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报道应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越来越受到新闻从业人员的认同,"人文关怀"这些字眼也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中.传媒作为传播信息和意见的平台,在公共领域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这决定了传媒不能只是冷冰冰的话语机器,而应当在新闻报道中表现出一种关怀的姿态,这种理念的中心就是传媒应具备的人文关怀精神.然而,人文关怀精神在我国新闻报道中得到逐步贯彻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令人堪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环节如何实现新闻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鸣  王辉 《改革与战略》2004,(11):71-74
研究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对于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指导新闻报道实践、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从新闻传播的报道来谈谈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怎样真正实现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3.
人文关怀思想引入新闻报道是从20世纪末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尤其自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报道以来,人文关怀思想在新闻报道中日益彰显其重要性,但在灾难报道的体现人文关怀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偏差。随着信息传播的高速化,广大受众越来越能便易地获得灾难的实时动态,这对新闻媒体无疑又是一个挑战。在这种情境下,在灾难报道中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人文关怀理念,提高媒体人使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受重视 ,而在新闻报道尤其是采访中 ,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也是“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从体验式采访角度切入 ,探讨这种独特的采访形式在体现人文关怀方面的独到性 ,对更好地实现采访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道主义立场,理解人情、尊重人性. 也就是说,在新闻采访、写作、制作等一系列环节中,都要把人奉为主体,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就应当大力为之,否则,即便是"价值"再大,也应放弃. 这个"人"主要指报道主体,也包括受众.当前新闻报道中,有些表现缺乏人文关怀,学界与业界有责任拿出解决缺乏人文关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小丽 《魅力中国》2014,(14):298-298
在灾难报道中进一步深化人文关怀理念。提高媒体人的关怀意识,关注人民群众的疾苦、肯定人性的价值、关怀人、尊重人,同时也丰富人文关怀的内涵。使奎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在以后的灾难新闻报道中取得长足的发展,是新闻媒体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肖莹 《魅力中国》2013,(9):30-30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各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类新闻,其中最吸引人眼球、曝光率最高的莫过于突发性新闻事件。突发性新闻事件以其独特的时效性而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何做好突发性新闻的报道不仅仅是其日常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是其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把握突发性新闻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时刻凸显人文关怀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和遗漏的部分。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本文从不同角度来解析如何处理好突发性新闻事件并做好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社区功能日益拓展,社区建设深入进行,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思想政治工作社区化成为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特色。为推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文章论述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与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社区化呼唤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提出了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社区化,必须不断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吴恒仲 《黑河学刊》2011,(9):176-178
目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忽视学生主体性、个体差异性、现实指导性等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依据高校新的历史使命、构建和谐就业环境以及创新就业理念的客观需要,从教育理念、生涯规划、心理疏导等方面,努力探索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体系,凸显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性,有利于新闻媒体社会功能的实现,有利于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价值观的确立,有利于加强各阶层、各民族间的团结,最终促进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性,有利于新闻媒体社会功能的实现,有利于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价值观的确立,有利于加强各阶层、各民族间的团结,最终促进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清花 《魅力中国》2014,(23):299-300
新媒体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民生新闻类节目搭建了政府和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媒介与社会环境互动的一种新的传播范式,且受到了管理者和民众的双重认可。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然而,随着民生新闻栏目和版面雨后春笋般地兴起,民生新闻报道定位模糊、内容肤浅、导向弱化等问题相伴而生。民生新闻栏目的前景如何?论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彰显人文关怀的时代,因此,高校辅导员也应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在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的存在、发展价值以及个性主体发展的关怀.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促进辅导员对大学生人文关怀,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把握人文关怀立足点;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加强渗透人文关怀的自觉性;完善机制、理顺关系、实现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是竞技体育成功的关键,是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观实现的有效途径,竞技体育呼唤人文关怀.竞技体育人文关怀实现的途径主要有营造"人文回归"的体育环境;实现人文、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强化人文关怀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陈瑛 《黑河学刊》2012,(12):91-92
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人文关怀的内容,可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人文关怀在当前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所缺失,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文关怀教育理念;尊重“两个主体”,营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人文精神,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注入人文关怀因素,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高职院校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阻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实施人文关怀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提倡人文关怀,坚持以学生为本;倡导以德治校,加强思想教育;搞好民主管理,营造和谐气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构建连贯的教育指导体系,展开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7.
高校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保障机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营造充满人文关怀氛围的学校环境,力求使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途径更加完善和科学,确保人文关怀能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  相似文献   

18.
鉴于新疆地区在地理环境、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进一步弥补传统思想教育的不足,更好地满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此,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加强人文关怀职能机构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崭新的视角。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诠释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需求,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实施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整合。  相似文献   

20.
人文关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果能够将人文关怀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去,无疑将给企业的管理,尤其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活力。本文通过分析人文关怀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说明如何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