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设计并完成了28块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细骨料取代之间的关系。经对比分析,再生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与普通混凝土基本一致;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很大;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的要高;再生细骨料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在物理和力学性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前者所配制成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灰水比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需要试验进行验证。本文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质量分数)分别为0%、50%和100%时,保持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进行15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灰水比之间大致成线性关系,进而提出再生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20,(2):274-276
利用HC-1胶凝材料替代水泥与陶粒、砖为主的建筑垃圾作为骨料制备成绿色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通过研究不同取代率,分析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实验结论得出最优配合比,不同取代率的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干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随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但静弹性模量呈降低趋势,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4.
查永乐  吴子杨  程书凯  徐雄 《价值工程》2021,40(33):119-121
为了改善掺入再生粗骨料掺入后造成再生混凝土强度降低的问题,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再生粗骨料掺入表现出降低的趋势,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90d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改善效果最佳,拉压比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逐渐增高,表明粉煤灰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延性,其中,当粉煤灰的掺量为25%时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再生粗骨料的表观密度、 吸水率、 压碎指标、 水泥用量、 砂率、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水灰比7个主要因素作为BP网络的输入参数,建立7-20-3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实现非线性映射.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BP网络模型,根据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和再生骨料性能的数据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出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28d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同时,也可以利用建立的再生混凝土性能的BP网络模型分析各主要影响因素与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变化趋势,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6,(24):159-160
设计并完成了75块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和25块棱柱体试块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并以普通骨料制成的混凝土进行对比,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主要分为明显裂痕,轻微裂痕,不明显三种,其中试件多数呈轻微裂痕破坏,破坏情况与普通试件基本一致,在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强度高,抗压强度随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比普通混凝土强度低,曲线整体呈波浪型,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前人试验,采用100%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在15%粉煤灰等量取代的基础上,设置了矿渣粉掺量分别为5%、10%、15%的三组配合比。在对三组试件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测定后进行成本分析,得出15%粉煤灰,15%矿渣粉等量取代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既满足武汉地区非承重墙板的强度和抗渗要求,又相对于前两组,进一步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8.
由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JJT 253—2016)中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仍存在不完善之处,文章针对再生骨料和胶凝材料用量,以及附加吸水量的计算方法,补充了计算公式,采用等量替代法、合成密度法计算再生骨料和胶凝材料用量,开展4组配合比设计,测定了7 d抗压强度、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和表观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骨料和胶凝材料均采用合成密度法设计出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有效孔隙率最接近目标孔隙率要求,胶凝材料密度取合成密度法、再生骨料等量替代法设计出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最大,可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大奇 《民营科技》2013,(10):208-208
参照《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通过拔出试验,获得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的再生混凝土与不同类型钢筋之间的荷载一滑移曲线。基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钢筋类型对再生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强度的影响。在对试验数据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议了再生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的表达式,并对钢筋在再生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取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云 《基建优化》2006,27(1):104-10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基础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拆除旧建筑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而每年用于浇筑混凝土的集料消耗上亿m3,带来了一系列自然资源、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开发应用研究已被广泛关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由于我国对于该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室内试验研究阶段。笔者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内的研究状况,针对再生骨料的生产工艺、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改性、高强再生混凝土的研制及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研究等关键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晓燕  程莹莹 《价值工程》2011,30(18):76-77
针对目前国内水资源现状和中水回用及推广现状和问题,参考日本和北京市关于小中水规模规定的先例,总结国内、外的中水处理回用的特点和利用现状,分析了大、小中水回用的优劣及适用范围。根据中水回用的特点提出中水回用技术的发展还要从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经济状况、城市规划及规范制定等因素,以中水的广泛应用为目标促使小中水规模合理划分,大、小中水达到最优平衡,才能更好推广中水利用,进而减弱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水资源短缺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袁旭 《价值工程》2010,29(30):235-235
利用层次分析方法(AHP)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定性和定量确定权重关系,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一步有效分析出再生沥青化学组分与其材料性能之间的关联程度,证明在再生沥青化学组成对再生沥青材料性能的影响中引入层次灰色分析方法理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杨祖炎 《价值工程》2012,31(4):81-82
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污染问题和新建公路的资金压力问题,是公路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问题,而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就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再生沥青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回收料在建筑模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凡  吴江渝 《价值工程》2011,30(12):141-142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且占工程造价比例较大,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进行废旧聚丙烯在建筑模板中的应用研究,可有效的解决聚丙烯的回收利用问题,并且可以降低建筑行业的成本,对资源的节约和聚丙烯的再利用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聚丙烯废料回收后运用到建筑模板制造中的研究,提出了此项技术的有益思考。期待对聚丙烯废料回收和再利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卫益辰 《价值工程》2022,41(2):85-87
为了研究纳米碳酸钙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对掺量为1%、2%、3%、4%的纳米碳酸钙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坍落度、抗压和抗折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SEM电镜观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纳米碳酸钙之后,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得到提升,坍落度增幅较大;整体力学性能呈现先增长后减小的趋势,并在纳米碳酸钙掺量为2%时,力学强度达到最大值。通过SEM电镜观察到纳米碳酸钙的掺入改善了再生混凝土内部微观形貌,使得骨料和水泥砂浆的结合更加紧密,提升了再生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常彦铮 《价值工程》2010,29(35):158-159
通过对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成份的分析,初步提出将再生粗骨料大致分为以附着砂浆石子为主要成分并含有少量砂浆块和砖块杂质,并确定某批次再生粗骨料中各类骨料的百分含量。应用ANSYS的APDL参数化编程,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和富勒级配理论,从细观层次上生成再生混凝土各类骨料的二维圆形与三维球形随机骨料模型,并赋予各类骨料的材料属性。然后根据选定的单元类型进行有限元网格的划分,通过判断各单元与骨料形心的位置关系来识别砂浆基质与骨料之间的界面单元,并赋予它相应的材料属性。从而建立起再生混凝土的数值模拟试件,为今后在ANSYS中直接对其进行加载求解,以此来模拟各种力学性能试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华 《价值工程》2011,30(33):291-292
面料再造在服装行业的运用已如火如荼,但在家纺行业是跃跃欲试又显无从下手。文章从立体投影的角度分析了面料再造的形式美,提出面料再造在家纺设计中要走立体化路线这种新观点,通过这种不同寻常的思维角度,为家纺设计师打开面料再造设计的灵感之门,也为家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周三元  胡贵彦 《物流技术》2012,(21):184-186
首先分析了回收再生物流系统中的混合库存控制策略以及回收再生库存的成本构成。然后借助arena模拟仿真工具对回收再生混合库存总成本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实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回收再生混合库存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