的历史价值。同时又具备相对共同性、稳定性、土家族民族个性的艺术特征与风格,在音乐旋律、歌词形式、演唱特点、曲式结构、调式与调性、节奏与节拍等诸多音乐艺术层面,都有特质诠释。  相似文献   

15.
不同国家由于历史的不同,其国内民族结构也是不一样的,由此导致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是影响民族内涵的一个重要诱因。纵观民族国家发展史,中国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模式与其他国家存在明显的不同。国外一般是强调地域而忽视民族,以地区代替民族;中国则不同,我们是先组成了多元的国家,然后通过一体的精神文化逐渐培育出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借由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实现文化交融,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动因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民族的日常用品,往往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其表现的观念和态度. 中国传统葫芦器物造型设计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葫芦文化",也充分印证了中国传统造物"器以载道"的道本思想. 本文有感于中国传统葫芦器皿的简单和优美,试从葫芦器皿与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关系角度,解读其蕴含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录民 《质量跟踪》2003,14(12):83-84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它所包含的深厚民族文化特质,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精神动力,也是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继承和发扬其积极成果,摈弃其惰性和糟粕.结合新世纪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实际,吸纳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对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焱 《企业导报》2012,(11):242
在各国民族音乐文化开放和交流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当前国际音乐教育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如何对我国民族音乐进行有效传承,从民族音乐传承的主渠道、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以及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效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民族多样化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使各民族的不同文化都以自己不同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旅游文化,也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然而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文化的路上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每个地方都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发出一套适宜本地特色的旅游开发方案,避免雷同和简单的互相抄袭,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将从民族文化角度针对旅游文化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旅游文化的挖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民族舞蹈建设教育不断走向职业化,舞蹈建设根据其不同的民族舞种将舞蹈学科也划分得更加精致细化,而中国属于民族舞的民间舞舞蹈作为民族舞蹈的一种,也在民族舞蹈的职业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性的角色。本文针对目前的舞蹈人才培养建设方案,从文化人类学的借鉴与应用、中国民间舞学科的民族文化系统传承、民族文化情感等多个方面角度出发,分析了文化人类学在民族民间舞蹈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