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全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调去河南省境内丹江口水库13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但是,每年向丹江口水库输送70%水源的汉江、丹江(简称汉丹江),却鲜有人知。 随着水源涵养地的保护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汉丹江的发源地,陕南如何做好水源保护工作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本刊记者历时15天,走进汉、丹江的水源区,对陕南三市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秦岭深处的陕南丹凤,古有四皓隐居,今有中国文坛巨星贾平凹;龙驹寨古镇船帮会馆的丹江,自然成为古文明和现代文人雅士的驿站。18年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商洛市政协委员、北京秦燕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华山丽景假日酒店总经理、陕西丹江世纪漂流公司总经理王广林以智慧和战略的目光,在这里开发和打造了一个文化旅游工程:中国西北第一漂——丹江漂流。  相似文献   

3.
在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送的水源中,70%来自陕西境内的汉江和丹江。水源地的生态和环保决定着南水北调的成败,但是,陕南水源地的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研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对于周边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西三角"中心城市对陕南经济辐射力的比较,发现对陕南整体而言,西安对陕南的经济辐射强度最大,重庆次之,成都最弱;分开来看,西安对商洛的辐射最强,汉中、安康较弱;而成都对汉中、重庆对安康的经济辐射也十分有限。因此,建议汉中、安康要积极主动融入关中经济圈;汉中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实现内源式突破发展;对陕南可以考虑优先发展商洛带动陕南整体发展,与此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改善"西三角"交通条件。  相似文献   

5.
庄宁 《宁波经济》2013,(10):18-18
9月,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3中国国际智慧航运高层论坛在浙江宁波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电子商务助推航运经济转型升级",论坛汇集了政府监管机构、航运交易所高管、企业电子商务人士、知名学者教授等,专家们分别从多角度作了阐述,纷纷为推动我国航运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航运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探索中国智慧航运的"生意经"。发展智慧航运是大势所趋航运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试论航运产业集群与武汉航运中心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航运产业是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础产业.文章将航运、港口经济和产业集群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区域范围内通过航运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航运中心的可能性与实际意义,在明确航运产业集群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地区的区位状况、经济产业状况以及航运集群状况,对武汉地区通过培育航运产业集群来促进航运中心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借此为武汉航运中心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清代陕南的土地占有关系与农业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时期陕南地区与区域外的联系,除了少数栈道外,主要依赖汉水及其支流丹江,但清代初年汉水并未起到商业贸易孔道的作用。诚如康熙《汉志郡志》卷7所言:“汉南一路,万山环巩,一线崎岖。所产竹木不能成筏下流,所收粟米不能登舟出运。内即不出,外亦不入,所谓独坐穷山,食用一尽,则唯坐困而已。”这种闭塞状况只是清初陕南经济的一个表征,其内涵则是农业生产水平低、规模小和区域内部市场发育不好。乾隆初年以后,随着外省农民大量徒入和农业拓殖的展开,陕南市场经济有了初步发展。从组织形式看,既有以传统集市为主的初级市场,也有新出现的集散中心市场;从专业类型看,既有粮食、生漆、茶叶、木耳等农副产品市场,也有木材、造纸等手工业产品市场。这些市场借助汉水与长江中游的商品市场相联系,从而并入一个更大的市场网络之中,初步发展的市场体系又反过来使陕南农业的社会环境同乾隆以前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和新的条件下,陕南的土地占有系统和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哪些改变?其历史命运如何?本文拟对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的陕西贡献 《当代陕西》:2014年底,总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怎样评价我省汉中、安康、商洛3市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贡献? 李佩成:众所周知,我国中线调水工程的水源主要来自陕南的汉江和丹江,约占93亿立方米调水总量的70%.把宝贵水资源供给调入水区也就是受用水区,陕南便成为中线调水名正言顺的水源地或主要水源地.作为水源地,这就是陕南做出的第一位,也是最直接、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文章叙述了陕南孝歌文化的形成及现状,阐述了陕南孝歌文化对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陕南孝歌文化受到的冲击。探索陕南孝歌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培养和增强陕南地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调动陕南地区民众的积极性;创新陕南孝歌传承的形式;创造有利的乡村环境,使陕南孝歌文化健康传承。  相似文献   

10.
邮轮经济处于航运服务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发展邮轮经济不仅有利于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的改善,还可以推动航运中心建设向高端航运服务产业链拓展延伸。本文在分析了上海发展邮轮经济的问题和优势之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便更好的促进上海邮轮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航运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试述清代陕南自然环境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陕南地区由于外来人口的增加,土地垦殖等经济活动大大加剧。这一时期陕南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解决了众多流民的生存问题,而另一方面,持续无节制的经济开发使本来老林丛生、狼虫出没的陕南山区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森林大面积减少、自然灾害加剧、水文恶化、野生动植物减少。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和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陕南中小学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不平衡。该文从陕南城镇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分析和总结陕南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有效的改善陕南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不良现状,提高陕南中小学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力印 《当代陕西》2007,(9):22-25
在我省关中、陕北、陕南三大板块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上,关于陕南的定位、发展思路是历经周折、颇费心思的. 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最可能助推经济速度提升的工业开发,因顾忌水源污染,使陕南一度处于"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图中,陕西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区域.这,不仅因为陕西是南水北调的源头,境内的汉江、丹江贡献了70%的水源,而且因为陕西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持续投入1000余亿元提升水质,特别是陕南3市在发展上一切给南水北调让路,做出巨大牺牲.当然,还有那些已经搬迁的90万和即将搬迁的150万生态移民,他们别离家园时默默承受、毫无怨言.  相似文献   

15.
李娜 《中国经贸》2014,(2):37-38
航运经济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航运业在40余年的发展中,在国际航运企业的竞争和冲击下,通过不断加深的国际化战略,专业的资本运作,以及不断扩充的船队和路线,开始在国际市场中占领一定地位,成为国际航运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历史和经验原因,我们和世界航运巨头,比如马士基航运和达飞航运之间还存在差距。如何正确的评估自己的地位,从自身的薄弱环节出发,研究并发展国际化进程,快速踏入世界一流国际化航运企业的队伍当中去,我们还要在航运政策、规模经营、多元化发展、国际化管理,产业链延伸等方向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广州发展船舶交易业的必要性、迫切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船舶交易是现代航运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一个重要依托。广州发展船舶交易业可以带动航运、游艇、造船、修船、船舶配件、船舶评估、船舶检验以及银行、保险、诉讼/仲裁等地方相关经济的发展,是集聚航运要素的基础力量。大力发展船舶交易业,延伸其上、下游产业链,对广州发展船舶制造业和现代航运服务业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粱欣 《辽宁经济》2012,(6):73-75
在促进航运发展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航运中船舶造成的污染,保护好海洋环境,发展绿色的航运经济。为确保辽宁沿海绿色航运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交通运输部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辽宁海事局近年来不断加强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保护辽宁沿海水域环境,促进绿色航运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辽宁省沿海防治海上重大污染事故面临的形势辽宁省地处环渤海经济带,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港口,航运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国际环境变化的特点是国际政治多级化、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自由化、市场竞争白热化。国际环境的变化对贸易的影响是:内部贸易显著增长,经济集团内部贸易量不断扩大,技术贸易发展迅速,进而推动航运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资产重组。国际航运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经济大国都把航运作为争夺国际市场、掌握国际贸易主动权、实现资本积累的重要竞争手段。因此,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需要站在战略高度分析认识国际航运市场的宏观格局、市场竞争形式和未来发展模式,这是关系航运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将于2007年9月底通车的西汉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在陕西境内的重要一段,也是陕西省米字形公路主骨架的重要一段,更是陕西关中通往陕南和四川便捷的运输要道,她的建成将彻底终结"蜀道难"的历史,并将进一步带动陕南经济、旅游的发展,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黄金通道。  相似文献   

20.
张堂云  朱良华 《特区经济》2009,242(3):223-224
加快梧州港口航运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将港口航运基地打造成区域性的综合物流中心的基础上,梧州应该创新港口航运基地建设的内涵,积极发展沿江产业集群,构建基于"水"的"自组织系统",实现港口——腹地经济一体化,再造梧州新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