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如果用“爆炸性”来形容恐怕一点也不为过,而与网络经济紧密相连的电子商务,近年来在中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面对不再陌生的BtoB、BtoC,人们越来越感受到,淋浴在“e”下,做生意、购物是那么的方便和快捷。然而,去年4月前后,随着纳期达克网络股的波动,网络经济似乎进入了“冷冬”。那么,纳斯达克的暂时萧条能否掩盖电子商务的蓬勃生机?日前,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应邀来甬参加“政府与电子商务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乌家培先生。  相似文献   

2.
铁路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电子商务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铁路企业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积极创建电子商务平台,推动铁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此,应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创新经营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优化资源配置。为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铁路企业要丰富服务类型,制定柔性的定价机制,充分发挥铁路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3.
2000年:风险资本跑马圈地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属于高成长性、高风险的新兴行业,对风险投资及资本市场具有天然的依赖性,西方发达国家的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之所以在90年代后期实现了超常发展,从而使人类进入新经济时代,风险投资机制功不可没.在某种程度上讲,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支持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冰之 《新财经》2002,(2):70-73
在联合国出版的《电子商务与发展报告(2001)》的部分内容中,明确指出了目前缠绕在人们心中对互联网的种种偏见和谬误,正是这些“神话”的存在,使我们在发展互联网经济的进程中出现狂热、挫折和萧条,甚至迷失了方向。很多人一度尝到互联网带来的短暂甜头和许多苦楚,也消磨了对发展互联网经济的信心。《报告》清晰而明了地指出了这些“神话”产生的原因、错误之处,以及未来之路。特别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具有正在起步的互联网经济和近千万的中小企业,以及积极面向国际市场,如何发展互联网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经济工作导刊》2000,(14):8-10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进入“倒计时”,在中华大地上反映最迅速、最强烈的莫过于互联网广告。电视、报纸、广播、公共汽车、马路灯箱等,几乎所有的传播媒介都在发布一种激动人心的声音:中国己进入了“网络时代”!中国互联网已“得道升天”! 中国互联网热也惊动了“人大”。两年前召开人大时,“风险投资”成了当时的一号提案,而今年电子商务则成了一号提案,中国互联网成了全国关注的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6.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互联网产业呈现着一派颓废景象,雅虎没落、王志东被逼宫、搜狐“垃圾股”、网易“牌”、My8848人去楼空……互联网公司从风光一时到威信扫地也不过短短两年多时间,从最开始的门户之争到电子商务构思的破灭,一年多前挂在形形色色的CEO们嘴上的互联网赢利模式-“利用网络聚集的眼球大打广告客户的主意,B2C是商业发展的新形态已渐沉寂。在阐述这些虚无飘渺的赚钱概念的同时,他们大概也明白,若想消费相信这两种赢利模式必须有好的“品牌”形象支撑,也即传统产业所谓的知名度与信誉度。为了这一点,风险投资商们不惜采取地毯式的广告轰炸与概念推广。当风险投资商们摸着慢慢瘪下去的口袋但仍未看见赚钱的奔头时,这个美丽的谎言开始自己曝露,所谓的品牌形象也开始倒塌。其实,就在雅虎开始沉没之时,人们也跟着开始相信“互联网没有品牌”一说。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电子商务专业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电子商务现状的的研究,分析出大多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网络化、全球化和在此基础上飞速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我国的电子商务虽起步较晚,但发展态势较好,从“金桥”、“金中”、“金穗”等系列“金字工程”到外经贸部推出的“虚拟广交会”,再到今天的政府上网工程,无不显示出电子商务在我国蓬勃发展的态势。但由于我国各行各业信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的重要应用,一出现就备受瞩目。以“眼球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理念似乎一下子掀起了网络经济的热潮,各商家纷纷投身网络,传统经济的步履蹒跚似乎看到了可以健步如飞的崭新模式,熙熙攘攘的电子商务大潮在世纪之交带给了人们激动和喜悦。然而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人们才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这个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时代,很多其他产业都与互联网接轨组合也出现的越来越多,由此就产生了"互联网+"时代。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推动发展,如今很多传统的零售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了网络平台,使全球各个国家的商贸业融合的更加紧密,也让地球村概念得到了一定意义上的实现。但同时发现电子商务美工类人才紧缺,每年人才的输出和市场上对于电子商务美工类人才发生了供不应求的现象,美工类人才不单是帮助一个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开端,也是能决定成败的关键。鉴于这种新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文章就电子商务美工类人才培养的意义和解决这种形势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俊生 《中国经贸》2008,(15):34-35
“模式创新”是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电子商务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商务增长最快的地区。随着互联网宽带技术迅速普及,电子商务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EDI,而成为整个供应链系统运营的环境基础。当信息技术开始与商务应用乃至更多业务应用领域相结合时,电子商务出现了诸如诚信、安全、支付、物流等问题,加上地区间数字化标准不统一、发展不平衡、法律不健全等现状,逐渐成为制约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电子商务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目前的增长数据来看,人均互联网域名数量、人均快递业务收入、国内贸易竞争力三项数据都成正相关关系,其中人均快递业务收入是影响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人均互联网宽带接入以及互联网域名数量。这表示在未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及物流基础建设,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内电子商务发展和整体贸易竞争力。电子商务产业是一项朝阳性产业,为国内商业贸易整体环境注入了非常强劲的能量。但是从目前整体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资源配置、生产方式、信息发布、物流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约翰.麦克卢汉深入精髓地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人与资源之间的联系。"以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京东等为代表的国内外电商企业发展是目前互联网连接功能的最好体现,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已经利用互联网的连结技术改变了商贸中人与人、人与资源的联系,据麦肯锡的报告显示,从2003年起,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每年以12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4200亿美元至6500  相似文献   

14.
伴随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同样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监管方面的问题,文章通过论述中外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开门七件事,到了2020年。互联网将成为开门第八件事。那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无处不在,而这些概念将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因为网上已经不仅仅只是购物,而是水电煤日常缴费、买房买车、交通出行、人情往来等都可以通过在线支付的方式进行。电子商务融人生活,互联网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16.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开门七件事,到了2020年。互联网将成为开门第八件事。那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无处不在,而这些概念将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因为网上已经不仅仅只是购物,而是水电煤日常缴费、买房买车、交通出行、人情往来等都可以通过在线支付的方式进行。电子商务融人生活,互联网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猛,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县域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对滞缓。文章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和县域互联网金融现状的分析,提出商业银行需要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协助其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电子商务化、信息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县域农副产业电子商务贸易发展,同时,加大县域个人移动支付市场的建设,调整自身涉农金融产品布局并加快机构转型,以此推动县域互联网金融发展,助力县域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2015,(18):24-25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快递和物流服务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无论快递、物流都不仅仅是收件和投递那么简单。“互联网+物流”更非快递、物流企业简单开发一个APP而已,而应该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从产业链条的延伸上找到突破口,从平台角度延伸出数据、金融、流量等商业价值、.把互联网思维渗透到物流业,商业价值将呈几何级裂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大批电子商务网站纷纷走上了中国互联网的浪尖,成为大众关注的电子商务先锋。然而,配送体系不完善、支付方式单一、网上人群有限、人们心理和习惯不同等种种问题给看似火暴的电子商务蒙上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形势信息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普适性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特别是互联网的实时互动性带来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交易方式,极大拓展了人们的交易途径和贸易范围,推动形成了人类全新的商务模式。(一)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