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书推荐     
《今日重庆》2015,(1):95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美]安娜·摩西著新星出版社本书是风靡全球的大器晚成代表摩西奶奶首部人生哲学随笔。她76岁开始作画,80岁举办个展,100岁启蒙了渡边淳一。从她的画里,你能感觉到熟悉,以及散发出的轻松乐观精神。当被如今随处充斥的烦躁和神经质似的不安全感包围,摩西奶奶简单而又坚定的世界观显得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2.
刘宝纯 《走向世界》2009,(22):82-84
我看了刘宗汉的画很高兴,也很感动,从来没见他这么多画,很整体,也很有新意,下了很大工夫,积十年心血,出了一大批好作品,应该给他在学术上定位. 我认为他是山东上世纪50年代诞生的"新山水画"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延续、传承和发展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山东是不多的,在全国也是立得住的.新山水画是指上世纪50年代,一批画家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加上时代生活的意境和笔墨,形成的一个新画派,但初期还很幼稚.而刘宗汉的画从构图、造型,到语言,到主题、意境,都是新的,是极富时代感的.  相似文献   

3.
父亲生于农历1919年正月12日,1993年3月23日去世,享年76岁.他当了一辈子农村干部,从互助组长、初级合作社主任到高级社主任,由生产队长到大队长、书记,甚至在年过60退了一年多之后,又按组织的要求重新回到书记岗位上又干了两年多.这一切,在他看来都很自然、很平常.他就是一位农民,是个干农活的"把式";他身上有中国农民天然的勤劳、善良等优秀品质;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说一不二、从不食言,严律己、宽容人、不记仇;最可贵的是把名声脸面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当了40多年的干部,从没多吃多占集体一分钱、一斤粮.作为父亲的儿子,正是从他平凡普通的人生中感受到他人格的力量、品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屈健 《新西部(上)》2014,(11):F0003-F0004
安宁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本来今天我是打算来给他挑点刺。但是,我发现其实他的问题各位老师今天都说得非常的认真,也非常多,所以我就换个角度吧。我觉得,看了这批画以后,首先有个很强的感受,安宁在变,这点非常可贵。  相似文献   

5.
八大山人是生活中奇人,也是艺术中狂人.在颠沛流离的乱世之中,他留下了许多作品.这些作品涉及到诗、书、画等方面,其中当以八大山人的画最为人称道.其实那落笔于画上的诗歌也是文学史中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我每到南京出差必将游览中山陵,每游览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我游中山陵有两个目的:一是瞻仰我崇敬的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他的一生令人敬佩,他以他的革命实践推翻了中国封建王朝;二是欣赏中山陵的宏伟建筑,紫金山下拾级而上.我被奇妙的设计所感动,每上一个台阶都感觉到了革命的艰辛和中山先生的博大胸怀.这座陵墓的设计和建筑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乍见蒋维青,发现他的形象与以往有了不同——留着一颗光溜溜的头.记得他从前长发齐肩,很有艺术家的范儿. 蒋维青摸摸脑袋,怡然一笑.“到这个年龄,可贵的是要有一个平和沉稳的心态,没有火气和俗气,从从容容,才能更加潜心地去感悟人生及艺术的深意.” 20年前,他叫蒋维清,痴迷于绘画后,便将“清”改“青”.在他看来,清,透明,什么都没有.而青,颜色厚重.尤其是黛青,傍晚的颜色,深邃,静谧,不喧闹.一如他的性格,朴实、沉稳、谦和.  相似文献   

8.
张俊庆  弈非 《走向世界》2007,(17):88-89
虽是个学人但又不同于理论家、而且能考察到孔子与茶道有深刻联系这个人叫鲁明.既从过军亦作过画的他在遇到茶后便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兰迪·卡辛汉姆铁定会在网络史中写上一笔。因为他不仅初尝“禁果”———到网上发了一笔大财,而且还开创了一个新的就业领域,你可以叫他网上专栏作家,或干脆叫他网上个体户。起初他还不过是美国宇航局喷气动力实验室的一名普通员工,貌不惊人,但可贵的是他有一...  相似文献   

10.
"柔藤不借撑持力,卧地开花落不惊",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含概了齐白石老人一生的处事态度和人格魅力.他常以藤自喻,他画的藤也就如其人.他是天真可爱的,可爱得毫不掩饰. 齐白石一生游历名山大川,关注一花一草,留下大量作品.他曾经说过,他只画他自己见过的,没有见过的东西他绝不画.正是这样的一种追求,他画的花鸟草虫栩栩如生,画虾无水却在水中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