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乌拉圭回合通过了新的《反倾销守则》,为了与该守则基本保持一致,以避免其它贸易伙伴更强烈的批评,美国在《乌拉圭回合协议法》中对其反倾销法进行了一定的修改。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于1994年11月29日和12月1日根据“快车”程序通过了上述  相似文献   

2.
历时7年多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终于在1993年12月15日达成了一揽子协议,通过了有关反倾销的协议即1994年反倾销协定①。作为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欧盟②有履行国际协定的义务,乌拉圭回合后欧盟理事会对反倾销基本法③作了全面修订,新的反倾销法...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美国反倾销法一直没有日落复审的相关规定.这导致其反倾销措施在法律上可以无限期适用。WTO协议对美国生效以后,美国在1997年根据《乌拉圭同合协议法案》(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修订了《1930年关税法》.对日落复审进行了相应规定。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下简称商务部和委员会)也于1998年分别对各自的相关  相似文献   

4.
所谓日落复审,又称期终复审,是在对产品反倾销措施(包括反倾销税令和中止协议)5年期满进行的行政复审。美国反倾销日落复审制度源自WTO《反倾销协议》的要求,1995年1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乌拉圭回合协议法  相似文献   

5.
历时7年多的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于1993年12月15日终于达成了一揽子协议,通过了有关反倾销的协议,即1994年反倾销协定。作为GATT的缔约国欧盟有履行国际协定的义务。乌拉圭回合后欧盟理事会对反倾销基本法作了全面修订。新的反倾销法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强化了反规避措施;二是理事会投票决策机制的变化。这两点变化表明了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加强。本文主要阐述这种变化是如何体现贸易保护主义加强这一趋势的。  相似文献   

6.
陈长洁 《大经贸》2002,(10):86-88
美国反倾销立法和实践都较早,经过不断修订立法并制订工作指南,美国已经建立起一套严格规范的反倾销操作程序。现行反倾销法是美国国会于1994年底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的反倾销和平衡关税条约而再度修订并通过的反倾销法修正案。美国反倾销法包括程序法和实体法两部分。程序法是实体法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反规避条款最终删除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在关贸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最后阶段,作为该回合《反倾销协议》最后文本的邓克尔草案中的反规避条款却被删除了,因此反规避条款被排除在最终达成的《关于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第六条的协议》的内容范围之外。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的原因就是邓克尔草案中的反规避条款与美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期间所提交的反规避议案有明显的差别,远  相似文献   

8.
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日落复审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以下简称《反倾销协议》)中引入日落规则,是反倾销法律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突破,日落规则对原本可能无限期实施反倾销措施引入了时间的限制:任何最终反倾销税应在征收之日起5年内的某一日期终止,是《反倾销协议》中的一项强制性规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的反倾销日落复审条款,已被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反倾销国内法所采纳,并且发展为具有差异性的反倾销日落复审制度。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反倾销法是根据关贸总协定第六条关于反倾销及反补贴的法典而制订的。美国最早的反倾销法制定于1921年,现行的反倾销法是参照《1930年关税法》修订补充并经美国国会通过的《1979年贸易法》中的一部份。1988年通过的综合贸易法对反倾销法作了部分修改。 采用反倾销法是美国反对外来低价产品的进口,保护美国国内工业最惯用的手段之一。现将美国反倾销法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法律渊源欧洲共同体反倾销法的法律渊源有二,其一是国际法,主要是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及有关的国际公约。关贸总协定第六条即对倾销问题作出了原则规定。自60年代关贸总协定所主持的“肯尼迪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起,各缔约国开始渐多地关注并讨论倾销问题;倾销是为“肯尼迪回合”的主要议题之一,在该回合结束时达成了一项反倾销协议,即关贸总协定第六条实施协议,也就是通常所称的《1967年国际反倾销法典》。1973年开始的“东京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对上述协议进行了修改,并于1979年12月通  相似文献   

11.
<正> 《装船前检验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非关税措施方面的一个法律文件。谈判各方达成这一《协议》的目的,是为了限制缔约各方滥用非关税措施,制止和扭转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随着谈判的结束,包括《装船前检验协议》在内的一揽子协议都将对签字各方产生效力。我国参加了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并在该《协议》上  相似文献   

12.
经过7年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在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上,对东京回合达成的《反倾销守则》中的许多条款作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和补充:有关倾销的确定,有关损害的确定,关于反倾销调查的发生和实施,有关证据的取得,有关反倾销税的期限等条文修改和补充后,使《反倾销守则》更加详细和严密,其实质内容有所扩大,保护作用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3.
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达成了新的“反倾销守则”,全称为《关于执行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定》(以下简称新守则)。它是在欧美国家多年的反倾销立法与实践的基础上,对“东京回合”后达成的“反倾销基础上,对“东京回合”后达成的“反倾销守则”作了全面修改与补充,提高了透明度和法律上的预见性,加强了程序要求,在各个方面强化了反倾销的纪律。新守则最终将世界范围内的反倾销立法与实践统一起来,大体上改变了各国各行其事的做法。从总体上来说,新守则是顺应了美国与欧共体在反倾销措施的立场,是两现行反倾销法的结合与补充。除个别条款外,新守则基本上倾向进口国的利益,顺应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需求,由于在当今的世界贸易发展中,双边主义或单边主义的各种数量限制措施,“灰色区域”措施受到了有力约束,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减少尤其是进口配额及许可证的逐步取消,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都认识到反倾销措施是控制进口的一种有效、便利的手段。新守则就是在反倾销措施日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首选手段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产生的,它更多地代表了反倾销措施适用最多,同时立法与实践也十分完善的美国与欧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中的不足之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贸总协定》第6条是反倾销条款,为了更好地执行这一条款,世界贸易组织专门制订了“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议”(以下简称“反倾销协议”),对如何实施反倾销的各种措施作了详细的规定。与东京回合相比,反倾销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但其中有些内容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商榷。  相似文献   

15.
<正> 服务贸易自由化问题被列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项新议题后,从1986年10月27日开始,经过了三个阶段的谈判,终于在1990年12月草拟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Services,简称GATS)。1993年12月15日。乌拉圭回合达成了一揽子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即将随着各缔约方的签署而生效。 《服务贸易总协定》是一项独立的多边贸  相似文献   

16.
三、近年来美国反倾销法的变更1967年《总协定反倾销法典》签订后,签约国都按照法典规定制订或修改了本国的反倾销法.美国政府认为,《反倾销法典》与本国的反倾销法内容一致,无需国会批准.但国会内持反对意见者很多,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不同意政府的说法,认为"《国际反倾销法典》与我们国内不公平交易法之间在很多方面有抵触",要求关税委员会作出判断.结果,委员  相似文献   

17.
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协调--国际反倾销法的晚近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乌拉圭回合谈判以来,反倾销一直是国际贸易最具争议的议题之一,对它的争议不仅涉及到具体规则,而且还涉及到反倾销制度的存废问题。反倾销何去何从,经济学家与法学家给出不同回答,一些国家的立法机构如加拿大也曾考虑取消反倾销制度,但正如著如的世贸组织专家杰克逊教授所言:“尽管对反倾销表现出诸多怀疑,但要废除它对之作出实质性修改,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不具备现实可能性。”在世界范围内,晚近的反倾销实践表明,反倾销法仍在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外反倾销立法的若干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1年11月26日,国务院公布了《反倾销条件》,它相对于1997年制定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已有较大的完善,但与WTO《反倾销协议》和欧盟、美国的反倾销法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我们应根据我国的实际,特别是要适应加入WTO后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充分吸收GATT《1994年反倾销守则》基本规则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欧盟、美国反倾销法的先进立法经验,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  相似文献   

19.
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燕 《商业研究》2002,(10):122-124
制定明确的反倾销规则是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热点问题之一。反倾销法本来是用于防范外国公司以掠夺性价格进行倾销 ,但却日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被许多国家滥用。中国是世界上反倾销指控的最大受害国 ,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 ,严重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为制止外来倾销,自1904年起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反倾销法,通过反倾销措施(通常是征收反倾销税)来抵销外来倾销商品基于倾销价格的竞争优势。针对倾销行为采取反倾销措施应该说是合理的,但如果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超过了其合理范围或合理程度,它也会成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而对国际贸易造成阻碍性影响。为了将反倾销措施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和合理的程度之内,关贸总协定一开始就制定了专门的反倾销条款,在1967年专门制定了反倾销行为守则,并于1979年又得到了更具体的修订。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乌拉圭回合中对反倾销问题进行了全面审议,并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反倾销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