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95年12月,中外合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并以“为在改革开放中自强不息、蒸蒸日上的中国人民添力加劲”为企业宗旨。1998年10月,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吸收兼并北京生产基地,并将总部设立在北京。如今,“困了累了喝红牛”几乎成了妇孺皆知的广告语,从而确立了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的第一品牌的地位。红牛的成功得益于正确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查峰的反驳     
《英才》2001,(9)
8月10日,记者在华彬国际大厦中国红牛总部采访了总裁查峰。针对外界的质疑,下面是他的反驳。我认为“瑞典红牛事件”的背后有不可告人的意图……红牛公司是冤枉的……这对于红牛公司是不科学和不公正的……在“红牛事件”中有几大疑点: 首先,所谓的瑞典三名年轻人喝红牛饮料死亡的“红牛事件”,发生在一年前,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为什么这条旧闻今年7月才披露出来呢? 其次,瑞典死了人,而瑞典人开始没有报道,也没有禁止红牛饮料  相似文献   

3.
刘之琪 《经营者》2004,(8):72-74
进入中国已经8年了,相比其他功能饮料新锐,红牛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优势占尽;但是随着市场份额的减少,红牛也不能再小觑这些功能饮料中的“青年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老大”地位?红牛也在思考。  相似文献   

4.
据近期有关媒体报道,以目前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04年全球功能饮料产量将达到24亿升,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将被亚洲消费,而中国将在这里占到前三强。目前,在国内的功能饮料市场上,“红牛”作为先入者和领先者,一直力图成为主导品牌。  相似文献   

5.
红牛(Red Bull)是全球最著名的能量饮料品牌,诞生于1996年,源于泰国.1995年12月,红牛来到中国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1998年,中国红牛公司将总部从深圳迁到北京.目前中国红牛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了30多个分公司、代表处和80多个办事处.  相似文献   

6.
<正>在未来,红牛品牌肯定会更积极地融入消费者的娱乐方式和审美情趣,其核心是让消费者获得更独特的品牌体验,并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十五年前,风靡全球的红牛饮料来到中国,让中国饮料市场上从此多了一个叫做"能量饮料"的类别。十五年中,市场格局风云变幻,红牛始终以骄人的业绩牢牢占据着功能性饮料的行业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7.
2001年7月27日,红牛中国公司执行总裁查峰,做客新浪,就“瑞典红牛风波”,回答了社会对红牛饮料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方面的一些提问。红牛进入中国的内内幕记者就此事走访了红牛饮料原监制者——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据知情人士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一批批准的中外合资生产的保健功能性饮料,是1995年由卫生部直接批给中国轻工总会下属的一级公司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的。当时,红牛中国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在审批红牛能否在中国生产销  相似文献   

8.
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伴随着1996年新年钟声敲响,一头"红牛"跌跌撞撞地进了中国,在中央和地方各大电视台黄金时段、各大报纸做铺天盖地的豪华广告,大有志在必得之势。出乎"红牛"意料,成千上万的广告费砸进去,中国消费  相似文献   

9.
《大众标准化》2009,(6):5-5
鉴于有媒体报道,奥地利产红牛可乐及红牛能量饮料分别在德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被检出含有微量可卡因,并已在德国部分地区和台湾受到禁售处理。国家质检总局立即对相关产品进口情况进行了核查。经查,2008年以来,中国未进口预包装的红牛可乐或红牛功能饮料用于商业销售。国内销售的红牛饮料均为国内生产。随即,国家质检总局对国产红牛饮料的原料及产品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08,(1):102-102
在体育营销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2007年,红牛的体育营销找到了自己合适的方向。 2007年,红牛销售额达到30亿元,较去年增长50%。在亚洲,红牛位居软饮料类第一大品牌。在欧洲,红牛饮料消费带进功能饮料时代,风靡各国。红牛深刻地参与到各国年轻人所喜爱的运动之中,流行于大学校园、繁华酒吧、运动场合,成为时尚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饮料行业经历了五个阶段:碳酸饮料阶段、饮用水阶段、茶饮料阶段、果汁饮料阶段和功能性饮料阶段。在这交叉并存的五个阶段中,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消费者对于饮料的观念。以前消费者把口感和解渴作为选择饮料的标准,现在则更加注重是否有助于身体健康。虽然,在这个飞火流金的夏季,果汁饮料正当其时,但是我们也看到,挡不住的功能性饮料,正以咄咄逼人之势扑面而来,其中当然少不了老牌劲旅“红牛”,却也有少年英发的“脉动”维生素水饮料。 红牛是在中国饮料界率先引进功  相似文献   

12.
邹容 《英才》2005,(1):50-50
健力宝资金链的断裂,跟一个人密不可分,此人便是张海。张海作为早年在股市上叱咤风云的“凯地系”掌门人、“资本运作高手”,在2002年1月收购健力宝后,信誓旦旦要将这个中国饮料的第一品牌做大做强。但他毕竟不是一个地道的实业家,虽然他重新整合了遍布全国的行销队伍,开发出了“第五季”饮料,收购深圳平安足球俱乐部,  相似文献   

13.
红牛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火?笔者认为其中的功劳一半归功于"累了,困了喝红牛"这句再平实不过的广告口号.累了,困了,恰恰是红牛"提神醒脑、补充体力"两大功能的精辟概括.虽然红牛宣称其在全球的成功依赖于品牌定位聚焦能量与活力、积极进行产品推广、长期坚持运动营销、锁定年轻顾客长期进行培养、广泛开展终端推广的"暗营销"等五大策略,然而笔者却对其欲将在欧美多年一直沿用的一个广告运动主题"RedBull Gives You Wings!"以及该主题的相关创意引入中国表示质疑.  相似文献   

14.
陈丹 《中外管理》2004,(6):81-82
什么是伟大的品牌?“可口可乐”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主营碳酸型饮料——也就是汽水。多年的品牌积累,人们已经不说“我喝可口可乐碳酸型饮料”,而是“我喝可口可乐”。同样.我们也已经习惯称“劳力士”、“麦当劳”、“奔驰”,而不是“劳力士手表”、“麦当劳快餐店”或者“奔驰牌汽车”。品牌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语言习惯,而品牌背后的产品固有形态已深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家》2010,(14):I0046-I0047
“红牛能量之星”评选活动,由玄奘之路国际商学院戈壁挑战赛组委会与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各参赛队比赛期间每天推举一个具有感人事迹,体现“坚持、突破、超越、团队、体能”等能量要素的队员,赛事媒体记者团通过集体投票从30个被推举队员中选出13个成为候选人,在腾讯网的挑战赛专区进行候选人公示,接受全体队员和网民的微博评论,人气最高的3—5名将在6月27日的回归日上最终获得“红牛能量之星”的荣誉称号和奖杯证书。以下是本届“红牛能量之星”候选人。  相似文献   

16.
1999年 11月 ,可口可乐公司推出的儿童果汁饮料品牌“酷儿”在日本研制成功 ,2 0 0 0年已飙升为可口可乐的第三品牌 (继可口可乐和芬达之后 )。2 0 0 1年相继在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上市 ,成为当地消费者最喜爱的果汁饮料 ,被媒体称为神奇品牌 ;同年年底 ,在中国西安、郑州、杭州上市后 ,三个月即完成了预定的全年销售数量 ;2 0 0 2年“酷儿”在广州、上海、青岛、厦门、北京等城市陆续上市 ,也是深受儿童喜爱 ,产品供不应求。“酷儿”饮料为何能一路凯歌 ,成功攻占儿童饮料市场 ?其成功的秘诀在于成功的角色行销策略。角色行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镇企业》2003,(11):53-54
咖啡饮料市场前景尚不明朗。伴随星巴克咖啡馆在京、沪、穗等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消费者发现,在雀巢与麦斯威尔两大咖啡品牌之外,近来电视上咖啡产品的广告开始有所增加。世界上平均每分钟要喝掉3900杯咖啡,每小时要喝掉1400万杯咖啡,而中国平均每年每人的消费量还不到一杯。业内有关人士介绍,国内将有家食品业巨头将推出咖啡饮料,还有饮料公司也在做各种准备,找好时机会进入这一块市场。这些状况是不是意味着咖啡饮料已进入了市场教育辅导期?咖啡饮料会不会成为饮料市场的主流?雀巢中国“教育”雀巢大中华区高层表示不会公布对咖啡市…  相似文献   

18.
3月31日,福建省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东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对东山绿沅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大规模生产假冒“红牛”商标、无中文标识的“红牛”饮料。  相似文献   

19.
质检月览     
“中国的产品是安全的!”2007年12月11日,当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部长麦克·莱维特在北京参观了汇源饮料生产线之后说:“当我回到美国再拿起橙汁喝的时候,如果看到这是在中国加工的话,那么我会非常放心,因为我是亲眼看到它是怎么生产的,并且我也知道中国政府是以最直接的措施从生产源头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绿色产品”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随着WTO大门对我国开启,“绿色壁垒”必然抬头,成为阻碍我国产品扩大市场化的重大因素。只有靠强力推进“绿色认证”,才能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打破人家有意无意设置的“绿色壁垒”. 目前从国内饮品业的现状来看,“甜蜜的饮料”的背后隐藏着令人震惊又不容回避的现实。 在猪场旁建起“生产线”,把河水抽来“直接灌装”……这样的饮料,你敢不敢喝? 国人越来越爱喝饮料。近年来,名目繁多的矿泉水、纯净水、太空水、果汁、乳酸饮料、功能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