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锐 《沪港经济》2012,(10):11-11
两年前还被投资者奉为“赚钱之神”的约翰·保尔森,正在滑向被人抛弃的窘境。最新资料显示,由于旗下对冲基金业绩惨淡,花旗银行已决定从保尔森公司撤走巨资,紧随其后,摩根士丹利宣布已将保尔森公司列人撤下其对冲基金投资平台的名单。与此同时,一些银行官员明确表示正在考虑尽快从保尔森旗下的基金赎回成本。  相似文献   

2.
对冲基金:英文名称为Hedge 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对冲基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它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以规避和化解证券投资风险。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己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摸式: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3.
有“中国私募基金教父”之称的中国投资家赵丹阳,最近以逾211力美元的破纪录成交价,投得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据香港《明报》报道,赵丹阳是“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总经理。他在“与巴菲特午餐”的拍卖中。出价211万美元成为赢家。他将可与巴菲特在纽约Smith&Wollensky进餐,向股神请教投资之道。  相似文献   

4.
除柳 《首都经济》2006,(3):10-10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对冲基金已经成为亚洲股市一支重要力量,在去年该地区所有券商佣金中占据30%的比重。 该项研究表明,目前对冲基金在亚洲的实力正日益增强。对冲基金行业的规模高达1.2万亿美元,在成熟的欧洲和美国市场已颇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1998年9月,一向以高回报著称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管理的(LTCM)对冲基金突然面临破产,幸亏获得欧美16家最大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及时联手拯救才得以喘息。为何一家对冲基金的破产得到如此重视和大规模的拯救呢?美国的对冲基金到底是如何运作的?目前,我...  相似文献   

6.
“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将去向何处?半年来众说纷纭:社保、券商、公募基金、境外对冲基金、私募证券基金乃至PE基金……他在5月7日媒体恳谈会上给出的答案则是:休息。  相似文献   

7.
<正>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使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近瘫痪,财政迅速萎缩,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联想到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不难发现在近年历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都有一只怪鳄兴风作浪,它就是在金融领域中大出风头、投机味十足的对冲基金。目前影响力较大的对冲基金有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罗伯逊的老虎基金。为什么对冲基金在国际市场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为什么往往在市场下跌之时,对冲基金却大红大紫?劫后余生的人们纷纷痛定思痛,追根寻源,力求斩断怪鳄的魔爪。本文通过在诸方面对比在国际市场中发展成熟的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试图找出对冲基金的异常之处。 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是一种类似于共同基金的集合投资形式。对冲基金最早出现于60年代初期,当时仅仅是指为了规避风险、买空卖空股票、具有对冲风险功能的那一类基金。而如今对冲基金却可以涵盖几乎任何不同于共同基金的集合投资形式(即使有的基金根本没有对冲功能)。据统计,目前全球对冲基金已有4000到5000多只,基金资产达到2000到3000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尽管投资形式相似,对冲基金在以下几方面与共同基金有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国外成熟市场,对冲基金以其灵活多样的投资策略而著称。在我国资本市场进入“泛资产管理时代”而且“做空”机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对冲基金投资策略对于国内投资者具有越来越大的借鉴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种对冲基金研究机构对投资策略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1998年第一家新基金“基金金泰”进入市场以来,我国陆续投放了30余支新基金,并对原有的老基金品种进行了规范,通过合并、扩募使之向新基金过渡,大……  相似文献   

10.
晓超 《中国经贸》2009,(17):60-60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在经历了一个百年不遇的2008年后.全球对冲基金业正在大肆卷土重来,而作为全球瞩目的增长热点,中国开始受到对冲基金大鳄们的“重点关照”。有统计显示.中国已取代伦敦,成为重点投资亚洲对冲基金的大本营;中国还一举赶超日本,成为亚洲对冲基金的主要投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6,(26):10-11
香港股市近期出现大波动,“元凶”到底是对冲基金在兴波作浪?还是一场短暂的调整呢?可以肯定的是,受到日元零利率可能快将结束的影响,对冲基金正做重新部署。  相似文献   

12.
对冲基金基本上不受监管、无须注册、持仓无限制,但是据估计在2008年的高峰,对冲基金管理的资金却达到了2.5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将去向何处?半年来众说纷纭:社保、券商、公募基金、境外对冲基金、私募证券基金乃至PE基金……他在5月7日媒体恳谈会上给出的答案则是:休息。华夏基金团队的过往业绩、公司股东调整  相似文献   

14.
张君 《开放潮》2001,(9):54-55
中国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于9月11日正式面世。这一被称之为中国“资本市场革命”和“投资理念革命”的新金融品种无疑具有封闭式基金不可具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将使投资者从中大裨益,然而当我们向它伸出热情之手时,切不要忘记她还是一个“断臂的维纳斯”。  相似文献   

15.
近期,美国次货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机构的大面积亏损和恐慌.对冲基金在这次危机中也难于独善其身,次贷及其衍生证券的多头机构损失惨重.由于对国际对冲基金认识的错位,一些学者再一次夸大对冲基金在此次金融事件中的破坏作用.而在我国,随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股票市场放大操作和做空机制的开始;下一步,随着金融期货,尤其是股指期货和债券期货的推出,做空和杆杠融资机制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国内市场对冲基金的生长环境正在日趋成熟.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近代欧美对冲基金的最新发展状态,披露国际对冲基金的市场出现的最新动向,为中国市场正确对待可能出现的对冲投资行为和对冲基金,实施有效的疏导和监管政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6.
陈述 《新财经》2011,(8):46-47
在外界看来,银华基金一向坚持“稳健是生命线,业绩是硬道理”的信条,但在实际操作中,银华基金却是个“野心家”,赌性不改。  相似文献   

17.
王瑞琦 《山东经济》2004,20(1):46-48
近年来 ,对冲基金发展十分迅速 ,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由于在许多大的金融危机中都能看到对冲基金的影子 ,对冲基金被许多人认为是金融风暴的罪魁祸首。本文从对冲基金的概念出发 ,分析对冲基金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希望能对我国加入WTO后的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对冲基金己成为人们经常关注的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它们在几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更令人们不能忽视.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在我国正式挂牌上市交易,开启了我国资木市场的全新时代,我国建立了首家对冲基金.面对新的国内国际形势,加强对对冲基金的认识和了解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探讨对冲基金的界定、分类和影响,然后论述对冲基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熊锦秋 《新财经》2008,(11):109-109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名叫乔克·鲁滨逊的基金经理,管理一只很成功的对冲基金,他热衷于财务分析,常在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股票上大量放空,直至骗局被揭穿,他也因此被称为“邪神”。后来,“邪神”在一家被称为“赌场胜地”的公司股票上放空,当时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公司业绩不像公司吹嘘的那样乐观,于是越涨越卖。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术界更为关注对冲基金的收益问题而忽视了对冲基金的风险管理问题.文章探讨了对冲基金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未来研究方向,同时对对冲基金风险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