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国善 《现代商业》2014,(8):101-102
自中越提议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到实施至今已经历了长达8年的时间。这8年,广西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为推动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当前,对于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研究仍然处于一个摸索的事情,学术理论界均未在跨境经济合作的研究上达成共识。当前,跨境合作已升级为国家战略,广西作为“先行先试”的跨国经济合作区,在建立过程中通过实践摸索出跨境合作心契机,对跨境合作政策法律研究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跨境经济合作均属于次区域经济合作情况,因此就其研究结果与探索过程均对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定义探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及其配套区具有跨境经济合作和依托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特色,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合作形式——跨境经济合作区。分析中心据以成立的国际协定、国内文件,与自由贸易区相对比,可以彰显其在法律依据和关税政策上的特殊性。这正是中哈跨境经济合作区作为自由贸易区准备阶段不完全发展特征的体现,其发展趋势是向自由贸易区晋级,并具有相应潜力。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及中朝罗先经贸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跨境经济合作模式,提出了其对中朝黄金坪经济合作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规划等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含义,描述了中国红河—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设立过程,探析了政府和企业的行为特点,并从政府和企业行为的角度指出了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在领土接壤国家的边境地区建立的特殊经济合作区,在性质上属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形式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地处中俄边境,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经贸往来历史悠久,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资源要素优势以及政府政策优势,符合跨境经济合作区构建的基础原则.构建绥—波跨境经济合作区将会促进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为此应建立多层次的跨境经济合作协调机制;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优势;制定产业规划,培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便捷通畅的国际贸易通道.  相似文献   

6.
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中越两国乃至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经过近十年的推动与建设,中越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仍面临中越两国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未正式签署、建设资源要素紧缺、对越沟通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推动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要加快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获批,加大跨境经济合作区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跨境经济合作相关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日益加剧,国家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自“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提议问世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参与其中,世界性区域合作新道路逐渐被开辟出来。中国红河一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工作开展,未来势必会对促进中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进步产生有益影响。就当前局势看来,许多国家均或多或少的加入了跨国境经济合作的队伍中。  相似文献   

8.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今后3年内在非洲建立3~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山西省天利实业集团投标承建的"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已获国家商务部批准,成为中国首批八个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也是山西省第一个非洲合作区项目。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来中越、中老和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概况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边界效应对中越、中老和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所产生的影响。结论为:首先,中国与越南、老挝和缅甸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边界效应是存在的,突破边界效应来构架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其次,以国家为主体的角度来测算中越、中老和中缅的边界效应,发现其对双方贸易流的影响非常有限。但是,以边界省区为例,如云南的角度,发现边界效应对双方贸易流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再次,云南地区中越、中老和中缅跨境经济区的有效建设,必将拓展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实践领域,跨境经济区的建设也将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双边经贸、投资合作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2022年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下中蒙俄三国继续保持高度互信,实现共同发展优势互补,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进程。后疫情时代积极拓展绥芬河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文化教育卫生医疗领域合作,构建远程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平台,引进国内一线北上广深发达地区文化教育卫生医疗领域投资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长期线上线下文化教育医疗资源共享。通过该模式可以使中蒙俄经济走廊辖区内人民更好地了解对方国家的生活和文化。考虑在绥芬河设立国内一线北上广深发达地区高校分校区,引进国内一流学者专家短期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跨境文化教育医疗领域传统中国知识的传播合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框架下,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不仅是加强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还将促进双边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在两国的交流合作中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本文立足于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后金融危机时代已演进为全球化衰退期,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民粹主义渐次风起。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取向,以"一带一路"、杭州G20峰会、2017达沃斯经济论坛提出中国解决方案,推动合作共赢,中国已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领导者,中国故事为全球关注。中国制度释放进入新阶段,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新区、国际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风起云涌。中国在投资和贸易领域从来没有向今天这样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施政。一方面是经济规模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中国腹地国际陆港正面临新一轮变革。可以预言,中国国际陆港正在向全球化、制度化、综合化演进。制度创新始终是其核心动力,区域集聚是其根本方向、出海大通道则是其顶层战略。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与世界经济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巩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我认为,与周边国家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在我国陆地边境设立边境特区,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边疆区域的对外开放中,跨境经济合作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保证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经济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跨境经济合作区,指在区域范围内实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的开放政策,在边境地区由两国或多国政府间共同推动的享有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等优惠政策的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确定北部湾经济区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广西要发展成为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批准凭祥建设我国第四个综合保税区,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凭祥作为陆路边境口岸城市,拥有国务院具有紧邻东盟、陆路交通发达便捷、口岸多的区位优势,无论是国家或是自治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中,凭祥都是重要节点。是中国一东盟陆路合作的要害和关键点。在中国一东盟乃至亚太经济合作中,凭祥有必要也有条件构建大通道经济平台,成为大通道、大口岸、大流通、大商贸,要凝结人气聚集产业,不断提升边境口岸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确定北部湾经济区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广西要发展成为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批准凭祥建设我国第四个综合保税区,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凭祥作为陆路边境口岸城市,拥有国务院具有紧邻东盟、陆路交通发达便捷、口岸多的区位优势,无论是国家或是自治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中,凭祥都是重要节点。是中国一东盟陆路合作的要害和关键点。在中国一东盟乃至亚太经济合作中,凭祥有必要也有条件构建大通道经济平台,成为大通道、大口岸、大流通、大商贸,要凝结人气聚集产业,不断提升边境口岸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黄文莉 《大经贸》2008,(4):27-27
3月初,全国两会期间,经贸界传出粤港澳合作深化、升温的利好消息——粤港澳将共同建设特别合作区。粤港澳特别合作区的功能将与自由贸易区相似,在地缘毗邻的粤港澳地区,有望建立起人员、货物、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在大珠三角未来发展的蓝图中,粤港澳三地的合作关系将寻求新的突破。为实现该合作区的有效运作,中央政府将给予该合作区下放部分经济管理许可权、  相似文献   

18.
广西是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新形势下,广西积极参与GMS经济走廊建设对于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进形成以我国为龙头的国际区域分工合作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广西参与GMS经济走廊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文章研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参与GMS经济走廊建设的总体思路,并从提升边境开发开放水平、构建富有广西特色的边境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等五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经济向区域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明显趋势,它对跨国跨地区经济加强合作、协调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建立中国黑河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以下简称布市)国际经济合作区,将是对加速实现东北亚经济区域化的有益尝试。 一、有利条件 1.独特的地缘优势。黑河与布市是原中苏边境线上的历史名城,坐落于黑龙江两岸,现在布市人口  相似文献   

20.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的设立和发展,标志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向前跨出实质性一步。合作中心沿界河跨境设立,实行封闭式管理,在合作形式上突破传统的经济合作理论,实现了实践操作性创新。合作中心的这种“一区跨两国”的实践操作性创新,引起理论界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