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从理论上来看——生产力标准以及“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历史领域的具体化。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这既是一项历史任务,又是一种现实...  相似文献   

2.
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教授在北京大学“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讲座中提出,非公有制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看法并没有完全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应该从理论上有所突破.他认为,过去乃至现在某些鼓励、支持“非公”经济的理论、观点经不起推敲.如“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所以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如按照这个逻辑追述下去,结论是,当我国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非公有制经济就不用再发展了.另一种观点是“生产力多层次论”,即有先进的生产力,也存在着落后的生产力,所以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但这个立论不能解答将来生产力是否是多层灭的、将来是否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的问题.董教授认为现在、将来都会存在生产力的多层变性,而个体私营经济与落后的生产力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黄鹤 《理论观察》2011,(6):14-15
从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设想,到列宁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现实的经济制度,再到斯大林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中国根据自己的国家性质和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路子,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我们要不断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公有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现实,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科学地认识非公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侯彦青 《发展》2000,(5):52-54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类社会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等经济条件决定的。但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多元所有制结构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成。使生产要素参与收人根本成为现实。如何在理论上对这一现实给以科学的解释和说明,以便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从现时世界历史时代的高度 ,创造性地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对内、对外的开放政策。它既顺应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 ,体现了当代中国与现时世界历史时代的内在本质联系 ,又反映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辩证矛盾及其运动趋势。一1 9世纪 70年代后期以前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无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问题上 ,表达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性论点是 ,社会主义在客观物质生产力基础层面上只能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顶点上 ,社会主义存在的全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现实基础只能是高度发…  相似文献   

7.
欧阳国杏 《魅力中国》2010,(32):311-311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思想,至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分化演进,在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与反思中,形成了众多流派。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南亚社会主义思潮起源较早,但由于南亚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与社会环境与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南亚社会主义思潮不仅非常活跃而且也异常复杂。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变革和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正出现历史性的变革,南亚社会主义思潮也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生态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社会生产力又直接影响生态生产力,二者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必须协同共进。循环经济是对自然生态系统循环的一种模拟,既可以有效地发掘和利用生态生产力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又可以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和提高生态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现实选择。文章从生产力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发展社会生产力时,提出并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他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确地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对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项基本内容。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这一学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进程中,作为改革开  相似文献   

11.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把政治生命线放在首位.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扎实而有效地建好这个工程,离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绝对不行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是最大的政治.而政治的根本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人、武装人、造就人.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党发出要讲政治,抓政治的号召,具体地阐明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要发展生产力,建设好物质文明,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因为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中劳动者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索.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固然要依靠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但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劳动者思想政治素质.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就能最大限度地使潜在的能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经济就会发展,社会必定  相似文献   

12.
一 目前,学术界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三大改造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它既脱离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又违背了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共同纲领,是历史的"滑轨"或"嬗变".另一种认为三大改造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笔者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但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大多是从矛盾运动的视角切入的,笔者认为从现代化的视角分析,三大改造也有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提出了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的一个基本分配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根据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大召开以前,我国学术界有人以生产力水平的动态指标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初级,发达、完备三个发展阶段或初级、发达两个发展阶段。以生产力水平划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就只有生产力水平尚未达到当时世界中等或发达国家程度的含义了。我们认为,这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基本含义的观点和十三大文件的表述不相吻合。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明确表述了社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我国的现实基础之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生产力是一个涵盖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及交通、能源、管理、信息、科学技术等多种因素在内的而且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个人生产力和智慧生产力在其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的庞大的集合体和有机的超大的系统。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条件。科技进步为人的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了条件,人必须充分发展以适应新科技革命。文章指出,就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言,全面充分发展个人生产力即智慧生产力才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毛泽东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明确肯定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再次肯定了这一论断。但是如何把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具体化,揭示出它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表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不认同在他之前的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从而使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最终的决定力量是生产力。哈贝马斯则认为,由这种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法产生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需要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列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的创始人,斯大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沈丹 《改革与开放》2011,(2):192-193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生产力。文化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文化生产力的内涵、作用出发,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生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