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客户是寿险营销员的宝贵资源,拥有准客户数量的多少决定着寿险营销事业的成败。绝大多数离职,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积累起足够的准客户。寿险行业能否做的长久,与你是否能开发出新的客户资源息息相关,所以准客户的开拓应是一种持续性行为。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寿险营销很容易,找到合适的客户,嘴皮子一动,把合适的险种一讲,客户认可签车,就算“搞定”了;有人说寿险营销很难做,是三百六十行里淘汰率最高的行业,让人对它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是难?是易?只有寿险营销人自己心里明白,甜酸苦辣咸,个中滋味只有局内人才有资格评说。  相似文献   

3.
“声东击西”出自杜佑所著的《通典》: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应用于寿险营销,就是找借口、找理由接近客户,让客户接受寿险理念。  相似文献   

4.
目前,社会上许多人对寿险营销员看法不佳。除了社会上对寿险营销员的偏见之外,根本原因是许多营销员本身素质较低、展业方式单一,一味地采取死缠乱打,强行推销的方法,所签保单多数是人情单、热情单,没有真正地把寿险理念传递给客户,加之不注重售后服务,签单时紧追不舍,签单后不见踪影,因此引起了客户的反感。如此做法,不但影响了营销员的形象,而且营销队伍中很多人有自悲感,把展业当成压力,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那就是把寿险行销艺术化,让展业过程充满色彩,使营销本身变成快乐营销,让客户轻松接受寿险理念,愉快地签单。  相似文献   

5.
寿险营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有客户,保险公司衡量市场占有率的唯一标准也是要有客户。只有在获得并保持一定的客户群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才能拥有市场占有率,寿险营销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6.
《中外企业文化》2010,(10):78-80
核心问题:如何增员客户?有何注意事项和技巧?当事人档案:谢欣欣,某人寿保险深圳分公司福田营销服务部,从事保险业近半年。疑难陈述:增员一直是寿险营销的一大课题,对组织的壮大发展十分重要。前几期在贵刊上看到了增员亲戚、朋友等熟人的文章,颇有收益。随着我在寿险行业从业时间的增加,我发现增员对象远远不局限于亲朋好友中,在展业或保单服务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很多非常适合从事保险营销的客户。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寿险营销与其他行业的营销相比,他们所卖的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如何使“保险”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产品,尽快由营销员要保户购买变成保户自己主动要求购买,就在于各位寿险营销员在推销时其推销方式各显神通,展示自己不同的营销之术。笔在四、五年的寿险营销生涯中总结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寿险营销之术,这就是“寿险营销要讲究‘八个一点’”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80%的代理人会认为:寿险营销不可以做一辈子,只不过是权益之计。为什么增员的留存率只有15%-20%。我看: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主管们只顾让属员上单,教授展业“技巧”,拿管理津贴。感受赢的愉悦,却忽视了培育属员对寿险营销的执着与信心,即忽视了帮助你的属员在寿险营销领域营造一个参照群体。  相似文献   

9.
寿险业务员常以客户家庭的保健医生自比,与客户面谈时,开口就是这样一套话术:  相似文献   

10.
很多营销员都知道,做保险服务最重要,然而,真正做好服务,并不是件简单的事。笔入司两年来,虽算不上国粹精英,但自我感觉如鱼得水,无论是业绩还是个人水平的提升,都是芝麻开花。我非常信奉这样一句话:在寿险营销中,出类拔萃是因为有创意的客户服务,生存不息是因为对客户的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寿险市场发展迅猛,三线城市寿险市场潜力巨大。本文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镇江,通过纸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该城市的寿险市场特征。结合问卷,笔者从营销组合、客户驱动型战略、银保业务三方面给出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中国三线城市寿险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寻找客户是销售循环的起点,一个成功寿险业务员首要工作是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许多寿险业务员往往忽略这些基本面的东西,以致逐渐丧失活力,默默引退。 在日常的寿险营销过程中,我们寿险业务员一定要明白,无论你身处何处,千万不要忽视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忽视交际中的每一个环节。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应该注意把握住开发准客户的四大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广大的寿险营销员活跃在营销前沿阵地,他们每天马不停蹄奋斗着。然而,在现实的保险营销经营中,好多伙伴跑断腿、磨破嘴,绞尽脑汁,用尽办法,难以找到准客户,最终因客户枯竭,经营艰难,走到山穷水尽的境地,最终被淘汰出局。那么,在当前保险业环境下,如何冲破寻找准客户难的瓶颈,在保险营销活动中,播洒希望,收获金秋。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挖掘准客户的四大方法,以供事业同仁在展业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保险公司争先引进国外流行的保险营销机制,推动了人寿保险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保险市场的逐渐放开,保险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人寿保险的竞争不断升级,营销策略不断创新。目前中国寿险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进行营销创新的研究,树立寿险营销新观念、创新寿险营销机制、创新寿险营销人力管理。  相似文献   

15.
作为寿险营销人员,我们每天都在和客户打交道,在和客户的接触过程中,首先把自已推销出去,销售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让客户接受你,使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呢?  相似文献   

16.
古代兵书战策提及攻城作战时,最称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讲求的是不战而屈敌国之兵。现代商战中,在寿险营销战场上,攻心同样也是“攻克”准客户的上策。从攻心开始开拓准客户,取得业务拓展的成功,是行销人员最想看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一个重要的销售人员跳槽到竞争对手的公司任职,在离开公司时把其所接触的客户和营销网络全部带走,使企业为建立营销网络和开发客户所做的各项投入全部付之东流,导致食业销售额和利润大幅度下降,企业不得不因此重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重建营销网络,重新开发客户资源.  相似文献   

18.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直以来,寿险代理人的流失率居高不下,走马换将得十分频繁。追根究底,流失率其实说明了寿险从业人员的一种心态,到底是将寿险营销视为什么,是挣钱的手段,维生的职业.还是为之终生奋斗的事业。?意识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不同的心态可以导出不同的行为要想根治寿险营销领域的流失率问题,最关键的是摆正心态,树立起强烈、主动的从业愿望,将寿险营销作为一项终身事业来经营。[编按]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寿险营销培训兴起,继而如狂飚突起,席卷市场。初始阶段,寿险营销培训曾一度狂热;逐渐降温之后进入冷静期,寿险营销培训进入思考阶段。其中,关于营销培训功用方面的认识,出现了一些极端思潮,尤其是对营销培训与营销业绩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极端倾向。关于这种极端认识,主要表现为:将营销培训当作一种催产素,一种催化剂,希望通过培训立即产生绩效,否则便手执“朱砂笔”,将该次培训圈定。  相似文献   

20.
寿险个人营销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寿险业经营模式尤其是销售方式的变化和革新:银行保险异军突起:电话营销、网络销售、门店保险等纷纷登场亮相,在不断创新的销售模式中,寿险的个人营销是否还能辉煌依旧成为从业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