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滕州有“鲁南粮仓”之称,2003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200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44.2万亩、单产每亩477.9公斤、总产达68.8万吨,分别比2003年增加4.6%、13.8%和18.8%;全市粮食商品量51.8万吨、粮食农业人均占有量599公斤,比2003年分别增长31.8%、28.3%。  相似文献   

2.
湘潭县2003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呈恢复性增长,达历史最好水平。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79.4万亩、粮食单产493公斤、总产粮食88.4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增长12.26%、增长5.45%和增长18.33%。2004年可出售商品粮46万吨,比去年增加14万吨,增长43.75%。  相似文献   

3.
霍邱县是安徽省粮食生产大县,水稻生产大县。全县常年种植水稻近200万亩,2005-2010年连续六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11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相似文献   

4.
临近岁末,捷报又传。河南省滑县2014年粮食总产达到28.7亿斤,再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12年获此殊荣,续写了中国小麦第一县辉煌。12年间,滑县曾遭遇过干旱、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但小麦生产有波澜而不惊。“2003年,小麦产量突破60万吨。  相似文献   

5.
沭阳县地处江苏省北部,总人口183万,耕地面积204万亩,是江苏省人口最多的县,也是全国著名的花木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养殖大县和江苏食用菌生产大县。2010年,高效农业面积94.2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4.6%;设施农业面积32.75万亩,占高效农业面积的34.7%。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自2006年以来,连续5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22.18万吨,年均增长5.3%。蔬菜生产不断增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枣阳市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市和产粮大县,多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和"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近年来,全市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聚集各方要素,全力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巩固粮食主产区优势.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预计146.32万吨,比上年增加12.62万吨,近9年粮食累计增产66.3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9500元,同比增加1379元.  相似文献   

7.
滑县2003年粮食总产居全国百强,河南省第一,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奖杯。2004年滑县粮食总面积243.3万亩,总产105.5万吨,分别比上年23增2.8%和增8.0%。在今年的粮食生产中,我们取得了六项历史之最:粮食单产、总产达两项历史之最,夏粮面积、单产、总产达三项历史之最,优质小麦面积、单产、总产、品质达四项历史之最,政策支持为历史之最,项目实施规模达历史之最和技术推广力度为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8.
玉米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同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957万吨,比上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9年丰收。从三大粮食品种看,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增产1534万吨,玉米产量超过稻符产量383万吨.成为我国第一人粮食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安丘市粮食生产与流通情况的基本现状 安丘市现有耕地9.39万公顷,长期以来就是粮食主产区,曾经连续多年为全国粮食百强县之一,1991年列全国第49位。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和农村政策的不断完善,粮食生产和流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生产发展较快。全市200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43.7万吨,比前五年的粮食平均总产量增长了33.6%。  相似文献   

10.
虽然面临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但去年云南粮食生产仍然取得可喜成绩,预计粮食产量可达1650万吨,较上年增长约16万吨,实现连续8年增产。 去年,云南科技增粮力度空前,粮食生产投入成倍增加,粮食播种面积超额完成。全省完成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600个,辐射带动3000万亩;  相似文献   

11.
经农业部专家组的实打验收确认,以"整建制大方田"推进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连续6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的山东省齐河县,2014年20万亩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核心区平均亩产获得了3个全国第一:小麦715.97公斤,玉米786.30公斤,小麦加玉米全年实现亩均"吨半粮",达到1502.27公斤,刷新全国最大面积高产纪录。实践已经并且正在证明:"两大经营主体创新、两大综  相似文献   

12.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比上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这是继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第九年获得历史性丰收。但是,2012年1-10月我国进口了6088万吨粮食,相当于2011年全年进口粮食6390.3万吨的95.3%。据预测,2012年我国粮食进口量将创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13.
全国连续三年粮食供需出现缺口,靠挖库存过日子。资阳市的情况也不乐观,近年粮食种植面积以每年2%以上的速度递减。1999年末全市有粮食耕地面积55.7万公顷,到2002年末减至50.9万公顷,减幅8.6%。随着退耕还林面积扩大和小城镇建设的加快,粮食耕地面积减幅将进一步加大。全市粮食生产总量也以每年近3%的速度递减,1999年全市粮食总产250.3万吨,到2002年全市粮食总产只有223.3万吨,减幅达10.8%。全市粮食收购总量更是以10%以上的速度递减,1999年全市收购粮食261001吨;2002年收购粮食178222吨,比1999年减少82779吨,减幅达31.7%;2003年1月~9月收…  相似文献   

14.
一、辽宁省粮食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粮食生产现状 2007年辽宁粮食播种面积4842万亩,产量18347万吨。其中,水稻898万亩,产量503万吨,分别占全省19%、237%;玉米3206万亩,产量]465万吨,分别占全省66%、69%;大豆196万亩,产量38万吨,分别占全省4%、1.8%;高粱128万亩,产量39万吨,分别占全省3%、18%;谷子123万亩,产量23万吨,分别占全省3%、1.1%;薯类144万亩,产量S1万吨(折粮),分别占全省3%、2.4%。从区域生产来看,目前辽宁粮食主要集中于辽河平原及西部部分的铁岭、沈阳、锦州、大连、鞍山、朝阳、阜新、盘锦八个市,  相似文献   

15.
一、海南省粮食供求平衡的显著特点海南省历年粮食产需都有缺口,依靠省外购进实现粮食供求平衡。1998至2002年全省粮食年均消费量280万吨(原粮,下同),粮食生产总量217万吨,粮食缺口63万吨。2003年全省粮食消费总量295万吨,粮食生产总量198万吨,粮食缺口97万吨。近年来,海南省粮食供求变化主要有三个特点:粮食需求量增加。1998至2002年年均增加5.5万吨,年均增长2.0%。2003年比2002年增加4.9万吨,增长1.7%。粮食生产减少。1998至2002年粮食种植面积年均减少79.4万亩,年均减少幅度为2.5%,粮食总产量年均减少6.5万吨,下降3%,其中水稻产量年均下…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榆树市是全国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之一,耕地面积58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8万亩。2014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榆树市紧紧依靠科技促增产、依靠科技促转型,大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江西省泰和县在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上狠下功夫,2009年,粮食总产突破10亿斤大关,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落实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榆树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素有"天下第一粮仓"美誉,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市)。榆树市年均粮食产量240万吨,2008年粮食总产量282万吨,商品量约226万吨,连续五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称号。2008年11月秋粮收购工作开展以来,农发行榆树市支行准确把握粮食收购信贷政策,切实防控信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国的粮食产量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目前的预测,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超过49000万吨。我国的粮食生产受到了长达七年之久的供大于求的压力,经过连续几年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到2003年时粮食产量降至了43069万吨的较低水平。出于国家粮食安全的考虑,在粮食库存压力得到缓解,特别是全国粮食价格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回升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措施,粮食生产再一次受到了举国上下的重视,粮食产量出现了连续的大幅度的回升。如果不是今年重庆和四川等省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全国的粮食产…  相似文献   

20.
12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957万吨,比上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9年丰收。从三大粮食品种看,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增产1534万吨;稻谷产量20429万吨;小麦产量12058万吨。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383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