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28):81-83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产业融合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服务业融合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山东省服务业融合发展现状,测算了山东省服务业内部跨界融合程度,提出了加快山东省服务业内部跨界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沿产业链进行跨界颠覆,甚至推动产业链的重新融合,是跨界兵法应用的又一个重要战场。  相似文献   

3.
唐衍军  蒋尧明 《财会通讯》2021,(11):161-164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嬗变,也呼唤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革命.以跨界教育理念推行新文科教育是适时应变之举,也是势在必行之策.新文科会计人才的跨界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模式的跨界互补、知识体系的跨界融合以及人才培养各方的跨界合作.新文科会计人才首先在政治素质方面态度端正、立场坚定、具备忧患意识,其次在道德修养方面忠诚诚信、守法善制、廉洁自律,再次要拥有专业化、综合化、人文化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具备信息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专业能力.高校应立足新时代发展并遵循跨界融合教育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校园文化方面的建设,培养大批较高政治觉悟和良好职业意识的复合型新文科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4.
严睿  李健 《英才》2015,(1):102-103
当变革成为大多数企业的新常态,一个重要问题就出现了——如何重估企业的价值。当前产业变革的一大趋势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互联网金融、产业互联网化登堂入室成为主流,传统产业链形态逐渐向生态圈、价值链演化。跨界融合,构筑新的产业生态,就成为每个企业成长发展所必然要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5.
把握四链融合时代背景,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紧扣“四链融合”基本内涵,阐述了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和提升师资队伍实力三个新要求。基于四链融合背景下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分别提出建立“融合—共享—转化”学科数智化资源整合平台、组建“跨域、跨行、跨校”多角色组合的教研团队、设计“专业教育+智能教育+创业教育”三维联动的课程体系、优化“设问—溯因—反思”循环递进的教学策略四条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最后,研究了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保障,对跨学科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日益重要。跨界融合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企业的跨界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深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208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从双元创新视角,运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跨界知识搜寻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问题。研究表明:跨界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突破式和渐进式两种创新模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对跨界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双重中介效应,其中,突破式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吸收能力对跨界知识搜寻与两种创新模式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两种创新模式的中介效应亦受到吸收能力的调节。以上结论对厘清跨界知识搜寻,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具有以下启示: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加大跨界知识搜寻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创新绩效;需要选择适宜自身资源和知识搜寻能力的创新模式,以促进创新绩效提升;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吸收能力对以上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伦旭峰  王志强 《价值工程》2021,40(27):175-177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进步,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传统文化产业与数字化不断深度融合.对山东省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目前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探索推动山东文化资源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策略,从文化新业态、产业跨界融合、品牌效应及经济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跨界”一词是在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的艺术界被提起,是指“越界,交叉,融合.”但并不意味着是随机的混合,是指使用独立的个体或元素进行碰撞、渗透,找到新的可以交叉、融合的点,从而产生新的创作.如同靳尚谊所说“跨界原本是很自然的事”.在艺术家的长期艺术行为实践中,开始涉猎其他与艺术有关的领域,借助其他学科特有的属性,在创作的手法、理念与材料的运用上探寻新的生发点.  相似文献   

9.
从整合整车物流和零部件物流的角度出发,研发能够适应两种物流模式的跨界运输车,可以实现整车物流、零部件物流乃至普通散货物流的有机融合,最终达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5,(32):208-21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行业发展更加注重跨界融合、大数据分析和交易的便捷性。经济型酒店发展目前也面临着竞争化加剧、价格战激烈、运营团队压力巨大、主题酒店争夺市场等困境,迫切需要进行主题体验化运营。文章从酒店服务产品设计以"体验"为主;酒店运营实现跨界合作;酒店盈利增长实现多元化;酒店内外部实现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主题体验化运营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1.
声音     
《英才》2010,(11):16-16
通信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趋势使产业价值链发生转移,电信运营商最大的竞争其实来自互联网。随着苹果、谷歌等IT巨头对核心环节的跨界抢夺,中移动和其他的运营商将面临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2.
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创造作为两种不同的组织知识活动方式,在为企业带来新组织知识的同时,也会让企业陷入两难境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为关键的原因是两种活动对有限资源的竞争而导致的冲突。针对此问题,以往研究更多强调的是通过均衡的方式加以协调。但是现实中,企业很难精准地把握两者间的资源配置,不能有效利用两种活动来服务企业创新。跨界团队是企业在与外部相关组织合作的过程中,跨越组织边界并嵌入合作方的内部价值链,与其进行有效融合来完成价值共创的特殊业务单元。通过运用跨界团队可以设置“缓冲地带”和实现“取长补短”以融合两种知识活动,从而降低组织创新活动的风险和成本。作为组织知识活动的新载体和执行单元,跨界团队存在于组织交互嵌入的情境中,通过建立叠加的整体性联结来形成独特的运作机制,使得合作双方实现多维度的衔接与融合,从而增强组织间知识交互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普及,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逐步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场深度跨界融合的变革正在临近。城镇化与信息化,两个看似无关的行业,正借由“智慧城市”而不断产生交集并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五个明显特征:即创新驱动、跨界融合、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  相似文献   

15.
在转型与融合的年会主题下,深刻而富有前瞻性的主旨演讲引领了话题与潮流;数百位企业领袖齐聚一堂,分享企业家精神;5场论坛,跨界分享,脑力激荡,产业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就是2012第十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所呈现的,转型升级的提升之道,创新发展的共赢之路。  相似文献   

16.
鉴于当前普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存在着思政建设不系统、特色不突出、专业边界明显、新兴技术融合不足等问题,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提出航空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要紧密结合行业特色,着力塑造航空物流特色,依托航空精神加强专业思政建设;同时,要通过新兴技术的融合提升专业能级,通过“管工融合”打破边界实现跨界发展,通过校企协同推动应用型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磁州窑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费背景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要让磁州窑工艺复兴并实现产业化,必须要对产品设计、市场、渠道等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跨界融合、资源整合,建立立体、多元的磁州窑文创产品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秦瑞 《价值工程》2019,38(9):43-45
网购平台和快递企业的跨界经营,是企业尝试多元化发展与差异化竞争的结果。跨界经营中的符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战略和有效完善风险管理,是跨界经营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本文以顺丰和京东为案例研究对象,选择快递企业跨界电商,以及电商跨界快递较为成功的企业。解剖企业成功跨界经营的经营战略和风险管理策略,揭示了结合自身优势的多元化跨界经营,多方位完善的风险管理是企业跨界经营的成功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会议明确指出,要“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因此在十九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了开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研究,加快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主要包括开放合作融合标准、明晰产权融合机制、跨界复合融通人才和精准差别财税政策缺乏等问题。本文主要围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展开,从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措施建议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战略     
《新远见》2013,(9):6-6
跨界融合未成正果京东与九州通遭"婚变"7月27日,九州通对外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与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达成股权转让协议,后者将其持有的北京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悉数转让给北京九州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