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徐丽婷 《魅力中国》2010,(3):368-369
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作手法讲述了一个横跨两个山庄两代人的复杂故事。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佳作。本文从叙事方法和人物的话语特色两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2.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以其复杂的叙事系统而著称,小说中故事的主要讲述者——纳莉在小说中扮演了多重角色。纳莉既是倾听者又是讲述者,还是故事的参与者,甚至在个别环节对故事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此外,她在整个故事中担负着平和感情冲突的作用,使得故事的讲述具有逻辑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杰作。夏洛蒂深受基督教影响,自然《简·爱》和《圣经》也有着紧密联系。作为夏洛蒂思想的代言人,简·爱的心路历程是精神提升即基督教理性精神自我完善的过程,她所理解的宗教应该是一种合乎人性的宗教。  相似文献   

4.
陈雅芳 《魅力中国》2010,(35):277-277
作为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与《呼啸山庄》中都贯穿着爱情,但在这千丝万缕的爱恨纠缠中,它们又给人不同的情感触动。在比较两者爱情中发觉作者独特的视角和人生思索,感受作者构筑起的爱情世界.  相似文献   

5.
文章概述了双重叙事声音的概念,用双重叙事声音的理论解析了日本文学家川端康成的代表性作品《雪国》。认为,《雪国》的最大特色就是叙事手法的特殊性,讲述了岛村和驹子邂逅的"凄美爱情故事"。这部小说摒弃了传统的叙事手法,采用双重叙事声音,相对于传统的建立在道德正面基础之上的叙事手段在揭示真相上更加深刻,也更能够引发读者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维多利亚文学语境下,《呼啸山庄》摒弃了全知单一的叙事视角,大胆采用多重视角展开叙述。这是小说的哥特式题材、对立与融合的主题使然,同时作家的女性意识驱使其对传统常规叙事进行了大胆反叛。  相似文献   

7.
《简·爱》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1846年完成的一部自传色彩很鲜明的小说,作者将其个人的性格、意志、人生体验和感受熔铸于这部小说之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真诚独立、自尊坚强、敢于反抗、敢于追求真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简·爱,夏洛蒂·勃朗特借简·爱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精神、生活理想和爱情观。  相似文献   

8.
有关李隆基、杨玉环故事的文学作品中,《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各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其各自时代的代表作品。但时代特点和审美倾向对作者创作情感的影响造成了三部作品对主人公各异的情感评价。三者之间亦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发展关系,从《长恨歌》到《长生殿》经历了一个从帝妃到平民再到帝妃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和从唐至清的时代特点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结构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主义认为,是事物的关系而不是事物本身构成了世界。在叙事言情类文学作品中,同一类属的故事遵循着相同的结构("语法"),《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类有许多不同的"讲法",但其内在的基本"语法"是不变的。用结构主义理论来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类故事,可以达到对故事"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钟诗卉 《魅力中国》2011,(2):279-279
小说《螺丝在拧紧》讲述了一个带哥特传统的心理恐怖故事。本文从背景,情节和人物塑造三方面分析了亨利·詹姆斯在《螺丝在拧紧》中的所体现出的哥特色彩。  相似文献   

11.
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是内容互相衔接的姊妹篇,讲述了楚怀王、楚襄王梦会神女的故事.但是,两篇赋中的高唐神女却一个主"性",一个主"情",展示出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从神话到文学的演变转化过程中各自引领着"性"与"情"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在文学史中具有独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艳玲 《魅力中国》2013,(29):113-113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壁”,是我国极富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讲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雏形。本文对《孔雀东南飞》中表现出来的多种悲剧原因进行了研究,对其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春香传》和《西厢记》分别是朝鲜(韩国)和中国的古典名著。《春香传》和《西厢记》在叙事结构,人物形象,主体意识,社会以及历史意义等各方面都具有相似性。有学者认为《西厢记》影响了《春香传》的形成,比较这两部作品的异同可以窥见朝鲜(韩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历史习俗和文学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罗阳 《魅力中国》2014,(12):84-84
花中百合素有“云裳仙子”之称,花瓣大而热烈,花筒长而有力,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花种,象征高雅和纯洁。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以女性的视角讲述着一个清新扑面的故事,就像一朵刚从山上采摘下来的尚带着露水的百合,清新扑面,芬芳满园,又不失触动人心的力量。在《百合花》中就透露出这种如同百合般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15.
《艾凡赫》讲述狮心王理查在十字军东征失败后回到国内,在身边只有艾凡赫寥寥无几的旧将情况下,几乎是单枪匹马荡平国内叛乱并重登王位的英雄故事。反映和印证了司各特的历史小说中所普遍呈现的鲜明的骑士色彩。  相似文献   

16.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传世之作《呼啸山庄》描写了众多人物,但最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可以说是希思克利夫——一个恶魔般的人物.他为什么要恩将仇报?"冤有头,债有主."本文认为希思克利夫复仇的根源在于其养父的子女辛德利的迫害以及凯瑟琳的爱情背叛.  相似文献   

17.
以后经典叙事学的一个分支——空间叙事理论为指导,以纳博科夫的后现代空间意识为出发点,对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进行重新梳理,探讨其后现代空间叙事特征. 《洛丽塔》中空间叙事结构和空间叙事语言的运用以及独特的读者感知与文本共建手法,使其成为空间立体化的后现代文本.  相似文献   

18.
矛盾是小说故事发展的动力,一本好的小说其故事情节必然矛盾重重,跌宕起伏。白族文学家马子华创作的《他的子民们》就因其具有矛盾的特殊性得到茅盾先生的认可和推荐,茅盾先生更是鼓励马子华这样的边地作者创作有边地色彩的乡土文学。《他的子民们》的可读性就在于作者对时代矛盾和地域矛盾的把握,同时也没有忽略矛盾自身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9.
电影《赎罪》改编自同名小说,其艺术成就很大部分归功于独特的叙事。本文以《赎罪》的叙述层次为关注点,首先依据电影情节及电影"视点"厘清其三层叙述层,再分析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如何使用其独有的语言来展现叙述层次,最后围绕叙事广度、叙事张力、"赎罪""真实与虚构"主题三方面探讨丰富的叙述层次对电影本身的意义。发现电影《赎罪》的叙述层次,也许能提供一个新的解读电影的视角与线索。  相似文献   

20.
从狭邪小说角度来看,《花月痕》不是一部成功的小说,它受到历来研究者的批评和不屑。但从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史来看,《花月痕》在继承传统叙事的基础上又不自觉地向现代叙事学迈出了可喜的步子。《花月痕》在继承传统叙事文学“百回”主结构、“十回”次结构和“三四回”关节的同时,还力图在叙事人物设置申造成反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