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微博最近的确很流行。无论是在电脑前还是手机上.似乎一夜之间全国人民都在用这种自媒体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这样一个流传广泛的比喻: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像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好像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  相似文献   

2.
年关难过     
这个冬天有点邪门。 以往到了年底,通常是财经媒体的新闻空档期。忙于总结收获、定下来年宏愿的企业在这个时候进入“事故”低发期,平日言笑晏晏的企业公关们,除了办个媒体联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忙着去总结这一年的发稿量。想整点新闻出来?算了吧,额头上分明部挂着四个字,“非诚勿扰”。  相似文献   

3.
潘燕辉 《英才》2004,(4):61-62
2003年底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版,掀起了新一阵的财经媒体热潮,几乎在同时,《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都推出了自己的新媒体计划,而中国台湾的《商业周刊》、《天下》杂志,美国的《福布斯》等大型财经媒体也加快了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步伐。以现在的发展看来,如果没有意外,2004年应该是一个“财经媒体年”,众多新的财经媒体将涌入,老资格的财经媒体要么取得更大的发展,要么被新入场压制。在众多资金涌入财经媒体的同时,中国财经媒体的困惑甚至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郝岩 《活力》2013,(15):97-97
若要买手机,“三星”、“苹果”通常会进入你筛选的视野;若要选相机,“松下”、“索尼”恐怕你也会优先考虑;而提到男装.“雅戈尔”、“老人头”往往会马上蹦出来:至于女装,“哥弟”、“玖姿”也通常会入围选购的圈子……这就是品牌的魅力!而办好媒体,同样少不了品牌意识,当然,更少不了品牌栏目。一、品牌媒体,少不了品牌栏目 1.品牌栏目.需要鲜明的特征 如同一提起苹果手机,眼前即会呈现出一个棱角分明的传统造型那样,作为品牌栏目,也少不了其鲜明的特征。这特征.可以是句口号。像央视早七点档的第一时间栏目,用了“早七点知冷暖”这样贴心的口号;再如《南方周末》头版标注的“在这里读懂中国”。这特征,也可以是个造型.比如央视“非常6+1”栏目中.原主持人李咏那个经典的手势;再如各媒体主打栏目的刊头。有的是栏目主笔的画像,有的则是体现栏目寓意的图形等等,都极具个性化,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5.
中华保险,这家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坐第四把变椅的产险公司,在媒体的视野里一直是比较低调的:全国各主流财经媒体上报少看到有关中华保险的大块文章;用“百度”或“Google”搜索,中华保险的消息也屈指可数。但低调并不代表平庸,中华保险取得的成绩是卓越的,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2006年9月8日在中华保险考察调研时指出:“中华保险开创了公司发展创业的新篇章,创造了公司发展史上的奇迹”、《人民日报》一位著名的财经记者也这样评价中华保险近几年的成就:“中华保险是在媒体的沉默中崛起的!”  相似文献   

6.
于2008年上市的马自达2,在新车频频亮相的年代,算是一歉“老车”了。我拿到的这辆试驾车,之前已有过一年的试驾周期,行驶里程数超过了3万公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跑了3万公里的车应该正值“黄金期”,但这辆媒体试驾车就另当别论了。专业汽车媒体的记者们在试车时从来不会脚下留情,全油门、重刹车、蛇形绕桩、紧急变线,甚至时不时还玩个“漂移”。  相似文献   

7.
2013年底,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玩了次大手笔,创始人给五位高管的年终奖是:每人一辆车。这家一出手就“土豪范儿”的公司,产品却很小清新,它就是在互联网上卖坚果的新贵——三只松鼠。2013年三只松鼠销售超过三个亿,其中仅“双十一”一天就卖得3562万,是天猫坚果类目销售第一。  相似文献   

8.
陈振伟 《东南置业》2005,(95):11-16
2005年,对于《东南置业》来说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一年,这本杂志走过了十个春秋,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如我这般对一本杂志的“十年”有着深刻的体会,记得国外的商界有句经典名言:如果你想让一个富豪破产的话,那么你就建议他经营杂志,意思说的是经营杂志的超高难度。在目前中国媒体还主要由政府直接掌握或者支撑,然而媒体逐步市场化的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在这个市场化进程中,对于媒体的艰难经营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够体会了。  相似文献   

9.
刘锋 《河北企业》2006,(4):35-35
<正>所谓传媒业的市场,即传媒业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决定媒体“可能”做什么,而环境中与媒体能力相契合、相匹配的部分,才最终决定自己“能够”做什么,在操作中这就是细分市场。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受众市场;第二个问题是新闻来源市场;第三个问题是广告市场;如果再加一问:有资金支撑吗?四个问题四个市场,就是选择进入“哪一个”细分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年报》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穷忙族”是个舶来词,英语为“workingpoor”。指那些每天超时工作,薪水却没有相应增加,不仅无力置产,甚至还要为养老金担忧的人。《纽约时报》前资深记者大卫·史普勒在其著作《工作的穷人:在美国所看不到的》中提到“穷忙族”这个群体,认为美国有500万人过着“辛勤工作却朝不保夕”的生活。在德国.“穷忙族”人数超过100万;在日本,人数超过1500万。  相似文献   

11.
马凌 《活力》2014,(16):57-57
2011年1月21日.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这位“微时代”的新宠儿实现了由“弱关系链”向基于个人手机通讯录“强关系链”的转化,并在一年后达到了3亿的用户数量,时间比新浪微博缩短了一半。截至2013年11月,微信用户数量已经超过6亿.每日活跃用户达1亿,国内外月活跃用户超过2.7亿。其中,微信公众账号在15个月内增长到200多万个,每天保持8000个的增长以及超过亿次的信息交互。人民日报、央视等中央媒体微信粉丝数突破百万。  相似文献   

12.
《山东企业管理》2014,(12):54-55
2014年12月4日,招商银行跨境智汇平台在新浪财经召开网络发布会。跨境智汇平台的推出引起了各方财经媒体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招行跨境金融服务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招行秉承“因您而变”经营理念,打造跨境金融服务极致体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高志明 《陕西审计》2004,(B12):32-32
2003年,桌审计机关在对某市投资公司的审计中,发现该公司私设“小金库”累计100万元。其中1999年私设“小金库”30万元.2000年私设“小金库”20万元,2002年私设“小金库”40万元,2003年私设“小金库”10万元。对此问题的处罚,审计机关内部有三种看法:一是应依法处罚;二是“小金库”是1999年设立的.到2003年已经超过了《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二年的处罚时效,不能处罚,只能处理;三是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二年处罚时效,  相似文献   

14.
胡舒立     
危机之前,财经媒体去哪儿了?金融系统已发展得过于巨大、过于复杂,每人只懂一部分,怎能对记者要求过高呢?我这次去迪拜参加“阿拉伯传媒论坛”,就是要去与各国同行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你害怕媒体吗?是否听到媒体要来采访就皱起了眉头?是否认为大部分记者就是来“找茬”的?是否为报纸上刊登了不属实的新闻感到气愤却又无奈?这些顾虑会使你在危机中宁可选择沉默,或是用生硬的态度对待记者,就算是勉强接受了采访也是套话连篇。这样的反应很多人都曾有过,那只是因为没有掌握媒体、新闻、记者的特点所致。  相似文献   

16.
“越南会是‘新亚洲金融危机’中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吗?” 去年6月,众多国内外财经媒体曾一致惊呼。 半年以后,越南没有倒下,整个西方世界却几乎倒下了。 如今,我们再次来到越南,惊喜地发现:这个“第二中国”仍然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今年初,由法制日报社指导、法人杂志主办的2013中国公司法务年会上,来自中国民营科技促进委员会的代表,概括了中国企业“靠专利获利”的水平状况:“美国现在每个专利诉讼案件的赔偿强度,已达到了平均500万美元一件;而中国国内公司,则97%按照法定赔偿额度,平均每件不超过100万人民币。”与会代表多认为,知识产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重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媒体”依托个人终端即时通信的蓬勃兴起,成为普通大众使用最广泛的传播平台,自媒体带来了“人人皆记者”、“人人皆媒体”的惊人态势。截至2014年6月,中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75亿,这标志着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小米雷军和格力董明珠的"十亿元赌约"自2013年以来都是媒体网络的关注点,双方支持者你来我往,被认为是"互联网模式与传统制造模式的激烈交锋"。而在新的一年里,2015年1月26日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节目对"小米PK格力"的观察和评论又引起了关注这些企业品牌网民的激烈讨论。节目嘉宾郎咸平教授指出的"6+1"模式链条中,两个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20.
大爆炸     
《中国新时代》2013,(7):4-4
你微博了吗?你开微信公众账号了吗?这样见面打招呼,不仅在媒体圈,而且朋友圈也正在广泛流行。微博、微信被称为"自媒体",或社会化媒体,近两三年获得飞速发展。据《2012-2013年微博发展研究报告》披露,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