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宁波  黄寒 《海南金融》2004,(4):19-21,42
本文结合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提出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问题,根据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规定及其他一些客观条件(如信用制度、社会信用意识状况等)构建了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高违约率问题的产生进行了解释,并在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主要支持渠道,然而由于贷款还贷约束机制不完善、贷款人还贷能力低下和诚信意识淡薄等多方面原因,高违约率已经成为助学贷款健康持续开展的一大瓶颈.从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收入与消费实际设计合理还贷期限与方案、完善征信系统、建立规范的助学贷款违约惩罚机制,以及加强诚信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着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常宝宏 《中国金融》2007,(17):83-84
对于我国助学贷款违约率的居高不下,有人认为是因为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有人认为问题在于学校和家庭的诚信教育严重缺失;也有人认为是我们的社会缺乏对失信者有效的惩戒机制。本文作者从助学贷款的商业性出发,认为是助学贷款功能错位,以及由此引致的教育结构失衡,使助学贷款变成了商业银行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4.
金阳  叶世隆 《时代金融》2011,(32):63-64
<正>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国家助学贷款基本上解决了高校贫困生的后顾之忧。至2008年年底,全国高校累计有436.1万名大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圆了大学梦,累计贷款金额达337.1亿元。国家助学贷款的对象是刚进入大学或者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助学贷款的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大多数高校不同程度存在毕业生违约现象,部分高  相似文献   

5.
姜雪涛 《中国金融》2007,(18):84-84
近年来我国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较为健康,但由于存在着若干制约因素,助学贷款覆盖范围还较窄,贷款满足率还不高,同时也带来助学贷款违约率上升等问题。为此,我们对泰安市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了制约助学贷款发展的因素,提出进一步拓展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风险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国家助学贷款的落实者和执行者,其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助学贷款能否顺利推行。本文研究了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角色,在高违约率下剖析了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显现和隐性风险,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降低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侯芳  初明 《济南金融》2004,(11):62-63
当前,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违约率较高、风险难以控制等问题,影响了经办银行的工作积极性。本结合新出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银行与银行博弈结构下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以致银行风险大——银行惜贷严重已不容忽视。全面认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风险,保障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来研究我国助学贷款:即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较易忽视的银行与银行这对主体间利益博弈所存在的风险成因入手探讨,得出现行国家助学贷款要走出困境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外助学贷款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人数约240万左右.我国助学贷款自1999年至2004年6月底,全国累计发放52亿元,资助贫困生83万人次,助学贷款已成为资助贫困生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贷款发放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差距,助学贷款的高违约率等.因此,我们不妨借鉴国外助学贷款的制度,或许有助于解决我们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何虹 《金融纵横》2012,(10):68-70
助学贷款帮助不少贫困孩子顺利走进大学校园并完成学业,助学贷款违约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绝大部分学子都能及时还贷。但还有一些不按时还贷或故意欠贷者,甚至有个别院(系)违约率一直居高不下,影响到助学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因而借鉴发达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经验,完善我国助学贷款风险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起步较晚,存在很多问题,贷款的违约风险上升,严重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助学贷款发展的实情及违约风险的成因,借鉴国外先进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经验和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理论,尽快构建我国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的预警体系,对我国助学贷款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我国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增加我国的知识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周梅 《时代金融》2013,(18):228-229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学生的频繁逾期违约问题,使得高校和银行都出现了惜贷现象,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实施的进程。为了降低贷款学生违约率,本文提出了从集成优势资源的视角出发,创新性的构建了银行与高校共建贷款管理中心的合作模式,该模式不仅有助于降低贷款流程的时间拖延情况,而且从成本和追讨成功比例的角度上,极大地提高了银行的逾期追讨效率,最终解决了银校惜贷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贵州5所高校生源地助学贷款现状调查,分析了贵州省大学生助学贷款特征及还贷风险,结果表明:贵州高校助学贷款学生中女生多于男生,以农村学生为主;贷款学生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以非稳定性收入占多数,学生获知贷款信息途径以非金融机构发布为主,多数学生缺乏契约意识;表明贵州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存在较大的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14.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缘何难以助学: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到目前包括生源地助学贷款、商业性助学贷款在内的助学贷款体系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助学贷款一直备受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但随着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助学贷款手续繁杂、补偿资金不到位、贷款违约率攀高,等等。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一边是人数占到新入学大学生半数以上的贫困生,一边是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的少人问津,甚至逐年缩水。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考验。  相似文献   

15.
美国助学贷款管理体制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9年我国由中国工商银行发放第一笔助学贷款以来,其高比例的违约率是政府和银行所始料未及的。而美国历经40年发展的助学贷款,其政府的直接参与运作、多样的贷款品种设计、合理的还款计划安排、有效的风险控制环节、有力的违约制裁手段,已日趋完善,其成功的运作经验对正在完善助学贷款制度的我国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论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无须任何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自2000年9月在全国全面推行以来.已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认同。截止2003年3月底,全国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己达37亿元,帮助了65万名困难学生就学。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扩张。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求更是一路攀升。但最近。由于部分高校助学贷款的还贷违约率超过20%。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实际上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基于贷款学生、高校、银行三者博弈的必然结果。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三者的理性决策行为,即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较易忽视的银行与高校,银行与学生,高校与学生主体间利益博弈存在的风险成因入手探讨,提出走出困境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实际上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基于贷款学生、高校、银行三者博弈的必然结果。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三者的理性决策行为.即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较易忽视的银行与高校。银行与学生.高校与学生主体间利益博弈存在的风险成因入手探讨,提出走出困境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原有机制存在的问题,国家又出台了助学贷款新机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但是,原有设计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软肋依然存在,助学贷款覆盖率低,违约率高,银行缺乏积极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助学贷款政策自2000年实施以来,在缓解学生经济压力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贷款政策的普及,贷款环节暴露出了诸多风险问题,尤其是贷款回收期出现的违约风险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运行。为推进贷款政策顺利实施并发挥最大效用,本文将深入剖析贷款环节所面临的各金融风险问题及其成因,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建立起政府、银行、高校、贷款生四维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控制能力,促进助学贷款的持续健康发展,惠及家庭困难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