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秋玲 《新智慧》2004,(7A):23-24
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是指出售方将自制或外购的资产出售后,又将该资产从购买方租回。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租赁》规定,如果售后租回交易被认定为融资租赁,那么售后租回损益应在折旧期内按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如果售后租回交易被认定为经营租赁,那么售后租回损益应在租赁期内按租金支  相似文献   

2.
李明 《新智慧》2008,(12):49-50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30条规定,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将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第32条规定,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予以递延,并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进行分摊,作为租金费用的调整。但是,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人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3.
冯志平 《新智慧》2005,(2):27-28
售后租回交易是指卖主(承租人)将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主(出租人)处租回,习惯上称之为“回租”。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以下简称《准则》)的规定,售后租回交易可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在此,笔主要讨论承租人在这两种租赁方式下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4.
许松涛  陈霞 《新智慧》2004,(1A):26-27
售后租回交易,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是指卖主(承租人)将一项自制或外购的资产出售后,又将该资产部分或全部从买主(出租人)处租回。通过售后租回交易,资产的原所有(卖主/承租人)在保留对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控制权的前提下,将资产出售,获得全部现金,而租金则在租赁期内分期支付,实现融资目的。  相似文献   

5.
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其会计处理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应根据其所形成的租赁类型的不同,分别进行。  相似文献   

6.
陈庆红 《新智慧》2007,(7):37-38
售后回租,是指销售方在将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购买方手中租回使用。通常认为售后回租是当企业缺乏资金时,为改善其财务状况而采用的一种筹资方式。实际上,在企业集团内部,售后回租不仅能满足内部企业的资金需求,还能成为一种纳税筹划的方式。本文以案例形式分析售后回租方式给企业集团带来的节税效应。  相似文献   

7.
2018年财政部重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就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即按其是否作为销售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本文重点对销售的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及涉税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杨荣军 《新智慧》2007,(12):69-70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了企业对租赁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我国税法中也有关于租赁业务如何纳税的规定,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针对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售后租回对此差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蒋苏娅 《新智慧》2008,(12):17-18
现行会计规范中涉及的售后租回交易有:①《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②《(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应用指南》;③《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④《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⑤《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本文主要对经营租赁中售后租回承租人的会计处理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尹芳  况社生 《新智慧》2008,(5):20-21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与新会计准则对融资形式销售如售后回购、售后租回的处理仍存在较大差异。税法基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在发出商品或资产时确认计税收入,会计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确认收入,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其所得税应如何进行纳税调整?本文拟就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