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当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乡财政风险问题较重且有日趋加重之势,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分别从县乡财政收入的来源、增支减收政策、现行财政体制和行政体制、县乡政府的债务风险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县乡财政风险的成因。进而从重视风险防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调整政府间财力分配关系、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在财政支农和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责任、加快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快预算管理制度和财政收支制度的改革、促进行政体制的改革和政府级次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县乡财政风险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解决县乡财政困难要因地而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尚希  邢丽 《中国改革》2005,(12):59-60
县乡财政困难与财政体制“ 三要素”( 事权、财权、财力) 的组合失调有内在的关联性。为解决县乡财政困难: 省以下不宜提倡都搞分税制; 对落后地区而言,最重要的是“财力与事权的匹配”, 而不是通常认为的“ 财权与事权的匹配”; 对发达地区, 可以选择省以下分税制体制, 在此条件下 ,“ 财权与事权的匹配”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特点、问题与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对多级财政体制与结构的分析,探讨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状况、特点、问题及成因,梳理各级政府的事权、收入权和支出权的划分和运作问题,从规范角度提出解决县乡财政管理体制问题的一些思路。研究发现,下管一级财政管理体制和部分以上级交办制为特征的事权划分方法与国际上通行的财政联邦制原则相抵触,并且两者偏离了地方民主财政规则和程序的补充,这些因素均不利于提高我国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效率,因而有必要对之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一、公共物品供给主体选择机制。目前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农村地区各种层次的公共物品的供给应主要由省以上财政提供,地市级财政适当配套,县乡财政暂时不予考虑。理由在于:第一,分税制后的省以上财政较为充裕,尤其是中央财政增收较快;第二,中央、省级机构改革较彻底,财政供养人员大幅下降:第三,县乡机构改革普遍流于形式,改革不够彻底,大多数县乡仍以“吃饭财政”为主,而且县乡财政普遍负债严重,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提供辖区内的农村公共物品;第四,农民不能作为公共物品建设的主体,因为过去几十年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农民为建设国家已经付出的太多太多,现在该是国家建设农村、回报农民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税费改革正从费改税的试点与实施,到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减免并取消农业税,一步步有序、稳妥地推进。这一宏观政策的实施,对县乡财政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由于县级财政是我国现行五级财政体制中最基础的一级,所以必将对我国财政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应对农村税费改革对县乡财政的影响,是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县乡财政风险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该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法律根源.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县乡财政风险法律控制的实现需要从合理界定地方政府事权、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权、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财政监督等多个层面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7.
关于完善乡镇财政运行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完善乡镇财政运行机制的思考叶宝珠乡镇财政收支范围,包括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乡镇自筹资金。1994年乡镇财政总收入已达786.9亿元,占县乡两级收入的48.4%。离开最基层一级乡镇财政的配合,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就难以进行。因此,新形势下如...  相似文献   

8.
取消农业税对县乡财政,特别是对西部地区那些以农业为主的县乡财政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结合调查的情况,着重分析了取消农业税后西部地区县乡财政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并从发展县域经济、完善财政体制、控制财政供养人口、建立县乡债务分担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缓解西部县乡财政困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税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贾康 《中国改革》2006,(2):45-47
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在我国的推行,自1994年以来已逾十年,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显露和积累了一些问题。如何根据变化的情况,推进地方税改,本刊2005年第12期刊发《解决县乡财政困难要因地而异》,提出“为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省以下不宜都提倡分税制”。本期就此问题特刊发《分税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提出“省以下财政体制并没有真正进入分税制”,需要继续深化分税制改革。为推行此项改革的深入进展,希望各方继续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乡镇财政体制缺陷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财政体制由财政产权、财政产权制度、财政创制权和政治制度四个层次构成。我国乡镇财政体制的缺陷在于:第一,农民没有充分的民主权利;第二,农民没有对于乡镇财政的创制权;第三,没有建立代表农民公共利益的乡镇财政制度;第四,农民不是乡镇财政产权的所有权主体。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财政运行状况呈现了良好态势,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然而,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财政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当前我国财政风险中的地方或有负债风险,从其概况到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井探讨形成这些或有债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浅谈在国有农场建立县级财政体制的必要性与措施蔡吉跃湖南省农业厅根据省委、省政府"要继续办好国有农林场,进一步放宽政策,赋予农场必要的政府管理职能,试行在农场设立一级财政体制"的精神,在湘农业(1996)1号文件中提出:"在13大农场建立县一.级财政体...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村经济》2006,(7):47-47
从2006年4月1日起,河北省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在12个试点县(市)正式推开,考虑到中央和省、市财政政策,以及利于工业合理布局、人口合理流动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改革试点确定了相对规范的分税制和统收统支加激励两种模式。目前,12个试点县(市)的173个乡镇中,有28个乡镇实行了相对规范的分税制(每个试点县都确定了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乡镇);有133个乡镇实行了统收统支加激励的财政体制,12个乡镇实行了过渡性财政体制。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体制的调整,乡镇财政收支受到较大影响,现行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  相似文献   

14.
县乡财政属于基层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许多复杂的原因,县乡财政困难成为当前突出的问题,如何有效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已成为我们面前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国家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稳稳当当,市级财政摇摇晃晃,县级财政哭爹叫娘,乡级财政精精光光。”这句比较流行的话形象地描绘出了目前县乡财政的窘境。财政出现困境的原因之一,是政府级次和相应的财政级次链条过长,机构臃肿,人员膨胀。要使县乡财政从困境中突围,政府间财政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体制障碍必须首先突破。这次“强权扩县”的改革开始在这方面试水。应该说,“强权扩县”改革与以往的其他改革一样,具有图片:本刊图库责编/王平农这明显的问题推动型特点。但是仅仅依靠表面问题推动的改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甚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不断深化和对财政支持的迫切需求,不断恶化的财政状况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推进县级财政体制改革,构建新型财政体系,切实解决县乡财政难题,是确保县域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赵晓 《中国改革》2002,(1):57-58
中央财政除了显性债务之外,社会保障基金的缺口、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沉重包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等,都有赖于财政力量,从根本上说,财政风险的释放,要依靠我国经济的渐进成长,但这样的逻辑不能倒过来说,即我们不能指望无限的财政扩张可以支撑较好的经济成长数字,然后梦想此数字可以掩盖先前的财政扩张,纾缓财政风险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之急需,其方法除樊纲教授等已经提出的大力发展非国有企业,推动国有部门改革,降低银行偿债率等政策建议外,对付财政危机还有六招,即完善转移支付体制,尝试地方举债,控制收入总量,优化支出结构,降低名义税率,免除农业税费。  相似文献   

18.
任治俊  夏雪 《农村经济》2005,(12):64-66
县乡财政发展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笔者通过深入西部多个市县乡,对当前县乡财政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析,并从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财税政策和人事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乡财填管”改革是针对县乡两级基层财政领域的、阶段性的局部尝试性政策调整,它直接缘起于基层财政困境与债务危机的社会背景。在“乡财县管”实施过程中,县乡两级财政的合理定位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县乡两级财政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20.
国有农场建立一级财政体制的实践与思考○冯士明赋予国有农场政府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职能,建立一级财政体制,是国有农场长期追求与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文拟以湖北省宜昌市草埠湖(农场)管理区的改革模式为例,谈点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供兄弟农场借鉴和参考,也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