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摘 要: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和国际经贸规则发生深刻变化,“规则之争”和“制度之争”日益激烈,引发全球产业链体系的重组。如何顺应全球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变革重构的大趋势,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大战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重构,是中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国际经贸新规则的主要内容和最新进展,对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研究在国际新经贸规则体系下推进金融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发展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规划将天津滨海新区列为重点发展区域,这将给予滨海新区一个新的发展良机。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在滨海新区经济腾飞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基于滨海新区金融业发展现状,对滨海新区金融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投资与贸易格局重构加快,科技和能源革命蓄势待发,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正面临新的变局;以“一带一路”为主轴的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正在开启中国经济金融走向世界的新篇章。作为在全球拥有广泛网络和业务布局的中国工商银行,通过准确认识和全面把握“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新特征和新挑战,境内国际业务和境外机构发展将迎来关键的窗口期。笔者从河南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工商银行河南分行支持“一带一路”的金融实践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金融创新的路径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其核心是要解决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问题。在新发展阶段,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需要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综合推进,同时也需要利用金融科技推动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的“双链联动”,全面优化金融服务。跳出产业认识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产业链发展,隔离防控以及“封城”等催生了线上化金融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加速向数字化迈进。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不仅能够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线上化应用率较低、流程复杂和征信数据不全等问题,而且将从技术层面解决供应链金融信用、认证和产业链融合连接问题。未来,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升级应抓住当前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的“新基建”发展机遇,通过强化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技术与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回顾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导致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增强,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增大,全球价值链面临重塑,各经济体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促进对国际及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和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的探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举办了以"世界经济与中国2022:聚焦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未来"为主题的学术年会,邀请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新挑战,展望未来经济金融发展新趋势和新变化。本刊从国际嘉宾演讲中择发有代表性的演讲,分别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及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塑视角展望全球与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希望以此推动经济金融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将面临新的国内外环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国际化的双重背景下,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将对工业发展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这为加快以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正>跨境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以NRA账户为载体,真正打通内外贸业务融合边界,实现国内主流贸易结算工具与跨境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有效增强外向型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金融建设指明了方向。票据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付融资工具,已渗透产业链、供应链内循环的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三地具体实施规划陆续出台,如何合理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发挥金融扩散效应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滨海新区战略视角出发,通过区位商分析法解析京津冀三地产业优势,通过“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滨海新区金融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并通过梳理滨海新区金融发展中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分析指出当前滨海新区金融深化发展水平仍相对较低,金融服务的灵活性、创新力度仍有待加强.应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对接协同发展新战略,最大化发挥金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专精特新”企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精特新”企业中有很多都拥有长期耕作、专业化程度高的核心技术,具备应对核心技术“卡脖子”的能力,对于保证产业链安全、提升产业链韧性、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关键作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为此,本课题组围绕金融如何更好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这一主题,对厦门市银行、投资、担保机构和大数据公司,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在贵州、福建、天津、陕西、海南等地对51余家金融机构和422余户“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全球产业链及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并向国内传导,疫情肆虐也间接加速了全球经贸格局重构,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在此背景下,党中央迅速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文章立足福建实际,分析福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性,厘清出口信用保险在福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功能定位,并从出口信用保险的视角阐述福建全方位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转换发展动力。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主力军,应承担起赋能科创型市场主体发展的责任,助力国家发展新格局。商业银行积极布局科创金融的动因筑基引航的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现代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期。“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逻辑。  相似文献   

13.
王静 《新金融》2023,(7):60-65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创新改变了供应链企业及其生态系统的商业模式,其本质是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强基赋能。本文以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创新为研究视角,梳理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创新“数实联动+二维驱动”发展模式,并深入分析实践案例,围绕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能力建设、机制建设两个方面,具体提出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建设路径。本研究有助于推动实现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及其国际影响力,持续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滨海新区金融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滨海新区实际,从实现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增长和良性循环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分析滨海新区金融发展形势的基础上,阐述了金融发展的战略构想,并提出若干具体政策措施,以求为制定滨海新区金融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我国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风险挑战的准备。这个准备就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6.
知识窗     
随着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方面的新知识、新业务不断涌现,《西安金融》编辑部从本期开始,开办“知识窗”栏目,及时给大家介绍一些最新的经济金融理论、金融新知识、新业务,力求做到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7.
邵平 《中国金融》2021,(5):89-9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拥有庞大的实体产业集群,建立了全世界最齐全的产业链门类,目前已经打下产业链发展“大而全”的基础。专家学者认为,此次构建双循环的基础,是我国实体产业尽快从“大而全”走向“强而精”的全面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提出背景及政策含义,并提出了具体的金融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     
随着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方面的新知识、新业务不断涌现,《西安金融》编辑部从2003年第4期开始,开办“知识窗”栏目,及时给大家介绍一些最新的经济金融理论、金融新知识、新业务,力求做到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0.
《西安金融》2003,(5):58-58
随着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方面的新知识、新业务不断涌现,《西安金融》编辑部从2003年第4期开始,开办“知识窗”栏目,及时给大家介绍一些最新的经济金融理论、金融新知识、新业务,力求做到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