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克修 《经济界》2013,(5):66-76
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占湖南全省80%以上,加快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建立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现有条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陈叔红蒋建国长沙、株洲、湘潭是湖南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三市沿湘江下游成“品”字分布,两两相距30~50公里,构成天然的“金三角”。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长期来所形成的优势,三市在全省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解决长株潭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应多方入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地处我国南北与东西铁路、公路线交汇处,交通、电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优良。1997年以来湖南省政府大力推举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以实施交通、电力、信息、金融、环保等5个网络规划为重点,加快三市的融合。据不完全统计,长株潭的中小企业占其经济总量的35%,对长株潭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笔者对长株潭三地128家中小企业及15家银行进行调查后发现,  相似文献   

4.
《湖南房地产》2006,(9):16-17
谈融城:湘潭未来经济潜力巨大湘潭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其三大支柱性产业:钢铁、汽车、机电都在近年来取得较突出的成绩,形成“省内闻名,国内知名”的产业集群。影响力与美誉度都比较高。20年前,有人提出“长株潭”一体化,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但是今天,无论是长沙、株洲还是湘潭,都已经具备了经济一体化的基础,而城市一体化也不是不可能——三市都在往中央地带发展,力求在尽短的时间内让城市融合。  相似文献   

5.
城市形象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媒体与"活化剂";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无形财富,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问题;城市形象是强大的凝结核心,有利于招揽人才和招商引资;城市形象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形象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湖南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实施,中南地区将出现一个以长株潭为核心的超级城市群,株洲和湖南的经济将插上腾飞的翅膀。但目前株洲城市形象的定位和品牌塑造还比较模糊,缺乏系统地向外界传递统一一致的城市形象,本文主要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对株洲城市形象定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地处湘下游,互距不到五十公里,其周围有几十个城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城镇布局,是国内用至世界城市中少有的布局合理的城市群。三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科技力量雄厚。长沙的高新技术、食品等产业基础较好;湘潭以钢铁、机电和建材居优;株洲则以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和化工具有优势。三市产业互补性强,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999年GDP达1082.4亿元,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999年GDP达1082.4亿元,占全省的31.9%,财政总收入127.4亿元,占全省的42.1%。三市金融业在湖南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截止2000年度9月末,共有机构网点2500家;各项存款1144亿元,各项贷款868亿元,存贷款分别占全省总额的40%和37%。  相似文献   

7.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地处我国南北与东西铁路、公路线交汇处,交通、电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优良。1997年以来湖南省政府大力推举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以实施交通、电力、信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指标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提前实现了翻两翻,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836.9亿元,同比增长12.9%.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五位.目前,全省设11个社区市,22个县级市,初步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城市体系,城镇化水平为32.3%.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研究体育与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关系,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湖南全力建设国家两型社会的背景下,物流业作为拉动湖南经济的全新增长点,其意义重大。文中探究如何构建与两型社会匹配的长株潭区域物流一体化战略框架,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湘阴县地处洞庭湖南岸,位于长沙、岳阳、益阳三市五县中心。随着湘阴被纳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湖示范区,以及建设全省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县和最具投资吸引力县,城乡各项建设全面铺开,正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浅水湾是由湖南兴荣投资有限公司开发的城市生态社区项目,地处长株潭一体化核心地段,东临芙蓉南路、南抵披塘路、北靠155公顷三环线城市中央绿化生态带、西依书院路,交通十分便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高度重视汽车工业发展,将汽车产业确立为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支柱产业。株洲作为长株潭一体化的一极,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汽车产业为湖南汽车产业基地的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试图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厦门、泉州、漳州三市作为福建沿海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应依靠毗邻台湾的地理优势,以发展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为战略举措,打破行政界限,因市制宜地探索城市经济圈的发展道路,逐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经济一体化,共同构建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  相似文献   

14.
我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素有江南重要交通枢纽和湖南工业重镇之称,为湖南经济“金三角”的一隅。建市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株洲经济迅速发展,由解放初期7 000多人的小镇发展成为今天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实现了由县属小镇向中等工业城市的历史跨越。现辖四县一市及城市四区,全市面积1.14万平方公里,人口365万。2000年实现GDP3083亿元,三项产业结构之比为16.3:49。7:34,实现财政收入20.17亿元,进出口总额3.7亿美元,多年来工业整体实力坚守全省第二位,出口总额高居全省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株洲凭借“一五、二五”时期…  相似文献   

15.
长株潭物流资源整合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物流企业的集群整合首先可以是地理空间的集群整合,也就是说结合长株潭区域经济布局,规划配套物流园区或物流市场。从2008年开始,长株潭开始全面探索一条既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之路。2010年,试验区总体规划方案相继出台,一系列改革试验的协同配套措施逐步完善。在三市配套改革全  相似文献   

16.
区域扫描     
《数据》2012,(12):34-37
湖南局首次编印城市发展报告为全面回顾、总结"十一五"以来湖南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进展、对外开放的新成就、城市建设的新面貌和城市居民的新生活,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城市化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交流,全面提高全省城市化水平,湖南省统计局近日编印出版了《2012湖南城市经济发展报告》一书。  相似文献   

17.
刘长军 《物流科技》2007,30(5):33-35
随着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物流业已成为实现区域产业增长的重要推速器,其投入的数量、质量和方式,直接影响三市工业化的速度和水平。物流业与生产制造业的融合,延伸了相关产业链,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和依托。本文通过对三市物流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发展长株潭区域物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卓  姚湘  肖志高 《价值工程》2015,(3):103-104
2007年1月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公交正式开通,它加强了长株潭城市群的交通纽带,对市民的生产、商贸、文化交流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对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公交设施为研究对象,探讨构建合理宜人、使用愉悦的公交设施,期望从一个侧面提升长株潭一体化公交的吸引力,缓解城市化的压力,减轻城市发展对环境的负荷,给市民一种全新的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产业协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便是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迅速崛起。而城市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文中从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现状及内外在动力机制,使各市应该重点发挥自身的优势产业,在良性竞争的背景下,加强分工协作,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空间将出现三个趋势:区域一体化、信息化与知识化、生态文明趋势。在此三个趋势的影响下,长株潭城市群必然要进行空间重构,其进行空间重构的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区域一体的流动空间体系,构建区域发展所需要的五个支撑网络;构建以生态基础设施为空间分割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等级空间结构的扁平网络化,实现要素流动的无阻隔。在上述三个趋势及措施的指引下,长株潭城市群将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已实现其作为中部重要增长极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