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州的围龙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日小聚,席间好友偶然提起客家围龙屋,自称心仪已久,作为客家人的我,对围龙屋的印象却只有幼年时留下的只鳞片爪,也就只记得屋墙好像不似一般房屋的式样,是有弧度的,屋前还有一口池塘,对个中原由却不甚了解,面对好友的再三询问,不禁赧颜。好在我知耻而后勇。经过一个月的假期迫寻,我终于将童年时的散乱记忆重新梳理成型。  相似文献   

2.
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是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葩,也是我国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80多年前,坐落在崇山峻岭与莽莽林海中的江西龙南关西,一个叫徐名钧的人为9个儿子盖了一座占地120亩的大屋子,取名“新围”。这就是后来令国内外建筑专家叹为观止的客家代表性建筑——关西新围。“围”就是指围屋。在江西南部,大约还保存了600座这样的建筑,其中龙南县占据了一半,约350座。从这个意义上说,龙南就相当于一座客家围屋的博物馆,而新围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座。  相似文献   

3.
每当我探访古村落,常常惊叹其与大自然的融合。看似随意实为讲究"风水"的建筑布局,或岭南大屋或客家围龙屋或潮州四点金、下山虎等建筑风格,或古朴或精致的灰塑、砖雕、木雕、彩画,或残缺或新贴的门联与门神……所有这些,都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激发我用镜头记录、保存、传播的动力。因为,这是现代文明之源流,是我们的根。  相似文献   

4.
林伟光 《潮商》2018,(1):67-68
最近,有机会去几个古村落走走,如潮阳金灶镇前洋村的百鸟朝凤建筑群,柳岗村的王氏祠堂、古民居,潮南峡山桃溪的贤士里等,惊讶于散落在潮汕平原上的不少古村落、古建筑群,竟是如此规模宏大、精美,完全可以媲美徽派建筑、福建土楼和梅州的围龙屋,其规模也并不逊于盛名在外的澄海陈慈黉故居.而有时它们雕栏画栋之精美程度,还要远远超过土楼和围龙屋.  相似文献   

5.
梅县三村是广东省梅州市南口镇侨乡村所辖的三个自然村,包括寺前排村,高田村和塘肚村,有四百多户人家,三村中建筑形制皆为“围龙屋”式,逐栋依山而建,疏朗有致,令人有如住进了大自然之中,兴起和谐,平安之感,究竟这样的宅院,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6.
赣州历来以客家摇篮、宋代名城与原中央苏区而闻名,赣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有我国唯一的宋代砖城的古城墙赣州宋城墙、八境台、郁孤台,有五龙客家风情园、赣州客家文化城等等赣州名胜景点,加大对赣州风景名胜文化内外传播的力度,对于进一步拓展赣州市的旅游特色,提升赣州市的文化知名度,打响赣州学术文化旅游品牌,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济》2017,(7):41-45
客家文化旅游作为独特的地域旅游资源,已成为赣南旅游产业品牌之一,客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是赣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分析客家文化旅游品牌和产品设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客家旅游产业与客家文化融合机制,打造全新的客家旅游文化品牌。在此过程中,需要克服现阶段客家文化旅游的机制运行和品牌设计中的现实矛盾。在机制创新方面,融合媒介、产业政策、管理制度、产业链升级等制度性改革,是客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在品牌设计创新方面,视觉符号、装饰样式和产品外观是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商品设计的外在表现。基于品牌设计理论,在产业融合论的指导下,构建以融合机制创新和品牌设计创新为核心的客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客家旅游和客家文化协调发展提供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张庆宏 《价值工程》2011,30(14):299-300
广西村寨村民习惯于居住连片式木结构的吊脚楼房屋,户户相连,布局密集,耐火等级低,极易发生火灾。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探析了广西村寨消防安全的主要隐患,并提出相应措施,且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纷纷掀起了一场客家旅游研究的热潮。文章在分析客家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客家旅游资源、文化、民俗等理论方面进行了综述,然后对客家旅游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0.
《楼市》2012,(5):97
"现在生活改善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想着买一套排屋,一家子一起住。"正在售楼处咨询的李先生坦言:"第一次买,想选个经济点的。"210—260平方米,舒适与经济兼顾;围合排屋,保障自家私密,同时邻里又能互通。保亿.丽景山似乎很契合,有着让人心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张文锋 《乡镇论坛》2014,(24):45-45
千百年来,由于异族入侵、战乱频繁,有一群人远离故土、一路南下至赣南大地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文化习俗迥异的独特民系——客家人。客家先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12.
略论客家传统食品开发的可行性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客家人最早聚居地之一、客家人最多的地区,赣南具有丰富的客家传统食品,怎样对客家传统食品进行保护性开发是当地政府和人民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本文结合赣南地区实际,分析了赣南大力开发客家传统食品的有利条件及其重要价值,并指出客家传统食品要做大做强,必须走产业化、绿色化、便利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客家是中国汉族中的一个庞大的地缘性群体,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赣南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在民族大融合的今天,客家人在建筑、语言、节日、礼仪、教育等诸多领域仍有着鲜明的特点。随着多角度交流力度的加强,客家文化正在进一步与各界文化相融合,客家文化在受关注的同时,也在一步步淡出很多人的视野,社会上听过客家文化的人不在少数,但真正了解客家文化的人则少之又少。本文试从历史、方言、建筑、艺术、饮食等角度论述赣南客家文化特征,以期丰富客家文化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赣南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14.
客家文学的孕育和出胎是要有生活机遇的,它利用客家方言、客家民俗与客家精神文化为载体,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描绘了客家人的风土民情.同时也从文学的角度体现了客家人的文化记忆与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15.
闽西客家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客家旅游地区在旅游开发中必须高度重视客家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并发掘、培育和充实景观的文化内涵,才能显出特色而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文章试图从地域文化系统的角度对闽西客家地区旅游文化进行挖掘和转化,利用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实施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姑婆山客家风情小镇市场前景:品美食、赏美景、娱身心、长知识"是游客出游的主要目的,本项目迎合了市场需求,处于广西贺州市主要景区必经之路,距离市区近。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新建客家美食街,择期举办"客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化进程与日俱进的今天,一些能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的客家民居正遭受着各种破坏。本文对客家民居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对客家民居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陈文红 《企业经济》2005,(12):29-30
本文采用经济学、人类学、旅游学等学科理论,以客家文化为例,对全球化语境中传统文化的资本性作了一定的理论阐述,并对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及经济转化进行了有益的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千年古邑扬客家精神有客家古邑之称的广东省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2222年前,秦始皇的大军就在河源大地上踏响,它带来的并不是血腥屠杀,而是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给河源带来高度发达的中原文明,终使开放、兼容、创新、重商和务实的岭南文化特性融入客家  相似文献   

20.
赣南客家古民居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赣南客家古民居,以其特有的风格和韵律,而蜚声海内外,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应深入研究、重点保护、积极开发。本文从赣南客家古民居的由来出发,在分析古民居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赣南客家古民居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