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5年7月21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蓝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从8.2765元调整为8.11元。国内外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中长期升值预期依然存在,人民币忙率有可能进入一个持续的“上升通道”。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也验证了专家们的判断。作为对汇率变化最敏感的外贸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下面笔谈几点个人观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人民币升值的“非主流反思” 主持人: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1994年前,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是: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从1994年1月1日开始,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彼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8.72元兑1美元,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实行新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约2%.这是1994年中国进行汇率改革以来的重大变化。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中央银行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4.
汇率作为货币的价格信号对资源配置与宏观经济运行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汇率政策的选择也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实现。我国自1994年进行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就明确提出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然而,从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实际走势来看,我们的汇率政策体现的都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在央行对汇率的强有力的调控下,人民币汇率实际上已演化为与美元挂钩的钉住汇率制。显然,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汇率调控方式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不一致的,也不符合中央关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  相似文献   

5.
毫米波雷达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性质,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是长期的, 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部要求,并认为采取“汇率目标区管理式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是符合我国现实经济状况的。  相似文献   

6.
王波 《北方经贸》2006,(7):81-82
关于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和汇率制度的调整方式,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利益、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本文在对相关观点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汇率的调整、汇率制度的改变必须以国内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健性为前提。在探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最终实行一种能更好地反映市场状况、适合国内外经济情况的汇率制度,才能符合国家乃至世界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7.
姜烨 《商界名家》2005,(9):87-89
7月21日19点,当在国内外市场上喧嚣近3年之久的人民币升值谣言逐渐散去之时,中国人民银行“出其不意”地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告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汇率水平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数据支持的基础上对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中关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做一简评认为,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汇率改革的趋势,但具体操作中如何体现政府管理尚需改进;与汇率形成机制相关的外汇市场建设问题较多;目前人民币波动区间较小符合当前经济需要,但太小的波动区间并不符合汇率制度改革市场化的方向,并且人民币对美元和非美元波动区间不平衡使市场存在套利空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汇率也根据这些原则对美元升值了2%。该政策的出台结束了1995年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保持极窄幅区间运行的格局。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此次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尽管不大,对国内的出口型企业仍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欧鲲 《市场周刊》2004,(12):64-65
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1994年1月1日外汇体制改革后开始实施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汇率制度已演变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已将我国的汇率制度确定为通常的固定钉住汇率制度。本文将从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着手,分析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弊端,并提出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我讲一下对人民币汇率研究的看法。重新启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决策是很正确的,但是改革的政策导向是什么呢?这个政策导向是新闻发言人公布的三句话,“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前景的思考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青 《市场周刊》2004,(8):60-61
当全球面临通货紧缩时,世界再次聚焦人民币,猜测人民币汇率能否顶住升值压力。研究从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究竟是怎样的入手,进一步思考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中的汇率决定因素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波动、人民币汇率变更与金融稳定、人民币汇率与什么挂钩这些问题,提出了消除人民币升值恐惧症。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自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公告》发布一年多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超过4.1%。从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首破8元大关,到2007年1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创下7.7895的新高,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进入“7时代”。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升值预期对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跨出了一步,人民币汇率初始调整水平已升值2%。本文就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房帅产市场影响讲行一此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田俊荣 《华商》2014,(5):13-13
正当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升升不息“、即将破“6”时,近期却突然出现了“跌跌不休”的走势。 2月18日至26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跌,短短7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0.23%。2月26日,  相似文献   

16.
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了新一轮的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目的在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最终实现汇率决定的市场化,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及实体经济的调节作用。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汇改”两年多来,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汇率的灵活性增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实现了双向波动;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的调节作用并没有充分显现,贸易顺差持续扩大,2005年和2006年分别出现了1020亿美元和1774.6亿美元的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08,(9):30-30
2008年4月10日是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史上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人民币汇率在盘中突破了7的关口,达到6.9920,这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奔6”时代的结束和“奔5”时代的开始。而在今年以来的汇改中,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就已经达到了4.27%。  相似文献   

18.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这次汇率改革调整幅度和出台时机适当,半年多来,汇率机制改革运行平稳、有贬有升、弹性增强,对国际和国内经济都产生重要影响。从国际来看,人民币汇率改革将促进全球经济的改革,进一步降低全球贸易的失衡,有利减少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降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为中国争取更好的国际环境。因而不少国家政要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表示欢迎和肯定。对国内来说,人民币汇率改革现存在有利因素,也存在挑战。一方面汇率调升和灵活弹性增强,将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利于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型,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提高对风险的防御能力,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汇率改革对国内一些传统的出口优势行业带来冲击,包括纺织、服装、家电、机械等行业,人民币升值将抑制其出口减少,导致利润下降和行业压力增加,这些行业必须加快调整步伐,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来保持竞争力。总的来说,由于本次汇率改革重点是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汇率水平调幅不大,因而对外贸易、引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都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杨传云 《市场周刊》2004,(12):74-75
分析结合前人关于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中国实际,探索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及其改革方向。中国目前这种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弊端也是明显的。根据“蒙代尔三角”理论,中国应当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因此,要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使其成为真正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选择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改革方案.增加了投机者的困难,同时,也对央行的管理和调节能力提出了挑战。当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初期,市场还难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何把握汇率定价既能反映市场供求.同时又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既避免更多的热钱预期人民币升值加剧流人.又避免外资快速抽走,将是对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下的汇率政策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