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随着战后国际贸易发展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新贸易保护理论,它引入了不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结构这一事实作为其基本假设,论述了政府的政策性介入的合理性。实践中的战略贸易政策在各个不同的国家效果不同,所以对这种政策的成功之处并没有达成共识。不过,有选择地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仍然对我国的贸易政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与开发,高科技产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时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指出战略性贸易政策来源于新贸易理论,但目前尚存在对立的理论观点.文章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践的特点,提出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及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收益递增为理论基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和实证为我国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提供了借鉴。在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中,首要的是要营造以战略性R&D投入政策为主的战略性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中的战略性环境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传统的贸易政策工具,如关税、补贴等,受到世贸组织规则的限制,各国政府不得不寻求其他政策工具来转移租金,便考虑在产业和贸易政策的“武库”中添加项目,诸如排污标准、减污补贴、排污税。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环境政策已经演变成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以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战略性环境政策理论,为在自由贸易约束下,各国政府如何寻求其他政策工具转移租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贸易理论的重大突破,它主张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采取战略性措施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当地干预,以提高本国福利。对于发展中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运用尽管受到严格的约束,但是在局部领域存在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可能性。中国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国情及国际市场经济法律环境,恰当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石金海 《商业时代》2005,(29):59-60
战略性贸易政策于80年代末被引进至国内,该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基础之上,与传统的贸易理论相比更接近现实。本文从其暗含的假定入手,从政府的角度考察其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贸易自由化主张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主线,几乎变成了一个理论教条。但是,贸易保护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可以说,国际贸易就是在贸易自由化主张与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政策的矛盾中发展起来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对国际贸易现实变化的创造性回应,是贸易保护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战略性贸易政策(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近十余年来,国际贸易的政策研究争端四起,讨论的焦点就是名噪一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即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实施这一贸易政策的国家不但无损于其  相似文献   

9.
论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批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经典模型入手 ,对西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内涵、形成和最新理论观点进行评析 ,重点从经济方面和政治经济方面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家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批评。战略性贸易政策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是有效的。一方面战略性贸易政策确实可以促进本国人民的福利 ,另一方面 ,滥用战略性贸易也是很危险的。  相似文献   

10.
冯艳丽 《商业时代》2005,(18):71-72
战略贸易理论对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了符合现实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政府干预贸易的政策主张,改变了传统理论的政策思维,使国际贸易理论更加贴近现实。本文主要通过对政府在参与全球化竞争中作用的重新定位分析,说明对我国贸易政策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