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IPO(initialpublicoffering)抑价是指新股发行价格低于上市首日市场价格,从而使申购到新股者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在我国抑价程度平均达到的130%,抑价幅度惊人。找出影响我国新股高抑价的原因,对于实现新股合理定价,完善我国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股抑价是股票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至今仍然以“新股抑价之谜”困扰着学术界。大量的文献主要研究新股抑价的存在性及其成因,很少有文献深入地涉及到不同股票市场新股抑价差异性的研究。文章通过引入新的新股抑价相对指标来研究沪、深两市A股市场新股抑价差异性程度的实证分析。而且,在t检验意义下,1-α可作为判断两个不同股票市场新股抑价差异程度的指标,其中α为给定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股票发行市场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发行市场的目标定位、制度安排及发行定价的机制、方法上存在重大问题,使股票发行市场缺乏效率,其中,最典型的是比较严重的IPO抑价现象,表现为新股发行价明显低于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上市首日即能获得超额回报。过高的抑价程度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已成为困扰我国股票市场的重大难题之一。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在运行机制、法制建设、发展状况、投资理念及规模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相差很大,经济体制特别是金融体制的转轨、金融抑制广泛存在、政府的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4.
IPO抑价,是指新股在首次公开发行时定价较低,在股票首日上市交易时价格较高,投资者认购新股能够获得超额报酬的一种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IPO抑价现象,但各个市场的抑价幅度有所区别。实证研究表明:成熟的股票市场上抑价率通常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20%,在新兴市场上抑价率相对高出许多,通常达到30%~80%,而中国的新股抑价程度更是异常地高。  相似文献   

5.
李娟  徐文才 《企业经济》2003,(6):186-187
股票市场定价效率问题实际上就是检验新股首次公开发行是否存在抑价的问题。新股发行抑价是指新股发行价明显低于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的现象。近两年我国新股发行抑价均130%,已严重威胁到股市的健康发展。本文在研完前辈学者关于新股发行抑价各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的实际,提出研究新股发行抑价的多元回归模型,通过该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找出目前影响我国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因素并给出适当建议。  相似文献   

6.
IPO抑价与事前不确定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引入事前不确定性,从信息不对称假说的角度对抑价现象进行解释。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事前不确定性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把影响事前不确定性的因素作为解释变量,选择我国2006年 ̄2007年9月IPO上市的156只A股股票进行抑价与事前不确定性的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如果最初二级市场价格不存在不确定性,那么抑价将不会发生。不确定性随着一级市场中产生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增加而减小,在极限情况下一级市场产生的信息能完全预测到二级市场的价格时,IPO抑价需求也就消除了。  相似文献   

7.
和楠  樊慧莉 《财会通讯》2010,(9):102-105
股权分置一直以来是我国特有的现象,也是学术界解释我国新股发行抑价程度过高的主流研究方向。股权分置改革使得非流通股也进入流通领域,这对活跃证劵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疚姆治隽斯扇ǚ种酶?革前后我国IPO抑价程度的影响因素,发现股改前后发行价格与IPO抑价率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IPO抑价与总差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一个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新股抑价与总差价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影响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指出各主要因素对新股发行抑价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假说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介机构声誉假说认为,知名中介机构所承销或审计的新股发行抑价程度要低于普通会计师事务所的。以我国1996年1月至2003年3月在沪市发行上市的A股为样本,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这一假说并不完全成立。我国应放开审计服务市场,鼓励上市公司聘请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为主审师。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成熟市场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存在新股发行抑价的现象。我国证券市场自成立起至今一直具有较高的新股发行抑价率。本文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以核准制下2001年至2007年6月沪深两市419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结构角度研究IPO抑价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国有股持股比例、留存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IPO抑价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赵倩 《财会通讯》2009,(6):131-132,154
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成熟市场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存在新股发行抑价的现象。我国证券市场自成立起至今一直具有较高的新股发行抑价率。本文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以核准制下2001年至2007年6月沪深两市419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结构角度研究IPO抑价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国有股持股比例、留存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IPO抑价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IPO抑价发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公开发行是股份公司由少数人持股向公众持股转变的重要步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IPO抑价发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1999年至2008年749只IPO样本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抑价情况。结果发现:股权分置并非造成IPO异常高抑价的主要原因。由于投资者投机心理具有惯性,股改后的市场价值投资理念还未能回归,削弱了股改对IPO异常抑价的解释力。政府管制下的IPO市场准入制度造成新股需求与供给的缺口严重,是IPO异常抑价的最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要消除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异常抑价现象,需要改革当今的新股发行制度,创造更多的市场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洪礼旺 《财会通讯》2010,(3):105-108
本文分析了1999年至2008年749只IPO样本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抑价情况。结果发现:股权分置并非造成IPO异常高抑价的主要原因。由于投资者“投机心理”具有惯性,股改后的市场价值投资理念还未能回归,削弱了股改对IPO异常抑价的解释力。政府管制下的IPO市场准入制度造成新股需求与供给的缺口严重,是IPO异常抑价的最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要消除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异常抑价现象,需要改革当今的新股发行制度,创造更多的市场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为健全新股发行机制,降低发行抑价率,中国政府多次进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并适时推出创业板,其IPO抑价程度和原因等问题亟待探究.文章针对创业板实际情况,以2009年6月IPO重启后至2010年10月所发行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为样本,通过梳理IPO定价的制度变迁、比较研究和实证检验,发现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询价制有效降低了新股抑价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中签率、上市首日换手率对IPO抑价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转轨经济形式下,国内新股发行市场日益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焦点,针对新股发行抑价、长期弱势、热销的发行市场以及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等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提出各种解释,为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方向,丰富了世界有关新股发行市场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H股市场IPO抑价现象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考察了H股IPO抑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H股IPO抑价程度受以下三个因素的显著影响:一级市场超额认购倍数、二级市场的市场收益率以及公司绩效。其中一级市场的超额认购倍数的影响力最大,体现了H股IPO市场化的特征。文章的结论还表明,逆向选择理论与信号传递模型在H股市场上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回顾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以新询价制为切入点,运用我国创业板市场2009年10月-2011年4月上市的新股为样本,从新股的询价区间及定价调整的角度对创业板询价制下的IPO抑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询价制加强了新股定价的市场化,切合了新股发行折价的风险-收益对等的市场原则;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的经验不足,定价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审计需求方的视角,在新股发行这一独特市场环境下,考察我国事务所转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事务所转制的IPO市场反应以及审计师声誉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执行上市前审计的公司IPO抑价水平更高。同时,审计师声誉会增强事务所转制对IPO抑价的影响力度。这表明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已获得新股发行市场上投资者的认可,IPO市场审计更多发挥的是信号传递作用;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对高声誉事务所在新股发行市场上品牌价值的提升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9,(29):284-286
我国新股发行规定,拟上市公司在上市前需要向公众发布有资质的承销商撰写的招股说明书。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信息披露对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叙事前瞻性信息披露、金融前瞻性预测和预测(未来的财务信息)以及风险因素危害公司的竞争地位等,探寻信息不对称对IPO抑价影响机理,以期丰富IPO抑价理论的研究,对于我国完善新股发行体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