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传统能源消费带来的CO2排放压力已制约所有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引下,融合低碳经济理念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成为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能源消费视角下农村土地整理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弥补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的不足,提供农村地区节能减排的合理方向和对策建议,以湖北省天门市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工程预算表出发,估算该项目在能源消费视角下的CO2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土地整理项目能源消费CO2排放量为6.98×103 t,水泥和火电是最主要的碳源;农田水利单位工程量的CO2排放量最高,为4.26 t/100 m3,各类土地整理工程的CO2排放强度与主要材料的CO2排放系数、工程定额标准有关;土地整理CO2排放量大小与研究的系统边界和活动水平有关.因此农村土地整理能源消费CO2排放应受到重视,可从科学编制土地整理工程预算、优化土地整理方案,以及加强水泥、钢铁等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清洁生产等方面为农村能源消费碳减排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空间结构优化和整体资源观的视角,结合延安市新区北区的城市设计与建设,对城市设计中生态与安全、创建复合型集聚空间以及提高土地利用率等三个问题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城市空间结构概念入手,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区域发展理论两个方面对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分别进行梳理,对我国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借助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概念,对1991-2004年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根据信息熵和均衡度的变化趋势归纳出该时期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对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因子,得出影响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3个主成分:反映城市经济状况以及社会福利、反映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反映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密度,从而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与碳交换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地球大气CO2含量上升是导致地球水、气、热循环失常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全球对林业的主要生态需求是发挥森林减少大气CO2含量的功能。现在人们公认的许多林业理念是偏颇的,需要纠正。地球生态危机说明CO2排放空间是稀缺资源,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在全球分配CO2排放权,从而产生CO2排放权交易、碳汇产权化、生态服务有形化、有偿化。  相似文献   

7.
湿地仅占全球陆地表面很小的一部分,却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排水后,地表水位下降,湿地土壤有氧层增加,CO2排放速率增加,CH4排放速率减少,进而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有关湿地排水对土壤CO2和CH4温室气体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森林湿地选择适当择伐可能有利于减缓大气温室气体(CO2和CH4)的排放。这将为我国基层林业局湿地恢复和碳管理,以及湿地经营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生物物理评价方法,为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选择石油资源输出型城市--东营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足迹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考虑到石油资源的输出性,采用石油的生产量代替消费量,避免了进行贸易调整.结果表明:东营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3.5637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36769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2.826986hm2,其生态赤字是生态承载力的17.4倍,其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利用城市用地扩展系数和城市用地产出率等指标,以GIS为空间信息处理手段,对转型期城市空间结构动态演化进行了时空序列分析,得出结论:(1)四平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在时间上是以加速度的方式推进的,而且低增长粗放式扩张。(2)在空间上四平市商业中心由"双核"变"单核",工业用地退出繁华地段。(3)工业用地面积过大,城市建筑容积率低为四平市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是四平市城区地价总体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低所致。(4)今后四平市应充分发挥地价杠杆作用,完善土地市场,用地价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使四平市向"集约式"、"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生态敏感性分析指标体系,对沈阳市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单因子分析和综合分析,并在ArcGIS支持下,进行空间叠置分析,生成生态敏感性分区图.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形成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对区域碳排放总量核算的科学性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对湖南省碳排放总量和碳源结构实施清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9年间,湖南碳排放总量在3.86亿~3.93亿吨CO2e之间波动;湖南能耗碳排放处于2.95亿~3.19亿吨CO2e区间,约占碳排放总量的76%,其中煤类排放占75%~8...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传统产业结构划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选取自然资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作为依据,对济南市工业各部门进行重新分类,提出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从辽源工业化发展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入手,探讨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进程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方面的主要特征,指出极高首位度的城镇体系结构、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及不完善的“点—轴”网络是辽源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进而分析现有空间结构与接续广业发展间的趸动关系,提出完善“点—轴”网络、发挥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和调整行政区划方案等空间结构的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 ,分析了目前矿业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规划之间 ,矿产资源开发与城市环境建设之间 ,产业结构、经济效益与城市发展、职工生活之间 ,矿山企业与城市管理之间 ,信息化发展滞后与城市发展之间等五对矛盾问题。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实现矿产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强矿产资源集约式开发利用、减少对城市环境破坏 ,实现矿业城市与矿山协调发展 ,对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等四项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试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市场需求变化等问题,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继续提供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和保持城市自身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因此,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城市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实施资源保护和茔约战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城市持久发展;以科技的创新促进技术的进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实现能动创新与城市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矿业城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对矿业城市的研究,主要是从矿业城市的概念、界定标准和分类,以及矿业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和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等几个方面展开的。与国外资源性城镇研究相比较,缺乏对矿业城市人口结构、空间结构特点和动态演化规律,以及居民心理与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领域有待拓宽,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对新一轮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中规划基年和不同规划期因土地类型调整和土地空间结构变化而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作出评价,分析其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以此判断生态用地规划的合理性,并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从县域经济、城市空间等级结构出发对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城市空间分布北密南疏等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城市体系完善、增长轴体系培育等方面,提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重构战略。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现实和长远需要,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典型代表,以及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大同市近年来正由"一煤独大"的单一支柱产业结构,逐渐向新型多元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发挥职能,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197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低碳情景下我国煤炭、石油与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替代。[方法与结果]单位根检验显示各变量是一阶单整Ⅰ(1)。Johansen协整检验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FMOLS回归表明,GDP、煤炭消费和石油消费会提高CO2排放量,可再生能源消费会降低CO2排放量。长期内,GDP、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消费与CO2排放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内,可再生能源消费与GDP、CO2排放之间存在着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煤炭、石油消费是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单向Granger原因。GDP是煤炭消费、CO2排放的单向Granger原因。石油消费是GDP的单向Granger原因。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显示,实行从煤炭、石油消费到可再生能源的燃料替代将会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可持续性。[结论]基于上述实证研究,提出建立激励机制,实现可再生能源对煤炭、石油的替代,转变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煤炭和石油消费比例,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建立硬性约束,提高环境可持续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