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金四角”区域经贸概况及投资机会(二)(接上期)4、泰国在“黄金四角”中,泰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最好。以1995年而言,泰国平均国民所得达2734美元,农业产值仅占其GDP的11%,工业产值则占39.8%,服务业产值更占49.2%。泰国经济的快速工业化...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泰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5年东盟国家(除马来西亚外)的GNP均为负增长,而泰国的经济增长率却为3.2%。1987年泰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6%,仅次于新加坡同期的8.8%,居东盟五国(其中印尼为3.5%、马来西亚为3.1%、菲律宾为6.05%)的第二位。工业在GNP中所占比重于1986年首次超过农业,其中,制造业占GNP比重上升至20.9%,相应地农业则降为16.7%。据统计,1986年,泰国工业品的出口比85年同期增长25%,在出口总值中占到42%。1987年在8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26%,其出口总额达到2965亿铢。据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无意外的情况发生,依照  相似文献   

3.
泰国是一个佛教文化和现代文明兼容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是一个农业、水果王国。20世纪80年代,泰国在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特征而崛起的亚洲"龙"和亚洲"虎"中异军突起,迅速发展近20年。泰国极具商业社会的"人气",全国仅有8500万人口,但全年外国旅游人次却达800-900万。1997年,泰国经济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然而,2001年2月,以塔信·西那瓦为首的泰国新政府上台执政,泰国新宪法开始执行,为中资企业进入泰国市场创造了一系列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泰国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从一个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半工业化国家,农业总产值只占国民总产值的1/4弱。尽管如此,农产品在泰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仍高达70%左右,农业劳动者占全国总劳动人口的70%。可见,农业在泰国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否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的生活,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也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农业发展状况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农地规模经营制度值得借鉴. 日本农业面临“后继无人”、耕地抛荒与生产能力下降问题 (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农业生产“后继无人” 20世纪50-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1950年到1980年农业就业人口比例从45.4%下降到了9.8%.期间,农业机械大规模应用,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农业产值在1984年达到峰值.此后,日本农民的农业从业意愿不断降低,农业劳动力数量加速下降,农业发展受到影响.1990年到2011年,农户数和农业从业人口分别从297.1万户和459万人下降到156.1万户和247万人,20年内下降了近一半.同时,日本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从1995年的59.1岁增长到2012年的66.2岁,65岁以上的劳动者占农业劳动力的60%,40岁以下的农业劳动者比例仅为10%.  相似文献   

6.
技术经济动态泰国塑料加工业产销两旺本刊讯泰国自80年代后半期,随着汽车、电机、电子产业的发展,对塑料制品的需求大幅增长。就国内生产量而言,1993年比上年度增加11o,1994年比上年度增加25O。其中塑料袋占总产量的65%,编织袋占18%,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7.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近年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非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比重由2003年的21.7%上升到2004年的26.8%,提高了5.1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逐步趋向合理。  相似文献   

8.
朱行 《乡镇经济》2000,(6):59-60
基本情况印度有10亿人口,年人口增长平均1.68%。政府农业管理部门是农业部,由4个下属机构组成,即农业与合作局、农业研究与教育局、畜牧业与乳制品局以及食品加工业局。印度实行市场经济,但是政府在某些领域还实施控制。始于1991年的改革已经减少了公共领域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目前,国家经济中约有40%为私人所拥有。农业依然是印度经济和文化结构的一个关键部分,真产值在1998-1999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占29%,雇用的劳动力占全国的64%,全国有75%的人口住在农村。印度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相似文献   

9.
建立背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80年代以来,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我国乡镇企业的崛起,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果说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大企业代表国家的经济、技术实力,中小企业则创造了市场活力。1996年统计表明,我国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98.74%,工业总产值占60.28%,工业增加值占52.22%,全国中小企业吸收的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SO%以上,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地区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中坚…  相似文献   

10.
李宏 《发展》2005,(6):26-27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是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农村人口占全省的79%,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山地、高原、沙漠、戈壁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0%,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农业经济所占比重仅为18.4%,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的数量过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过剩,土地报酬递减。因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人的提高。在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上,应采取综合的、多元的、配套的方法,通过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行城乡统筹,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张森春 《发展》2001,(7):50-52
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难点   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看,甘肃民族地区是我国最典型的欠发达地区。 1998年甘肃省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人均 GDP仅为全省人均 GDP的二分之一强,尚不足全国人均 GDP的三分之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的 70%、全国的 50%。在甘肃民族地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 89%,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力占 77%, GDP构成中农牧业产值占 37%。因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甘肃平均水平。   1991年到 2000年的 10年间,是甘肃民族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横向分析,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同全省…  相似文献   

12.
台湾现代农业成效及对福建的启示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台湾现代农业的进程与成效台湾农业发展大体经历了恢复、发展、调整和转型的四个时期,有过繁荣,也有过徘徊。但农业总体水平较高,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50年代初,台湾经济是传统的“米糖经济”。1952年农业产值占台湾生产总值的36%,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56%,农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95%。60年代中期,台湾工业产值和工业品出口值比重均超过农业,整个经济结构出现了历史性转变,其政策取向也从“以农业培植工业,以工业支持农业”转变为“以贸易促进农工,以农工支持贸易”,建立出口加工区,引进先进的技术,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二战以后,海外华人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海外华人经济实力被公认为国际资本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海外华人凭着勤勉和智慧,在继承祖业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在泰国,华人占总人口的1%,而华人经济占据泰国工业的半壁江山。泰国的纺织工业、服装工业及食品工业中,华人企业均占60%;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  相似文献   

14.
1.农村劳动力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面积居全国第三位。耕地占全国6.31%。全区截止2001年总人口为2300.95万人,农村人口总数为1489.21万人,农村人口就占了总人口的64.72%。全区农村劳动力631.50万人,农村劳动力约占全区总劳力的64.72%。如此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大军,在全区农村经济及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相关数据,运用Syrquin 的方法分解总量生产率和总量生产函数分解TFP,测算了江苏省1978-2008年问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总量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在此期间,农业劳动力转移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为1.93%,其中在第一阶段(1978-1989年)为3.04%,高于第二阶段(1992-2008年)的2.11%,说明劳动力在后一阶段转移速度变慢;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0.53%,贡献率为4.71%;以上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省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泰国经济持续蓬勃发展董文泰国去年经济表现理想,预计全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约有7.3%-7.5%的增长。但泰国人对于80年代以双位数字增长的经济腾飞仍然记忆犹新,对目前的经济状况则视作衰退的表现。综观目前泰国经济,通胀率只有3%左右,仅是以往几年的一半;...  相似文献   

17.
泰国的成人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国是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城镇人口也存在着提高文化和职业技术素质的问题,据估计,泰国文盲占人口的10%左右。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水平的提高,单靠有限的正规教育不能满足人们在就业前后对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印度尼西亚的农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6%,所用的劳动力占全国的44%。20世纪90年代。大米产量年均约为3150万吨,年均需进口180万吨;玉米产量年均约为 580万吨,年均需进口60万吨;不生产小麦,1990~1996年间小麦年均进口约为 320万吨。 1998年,该国的农业产值增长了 0. 2%,尽管增长率很小,但却是印度尼西亚仅有的两个出现正增长的经济领域之一。粮食价格飞涨、货币崩溃、以及银行系统的倒塌使得该国的农业和粮食加工业遭受了损失,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下降,从而造成对许多农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当前中国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现阶段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缓慢。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要想更快地实现收入增长,农村劳动力必须向能获得更大效益的行业进行转移。在此次历时一年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福建省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农业以兼业经营为主,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化生产转移。我们调研的这些乡镇中绝大部分农业经营以兼业经营为主,而且经济越发达的乡镇,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越小。从事农林牧副渔的劳动力占农业人口的比重情况如下:福清龙田镇占21%,…  相似文献   

20.
俞允 《开发研究》1992,(3):43-45
<正> 一、西藏产业结构的特征 1.农牧业为主体。从1958年到80年代末的30余年间,农牧业虽然在西藏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始终保持着绝对的份额。1989年,全区农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80.46%,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45.40%,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为63.81%;农牧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80.72%。这些情况表明,西藏的产业结构一直以农牧业为主体。而且在80年代,这种主体地位一直呈上升趋势。1989年与1979年相比,农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分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