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建华 《魅力中国》2014,(6):303-304
儒家经典《大学》旨在彰显人的宝贵德性,其智慧的核心是一种“明明德”的精神实践。当代中国大学由于缺失对自身文化使命的精神观照,从而导致德育教育不尽人意。以《大学》智慧来看,大学德育应围绕人心本具的“明德”进行直指人心的精神实践和文化建设,以敬畏之心仰望人的道德生命,激励人们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直至“天地人”的精神升华,从而实现大学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治成为我们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后 ,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一种危机———法律信仰的缺失。纵使法律制定得再多 ,如果涵化不成一种民族精神 ,也无法支持法治的成功。宗教精神点燃了西方人对法律的激情 ,开启了西方法治的文明。回顾我们的历史 ,这种力量早就蕴藏已久 ,那就是符合我们价值理念的儒教伦理 ,只要我们用心开掘 ,必定成为法治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3.
雍军 《理论观察》2013,(7):134-135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引发文化层面的冲突与碰撞,文化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元性文化的冲击造成的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处在文化最前沿的大学生群体普遍出现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信仰对象多样化、道德底线滑坡、人生目标不明确、法律意识淡漠等方面。因此,本文就在文化框架下重构大学生信仰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风险社会是现代化自身制造的,此“风险”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带来的风险,还是一种制度危机。制度缺失和制度冲突是制度危机的两种表现形式。我国正处于重要转型时期,各种制度的缺失和冲突开始显现。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将卧底侦查纳入其中,但是卧底人员的风险防控还缺乏相应的规定,这种制度缺失会增加卧底人员风险。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代中国社会出现了种种问题,有人将之归结为国人信仰的缺失。时下国人并非缺乏信仰,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价值观的紊乱以及社会多元化导致的主流信仰的缺失。社会主义核心值价体系需要从制度公平、社会正义、社会和谐发展等多方面入手逐渐得到社会民众的自觉认同,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信仰。  相似文献   

6.
甘肃陇东地区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流传下来的有关农业信仰和崇拜,保存有重要的农耕文化基因。该文从农耕文化的角度,审视陇东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价值:"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万物平等"的自然观念;"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资源。陇东地区民间信仰的当代社会价值:"重农惜农"的农业生产理念;"通力协作"的农业社会关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信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思想多元化的冲击下产生了关于中国人有无信仰的争论。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命"为起源,以身处社会之中的"人"为信仰主体,以道德信仰作为核心内容,以"天人合一"为终极价值关怀,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信仰体系。当代中国信仰重构应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统领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应反身向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陷入信仰的现代性危机和面临其他信仰挑战的现状及原因,辨析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不正确认识及谬论。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当代困境,是人类社会发展大背景、人类信仰精神发展程度、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身的实践和发展程度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场危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在人们的信仰精神日臻成熟中,在理论与实践张力的合理解读中,将逐步化解。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新文化,它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他们的肩上。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样化的影响及片面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下,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认同危机。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积极找寻对策,增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一、先进文化的内涵 所谓先进文化,就是指能支配整个文化发展的方向,影响到甚至引导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人的精神和灵魂。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较短的时期内就完成了其中国化的过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但更重要的是其社会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有深层次的契合之处。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中国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何峰 《魅力中国》2009,(24):42-42
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中,企业信用缺失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尤其是中小企业信用的缺失,导致了我国市场秩序的混乱,资源浪费严重,甚至造成了信用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加以重视和研究,探讨中小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途径,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从事跨国经营,但各国的文化差异使国际营销中的文化风险不可避免,文化风险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成功拓展的潜在障碍,因此有效规避文化风险成为中国企业国际营销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国际营销文化风险的概述,分析了中国企业国际营销中潜在的文化风险并对其产生的根源及成因作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规避国际营销文化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红土地上培育出来的独特的红色文化,不仅在革命时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如今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文化对于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红色文化的特性与功能,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有助于唤起人民群众的文化归属感,使人民群众普遍认同、接受和信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以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很大冲击,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困惑,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危机。深入剖析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根源,研究解决的对策,为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主流价值观的缺失随着社会精神与物质发展愈发不协调逐渐显现,中国人到底信仰什么,在我们竭诚引介西方道德与德育理论的同时,发人警醒,中国传统道德如何夹缝中求生存.  相似文献   

17.
李赛 《魅力中国》2013,(16):112-112
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民族G理和民族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的植物文化不尽相同。在中国。各种植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融入了道教信仰、复交精神和儒家思想的精髓。因此,中国植物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不同与其他国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张改萍 《魅力中国》2010,(6):328-328
当代人类生存危机的实质是一场文化危机,面对当代人类的现实发展,中国文化哲学的兴起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对中国学界文化哲学现状进行回顾、分析、认识及反思,提出了中国文化哲学的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共同致力于文化哲学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于我们许多当代中国人来说,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显然并未带来成正比的精神洪福,反而让我们开始经历并且忍受存在主义意义上的生存危机。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在个人层面上,许多人奋力将精神和意识的触角伸向未知,在混沌与迷雾中寻找方向,意图找到一个可以在精神上栖居的家园。在国家与社会层面上,尽管政府已经彰显政治意志和开始行政作为,在政策层面上对社会和谐的缺失进行调节和补救,但对于当前背景下的中华文明和社会伦理的现实定义和重建走向,我们一直没有清晰的定位。在学术界,我们好像又回到了上世纪初国粹VS西学争鸣的新文化运动前夜--我们为应在多大程度上进行西化和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模式而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20.
卞天歌 《魅力中国》2014,(11):13-13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焦虑的问题随之产生,文化认同的空心化,对民族精神归属感的缺失以及传统文化在全球一体化文化局势下的迷茫,使中国文化现状呼唤文化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