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蔚 《黑河学刊》2005,(2):72-74
师德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最终实现,而目前我国师德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研究偏重理想性、社会性,缺乏现实性、个体性;二是缺乏人文关怀和专业性规定。要针对这些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党的执政理念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突出人的能动作用.廉政文化素质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重要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治理主体在国家治理中能动性的发挥,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现阶段,我国廉政文化建设水平不高,且存在一定问题.因此,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探求廉政文化建设新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消除农民贫困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求消除农民贫困.消除了农民贫困不一定就建设好了新农村.消除农民贫困是建设新农村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就是二者的关系所在。几千年来.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的根本问题.我国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看农业是否实现现代化.同样.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于农民是否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4.
以人的现代化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人民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一直在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设计的总体思路,而这一思路的正确与否,则直接影响到中国杜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否成功。 当前我国正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已向世人昭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关健,而人的现代化主要是观念现代化,即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感情方式等文化心理方面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人的现代化要求也具有明显的时代气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力图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试图说明在现代化道路的建设中无法规避的传统文化、国民性等问题,而能否正确地处理这些问题又是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建设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6.
张彬 《魅力中国》2013,(26):13-14
现代性是现代化的实质和条件,现代化是现代性的过程,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和谐社会作为社会目标的提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合理。现代性的制度性雏度、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关系以度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明晰了构建和谐社会大的世界历史背景.解决了祷建和谐社会的空间问题和时间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的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的现代化理想目标的一致,构建和谐杜套与人的现代化基本内客的融合统一。在以现代性和人的现代化为两端所构成的空间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会更加理性、从容。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日新月异,时代千变万化,能否号准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方向,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不仅关系到中国共产党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
都君毅 《魅力中国》2013,(23):374-374
当前,我国社会日新月异,时代千变万化,能否号准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方向,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期的党建工作,不仅关系到中国共产党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和谐发展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建设一支适应构建和谐企业的高素质政治队伍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能否号准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方向,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不仅关系到一个改制企业能否健康和谐发展,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能否正确处理城乡关系问题,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问题。党的历代领导核心都非常重视城乡关系问题。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不但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而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系统阐述经济新常态的趋势和特点的同时,提出了要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实现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向新的增长点转换的要求。从较长远的时空来看,经济新常态可以看作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阶段,在新常态下能否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与接续,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实现平稳转换和过渡,也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目标。从这个意义上看,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  相似文献   

12.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把这一思想原则作为我们处理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的指导方针。能否正确贯彻这一方针,将关系到我国“四化”建设的成败。我们应当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指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已成为一项紧迫要求."①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健康发展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能否贯彻落实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成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一批符合新时代特征的青年志士,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希望的承载者和实践者,现代化素养的塑造尤为重要。论文基于英克尔斯关于人的现代化指标的划分设计问卷调查,通过spss数据分析,详细呈现了大学生现代化人格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从高校内部治理、人才培育、传媒建设与思政教育的三个视角,提出现代化校园文化建设、现代化课程设置、现代化素质培养等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本文通过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总结成功经验,揭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  相似文献   

16.
豆莎 《魅力中国》2011,(14):123-123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担当着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复兴之重任,日益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大学生是政治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政治社会化的程度如何,将关系到我国的政治文化能否顺利传递,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能否正常运行,关系国家的发展方向。分析并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文化的传送、选择、创新的过程中起着特别的重要作用。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靠教育。如果把现代化建设比作一座宏伟的大厦,那么教育就是这一大厦中一项最艰巨最伟大的奠基工程。教育以什么样的面貌迎接二十一世纪,这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个教育改革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做好农村工作,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做两个“眼”:一个“眼”是在农业与外部的关系上,加速构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另一个“眼”是在农业的内部关系中,加速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形成“两个转变”的新态势。做好两个“眼”,不仅会使“三农”问题迎刃而解,而且我国现代化建设也有了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目前已成为中央及有关部门和理论界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在人类进入21世纪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三农"问题仍将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全国人民能否从整体上真正步入小康进而走向富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0.
构建农村金融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问题。近年来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严峻形势不断警醒我们,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仍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