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正向国际化中高端发展,逐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地位。本文采用价值链分析法,以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为样本,建立价值链模型,确定电子信息制造业绩效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研究发现创新成长和财务指标是首要指标,二级指标中技术投入比率、利润总额和营业收入利润率尤为重要。文章建议从自主创新、协同合作、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升价值链绩效。  相似文献   

2.
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耦合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集群作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载体正快速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这就使得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要将产业集群和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结合起来,用动态耦合方法来分析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注重的是什么?它们有没有发展模型?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智慧城市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是城市化和信息化。一方面,在日益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生活水平并巩固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让城市的物理和社会基础设施更好的运作。另一方面,信息及网络已经渗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从居住、交通,到工作和休息,对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均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6.
1990年代末期以来的全球银行业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阶段,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全球主流银行(Globalleadingbanks)均实施了重大的战略转型。转型主要循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以美国的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洲银行,日本的瑞穗金融集团、住友三井金融集团和东京三菱金融集团等为首的美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全球石油总供给、中国石油需求、其它国家或地区石油需求、全球石油库存和国际石油价格等时间序列,构建一个五变量的SVAR模型,研究国际石油价格对各因素的结构响应.并重点分析了中国石油需求和全球石油库存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石油需求对国际石油价格有显著的正向冲击,而全球石油库存对国际石油价格有显著的负向冲击.本文还发现中国石油需求和全球石油库存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贡献度较大,两者之和占比高达20%左右.因此,中国石油需求和全球石油库存是影响国际石油价格重要因素,分析国际石油价格变化时不能被忽视.  相似文献   

8.
杨金海  范黎波 《技术经济》2017,36(6):109-119
通过在全球情景下检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分析了新兴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沿用Griffin的研究方法,利用涵盖35个国家、时间跨度超过30年的股票市场数据,分析并比较了基于世界、国际和本国三种视角构建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在解释股票收益差异上的适用性。结果如下: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市值因子(SMB)、账面市值比因子(HML)和市场资产组合(MRF)上的相关性不足以说明市场一体化水平;三种模型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都具有解释力;与Griffin的研究结果一致,Fama-French本国版模型最能有效解释股票收益率差异,因此没有必要将模型放在全球情景框架下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美联储年内连续加息及后续缩表计划细节的对外公布,全球流动性动态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再次成为国际金融机构、新闻媒体和研究者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首先,本文利用现实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数据和金融市场数据分别从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两个不同维度对全球流动性动态进行了测量,借助于测量结果并结合全球流动性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对近三十年来全球流动性动态进行了探讨.其次,本文用全球流动性测量结果构建了Panel-VAR模型,经验分析了全球流动性动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全球流动性的正向冲击在短期内会推动经济增长、促进资产价格上升并在较长的时期内引发通货膨胀.最后,结合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本文对全球流动性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并给出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0.
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了一种可对全球传染病传播进行预测的计算机模型,其特点是将地方传染动态与模拟的全球民用航空运输网结合在一起。这种模型由哥廷根马普学会流体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学联合开发,它不仅可以描述全球传染病的传播,而且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还可以预测疫情发展,尤其是预测可能遭到特别威胁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12.
13.
吴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3):120-124
首先,分析了全球科技投入规模的变化趋势,总结了中国科技投入规模的分布结构与变化特征。其次,采用弹性系数法,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投入的经济增长贡献弹性系数;然后,对中国科技投入规模进行预测,结合全社会R&D经费支出变化趋势,采用GM(1,1) 等维新息模型和趋势预测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全社会R&D经费支出。最后,提出了保障实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预期目标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4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率高达21.5%,其中,1991—2001年中国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率达到21.3%,中国科技投入经济增长贡献弹性系数为1.47,2002—2012年中国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23.1%,中国科技投入经济增长贡献弹性系数为2.04。预计2020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支出将达到27 312亿元左右,中国有望从“世界科技大国”转变为“世界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4.
面对贸易壁垒对于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冲击,文章构建了贸易壁垒与中国细分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指数,采用GARCH(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TGARCH(门限模型)以及MRS(马尔科夫转换模型)等范式,系统分析了贸易壁垒对中国制造业、服务业、能源业与农业四个垂直产业全球链嵌入的实际影响.结果显示:第一,贸易壁垒的自冲击效应呈现明显波动性,反映了贸易壁垒具有高波动、缓收敛的特征.第二,贸易壁垒冲击对各细分全球价值链嵌入产业具有迥异波动态势,贸易壁垒在不同阶段对全球价值链的冲击具有显著异质性.其中对中国制造业与能源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程度呈现阶段效应,对中国服务业与农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呈现阶段反转效应.第三,贸易壁垒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具有动态时滞性,且这一影响具有突出的门槛效应与状态转换效应.  相似文献   

15.
阚功俭 《生产力研究》2004,(12):139-140
北欧国家超强的全球竞争力与这些国家具备稳定与和谐的宏观环境、健全的公共体制、突出的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的微观商业环境密不可分的。北欧经济发展模式启示我们:要立足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关注社会政策的配套;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套息交易是对货币间利差投机的行为,是近年来国际外汇市场一种主要的交易手段。套息交易导致资本的无序流动,汇率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和破灭。本文首先从利率平价理论分析套息交易产生的机制,采用多种方法对套息交易规模进行估算,研究套息交易产生的根源——包括全球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不同步、交易成本的下降、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的预期以及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本文对套息交易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如何抑制套息交易的波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球本地化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跨国公司将以更积极的姿态从事全球经营,本尝试着站在本地企业角度,探讨如何应对跨国公司的全球本地化策略。通过分析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并立足于这些因素,进一步剖析从事某一特定地区经营的跨国公司的竞争态势;然后根据这些分析,提出两层面的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一国及其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影响其对价值链的协调和控制力,进而决定其获取价值的能力。近年来,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理论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这些测度方法及结果与我们常识中理解的产业链位置存在一些差异,相关概念易混淆,需要进一步澄清和反思,为此,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测度方法,重点介绍了Muradov的综合框架和测度思路。其次,辨析了上游度、下游度、生产阶段数和生产长度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探讨了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度的位置与真实经济中生产链位置的异同,并指出了相关实证研究中使用位置指标的缺陷。最后,对位置测度指标的应用和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经济研究》2017,(5):89-102
本文利用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从全球空间关联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分解,研究发现:(1)分析期间中国经济前向关联度增加同时,后向关联度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考虑到增加值因素之后,中国经济在自身国际分工率上升同时,对外感应度有了大幅度提升;(2)中国经济在对亚洲地区依赖度下降同时,对北美区域经济依赖度有所上升。具体到国家层面而言,分析期间中国经济对美国依存度有所增加,对日本依存度却有所下降;(3)过去1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投入产出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带来的正面冲击大多是短期和暂时的,以投资为主的国内最终品生产结构在中等收入阶段将不可持续。最后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全球价值链的思想和方法广泛地渗透到多个经济研究领域,成为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热点。全球价值链的测度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条线索:基于全球投入产出模型的宏观测度、基于企业与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的微观测度。首先,本文沿着这两条线索对全球价值链测度理论和方法的演变历程、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总结;其次,对全球价值链测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如宏观和微观层面测度的融合和一致性是未来的研究趋势;最后,对这些测度指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和进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