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曹杰 《糖烟酒周刊》2004,(46):B024-B026
成都卷烟市场比较混乱,而且市场比较封闭。在成都市,卷烟的消费价位在2-5元/盒和7元/盒两种层次。消费者喜欢购买云南卷烟。在一类卷烟中,云南卷烟占据着绝对主动。在调查中,我们得知,云南卷烟的吃味醇香,而且进入全国市场的时间较早,知名度很高,尤其是昆明卷烟厂的“云烟”系列,在当地形成了旺销。而成都卷烟厂的品牌卷烟“娇子”的销售却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2.
曹杰 《糖烟酒周刊》2004,(44):i020-i021
福州市场(见表六):卷烟市场一个主要特点是.本地卷烟不好销售.外省卷烟尤其是上海、浙江、云南、常德卷烟比较畅销。一类卷烟中“芙蓉王”的销售最好,这主要是“芙蓉王”的吃味醇香,而且是全国重点品牌。“利群”、“大红鹰”、“红双喜”也是当地的明星品睥。福州市的消费者喜欢这几种卷烟的清淡吃味,也是人们送礼的佳品。非一类卷烟中.“乘风(红)”的吃  相似文献   

3.
曹杰 《糖烟酒周刊》2004,(40):35-38
卷烟市场主要以本地卷烟和云南卷烟为主,主体价位为4—7元,盒。一类卷烟中,“美蓉王”的表现最突出,它的包装和吃味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成为西安市的明星品牌。“紫云”和“世纪红塔山”由于是老品牌卷烟,它们的销售也很好,排在次席,但由于供货量不足,它们的销量受到严重影响。在非一类卷烟中.外省卷烟以云南卷烟为主流,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来自于云南卷烟的影响力。另一个方面,云南卷烟的吃味适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另外,本地卷烟“好猫”等卷烟销  相似文献   

4.
丙奎 《糖烟酒周刊》2004,(40):14-15
“都宝”卷烟在中国已着陆10多年了。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混合型卷烟的第二大品牌。但由于传统吸食习惯以及营销推广上的种种原因.都宝品牌的中国市场表现并不是很突出,作为该品牌的“宫床”,芜湖卷烟厂在得到一次难得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在降焦减害的大潮给了都宝又一次机会,但是面对低焦混合型卷烟的弱群消费者,芜烟人还不敢做太远的预测,都宝能否成为芜烟的骄傲还是很多人的疑惑。  相似文献   

5.
酒眼看烟     
《糖烟酒周刊》2004,(30):21-21
贵刊一直在关注卷烟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某些品牌的发展前景等.给予了比较竞分的分析和预测,但是我觉得贵刊直以来忽视了一个最表面的问题,那就是卷烟包装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包括烟盒的装潢和烟支的包装。  相似文献   

6.
蔡霞  范侃 《品牌》2002,(2):25-27
<正> 卷烟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产品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所需的推广力度更是过去无法比拟的。近年来国家控制卷烟总量,各卷烟厂为了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空间,纷纷推出高价位、新品牌的高级精品、极品、贡品烟,烟草品牌上市推广的门槛高、投入大,不少品牌很难形成市场销售规模,品牌夭折率大大上升。  相似文献   

7.
云南烟草是中国烟草产业和云南经济发展的支柱,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品牌优势并形成了“红塔山”、“云烟”、“玉溪”和“红河”四大卷烟品牌体系。文章通过网络搜索引擎调查法,对四大品牌卷烟的品牌市场传播强度和产品市场传播强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进而提出了四大品牌卷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糖烟酒周刊》2004,(29):22-23
1.表格数据是通过调查烟草专卖局,烟草销售公司,烟草专卖店或多个烟草零售店所得。2.表中“销量抽查比”是选定每个城市一类品牌烟中的销量第一名为1.00,其它类烟草与其作比所得值。3.每个城市按调查销量所得的各类烟的前五名排列,所得数值加权处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孔铭 《糖烟酒周刊》2004,(29):17-17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好”,说起烟草零售要进行合理化布局的事情,李力有些茫然。李力在石家庄开发区的一条主要街道上经营一家烟杂店已经八、九年之久了。几年前随着几个大企业搬迁到这里,卷烟的生意也红火起来,不过好景不长,附近一下子就冒出五、六家类似的烟杂店,竞争对手多了,生意也不如之前好做了。“都只是维持着挣点生活费”,  相似文献   

10.
《糖烟酒周刊》2004,(38):A030-A031
在烟草工业第一轮的整合基本结束后,生产规模在百万箱以上的各大企业相互竞争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各大企业的品牌竞争战略中,往往把中档卷烟品牌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力图使其成为效益品牌,而且从目前看来,销量较大的烟草品牌也主要集中在中档烟。行业内品牌竞争的“主战场”已呈现出从高档转向中档的趋势。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行业的专家一起探讨中档烟的发展方向。请各位嘉宾对今后一段时间中档烟的竞争态势发表了观点。  相似文献   

11.
秦博  曹杰 《糖烟酒周刊》2004,(38):A035-A036
云南卷烟在我国卷烟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在烟草界素有“老大哥”的称谓。但是近几年来,中国烟草行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各地卷烟企业“群雄并起”,大有“问鼎中原”之意。  相似文献   

12.
现在真是国内烟草品牌竞争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候了!各巨头纷纷撒出大把的银子,不惜血本地上广告、做赞助,试图就此营造出一个个烟草帝国,一个个品牌巨星,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零售终端门前冷落,针对消费者的活动少人问津。此起彼伏的造势运动仿佛在天上上演的大戏,对于消费者来说:热闹是他们的,与我无关,熟不知:一个品牌能否真正成长为巨星,是要由零售终端、消费者决定的。有消息称:国家局今年上半年就将出台lOO个牌号的名单,不在其上的卷烟牌号要逐步退出市场,如果此消息属实的话,那么对于作为名优卷烟的“正规军”来说,此举是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但并不意味名优卷烟从此就可高枕无忧了,能否在其后的二次整合,三次整合…以及未来外烟参与的市场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各烟草厂家在造势的同时,更要关注零售终端,更要关注消费者,这样才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中华”品牌的“国烟”,美誉响彻海内外,作为中国高档卷烟市场的第一品牌,中式卷烟的最杰出代表,在中国市场占领了超过70%的高档烟市场份额,产品遍及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400多个城市,同时远销美、欧、亚全球近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量突破30万箱,被誉为全球华人卷烟的首  相似文献   

14.
《糖烟酒周刊》2005,(7):B024-B025
福建省内有厦门卷烟厂和龙岩卷烟厂两大烟草企业,拥有全国重点品牌石狮和七匹狼,地产烟在当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占到市场份额的50%~60%.此外,虽然云南卷烟的销量也可以占到当地市场份额的30%左右,湖南卷烟在当地市场的发展处于上升趋势,但是这些外省市的卷烟与福建地产烟相比,  相似文献   

15.
黄誉 《上海商业》2008,(9):46-47
在卷烟市场上,由于卷烟是一种具有高度品牌依赖性的商品,卷烟品牌一旦得到消费者的认同,顾客忠诚度就能保持较高的水平,长期以来,成功的跨国烟草集团无不注重实施高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市场集中度和单品牌高销售量的品牌整合策略,千方百计地打造深入人心的品牌,并依靠名牌产品占领市场。因此,打造属于自身的强势品牌是上海烟草集团保持生命力。在行业竞争中处于领先的重要筹码。  相似文献   

16.
曹杰 《糖烟酒周刊》2004,(48):B019-B021
表格数据是通过调查烟草专卖局.烟草销售公司。烟草专卖店和多个烟草零售店所得。表中“销量抽查比”连选定每个城市一类百牌号品牌烟中的销量第一名为1.00,其它类品牌与其作比所得值。每个城市按调查销量所碍的各类卷烟的前五名排列.所得数值加权处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就目前而言,上海烟草集团(以下简称上烟)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拥有综合排名全国第一的技术力量.而且拥有中华、熊猫等中国烟草行业的超强势品牌,即使在1美元主流卷烟行列,在上海地区上烟仍然拥有年销量超过“红塔山 ”和“云烟”的“红双喜”品牌。至于营销网络.上烟在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已在更高层次提出打造精品网络的口号,正在构建一个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优质服务”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模式。正是由于品牌、技术和市场建设方面的成效卓著,上烟一定程度上克服烟叶资源先天不足的缺憾.而与京津卷烟生产企业的资产重组,无疑使上烟如虎添翼,在整合优势,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等多方面.上烟完全有理由憧憬一个更为宏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各卷烟工业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限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广告、宣传等的规定,纷纷在城市终端建设及营销方面投入较多资源,却忽视了一个最有潜力且蕴藏着巨大效益的市场——农村市场.本文旨在对浙江农村市场特点进行调研,寻找农村终端建设和营销活动的切入点,为卷烟工业企业今后更好地开拓农村卷烟市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秦博 《糖烟酒周刊》2004,(38):A039-A04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烟草工业企业面临的将不仅是国内卷烟市场的竞争,而且将要面临与国际烟草工业巨头的竞争。其竞争层面已不仅仅局限于4P,“客户服务”在竞争中已经成为新的焦点,其在烟草工业企业争夺卷烟市场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烟草工业企业通过树立正确的客户服务理念,在客户服务上大胆创新,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品牌忠诚度等途径将会提高顾客价值,有助于烟草工业企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胜出。  相似文献   

20.
雨琛 《糖烟酒周刊》2004,(44):i014-i015
2004年是中国烟草行业打破以往各省各自为政局面,展开兼并重组,进行势力重构的重要的一年。中国烟草行业将面临品牌和企业的调整,烟草品牌将由582个减至100个,要培育出几个几百万箱生产规模的企业,几个几百万箱的名优品牌。就在这个各省烟厂竭尽所能地进行势力联合、优化品牌的时候,常烟人却走出了出其不意的一步——精心研制开发了新品“东方红”卷烟,以50年的历史沉淀赋予了“东方红”新的品牌个性,并以坚定的态度展开了强力推介,就在市场上很大一部分卷烟即将随风而逝、从这场烟草界的战役中消失的时候,“东方红”却逐渐傲立,拓出了一方新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