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我省国有企业实现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状况如何?薛金炼:我省如期实现了脱困目标,而且,实现的指标比国家要求来的高。国家对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总体要求是,一是全国520户重点企业要有80%以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二是全国659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有60%以上摆脱困境;三是各省市要增盈或扭亏,14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要增盈,2个行业要减亏;四是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利润要突破1000亿。而我们省的情况是——列入全国520户重点企业中我省的11户企业,已经有9户进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制,还剩南平锅厂和福州人造板厂2户正在改制中。我省27户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到2000年底有24户完成规范化的公司制改制,改革面达到85%。所以,我省完成的改制数量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列入全国6599户需要脱困的大中型企业我省有69户,到今年10月底已完成脱困46户,到今年年底预计可再完成6户,共达到52户,脱困面可达75%,超过国家的要求。另外省内共有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251户,扣除军工、资源枯竭的及公益性企业后,亏损的是57户,亏损面为22.7%。另外,我省九地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都可实现盈亏相抵,并产生净利润。行业按...  相似文献   

2.
刘伟  陈晶 《辽宁经济》2000,(5):15-15
辽宁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紧紧围绕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 ,大力开拓市场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强化企业管理 ,狠抓企业扭亏增盈 ,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 1999年底 ,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亏相抵后 ,共实现利润 13.1亿元 ,同比减亏增盈 38.0 1亿元。资产总额、销售额、实现利税均占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80 %以上的 497户国有大中型企业 ,亏损面由年初的 5 1%下降到35 % ,亏损户由年…  相似文献   

3.
今年全省经贸工作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企业改革和发展为中心,加速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强化企业管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全面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为辽宁国有企业下世纪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狠抓扭亏增盈,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任务。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增盈,事关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实现。各级经贸委既要作为重要的经济工作,又要作为重大…  相似文献   

4.
1997年,中央提出,要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年来,河南省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为工作重点,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经济紧缩对全省经济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取得阶段性成果,2000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计划工作,对实现“九五”计划目标以及做好与“十五”计划的衔接,为新世纪实施第三步战略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具有特殊意义。一、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今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突出以下几个重点:一是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攻坚战,全面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今年是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最后一年,到年底,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要摆脱困境,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亏损面要控制在30%左右。实现…  相似文献   

6.
衷言 《辽宁经济》2002,(11):4-5
辽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最密集的省份。积极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不但关系到辽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经济改革序幕开始,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利改税、经营承包到转机建制,在探索与实践中,走过20多年艰难的历程。进入“九五”以来,按照十五大提出的“三年基本搞好国有企业”的目标,辽宁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战场,坚持统筹规划、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分类指导,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省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造,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国有中小企业转制面达到57.9%,中小企业担保和服务体系开始运行;建立优胜劣汰和国有资本有序退出机制,依法对828户企业实施关闭破产,盘活存量资产160亿元。经过各方面不懈努力,辽宁国有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2001年与1995年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国有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1991年,全省国有工业总资产达1802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30倍。国有企业改革起步较早,力度较大,进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效,使一部分国有企业开始走出困境。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余下的问题也不少,而且很棘手。一是相当部分完成转制改革的企业生产经营未见好转,效益在继续下降。1998年全省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达45.1%,比上年上升3.9个百分点,亏损额上升24.3%,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上升33.5%。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最关键的一年,也是任务最重的一年。全国都在关注辽宁,党中央、国务院在期待着我们,全省人民也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一定要打好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的攻坚战。为此,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干劲完成十项工作任务。第一...  相似文献   

9.
到2000年底,党和政府原定的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即从1998年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基本实现。这是一项来之不易的成绩,表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增强了人们进一步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企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基本实现,只是中间的阶段性成果,离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继续深化国企改革仍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因此,新世纪国企改革须再加力。 那么,今后国企改革到底还要抓些什么呢? 加快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由于我国有望在近期加入WTO,留给企业进行认真的改革、使自己能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今年重点整治2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根据我国政府的企业改革计划,今年将重点整治约2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占全国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的1/3以上,同时下岗分流职工约200万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为:用3年左右时间,使国有大中型企业盈亏相抵后的经济效益明显好转;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为此,我国政府计划在今后3年通过兼并、破产、减员、减息等方式综合治理5500家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今年将重点整治2000家。我国政府还将拨款4O0亿元作冲销国有大中型企业呆…  相似文献   

11.
辽中南老工业基地主要包括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辽阳、营口,该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城市群。近20年来,辽宁不断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努力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实现,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基础组建企业集团,大力发展非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随着企业集群的发展,大中企业的集聚  相似文献   

12.
发挥国有商业银行作用支持国企改革和发展●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行长穆文德199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第一年,其中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我省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全国占有较大比...  相似文献   

13.
刊首语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已风风雨雨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牵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机体,通过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情况,可以观一斑见金豹。这几年我省通过“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的部署,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已近80%的国有小企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底慧聪在香港成功上市,一下子产生了126个百万富翁。可和很多民营企业一样,当1992年慧聪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是要资金没资金,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要业务没业务,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几乎一文不名。但12年以后,慧聪市值已达到10亿以上,而大中型国有企业则节节败退,由“改革”走到“脱困”,由“脱困”走到“退出某些领域”。  相似文献   

15.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基本实现 ,是坚持深化改革的成果。这个成果是阶段性的 ,是基础性的 ,必须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 ;必须加强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一、上市公司制度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系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狭义上等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式是实行股份制,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时间表,2007年地方国有大型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要完成70%以上。国企改革本质上是企业制度的重新选择与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底党中央提出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3年脱困目标以来,国企已为之拼搏了整整三载。脱困任务究竟完成得怎样?是决策层、理论界、企业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的信息表明:截至2000年6月,3年前处于亏损状态的659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中,已有3626户实现脱困;2473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已有2016家按《公司法》改为公司制。至今年底,国企3年脱困目标已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为了攻克国企改革这个“难关”,党的十五大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今年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决胜之年。当前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前的紧迫任务就是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动力,并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力促这一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速 《上海改革》2001,(12):39-42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根据党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目标已在去年基本实现,但是“三年改革与脱困”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绝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而是深化改革的新的起点,国有企业,作为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而且能够多样化,但是如何才能使其具有与非公有制一样的生机与活力,从而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发展与壮大?党中央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的决议中都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省工业企业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三资”企业跑步走,乡镇企业快步走,国有大中型企业踏步走。究其缘由,除机制因素之外,包袱沉重也是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踏步走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所背负的沉重包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债务包袱沉重 辽宁是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债务十分沉重,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债务包袱沉重的已达半数以上。这些企业所背负的债务包袱大致分为:1. 固定资产投资贷款;2.累计未弥补亏损;3.潜在性亏损;4.福利基金超支;5.流动资金贷款利息;6.外债及汇率损失;7.三角债。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底,辽宁省三角债总额已超过50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