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17,(1)
上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创新,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有重要意义。上海自贸区成立的时间并不长,它是我国推行金融改革的窗口,是我国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试点。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模式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它能够形成由境内到境外的自贸区金融支持"辐射带",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多边自贸区。文章从上海自贸区金融的发展模式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要成为新世纪全球金融中心,必须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就不可能有资本市场的跨越式发展,而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必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及实现后将可能面临哪些问题?该如何巩固人民币国际化地位?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离岸金融中心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企业提供国际融资平台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层级分析法和模糊判断法对上海和新加坡离岸金融中心进行量化比较发现,上海在我国最具有发展离岸中心的优势条件,建议采用内外分离式作为发展上海离岸金融中心模式.此外,还应该加强沪港金融中心互动协作、加强离岸金融业务创新、强化离岸金融监管、完善离岸金融配套措施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大幅动荡,也促使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汇率显著波动,从而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了对人民币的强劲市场需求。中国应当积极利用现在这个难得的时间窗口,在香港形成一个能够自我循环的金融产品市场,为内地的金融改革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一个金融市场改革的参照,也为香港金融地位巩固提供新的动力。如果错过当前金融危机的这个机会,等到欧美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则可能再继续推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的难度就会增大很多。对于这一点,必须要有非常战略性的考虑,并且加强分析,而且目前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正好是各方能接受的一个时间交汇点。  相似文献   

5.
本币国际化既是一国主动推动的过程,更是一国经济和金融实力接受国际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实力、金融市场规模和全球货币体系需求三者之间有机结合的产物。在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金融业面临着竞争力低下、信用评级缺乏、对外贸易结构缺陷、离岸市场面临多重困难、资本项目和汇率改革过程中矛盾突出、霸权主义金融干涉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应采取内外兼修的方式,即着力提高我国经济核心竞争力、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加强本土信用评级建设、积极完善离岸市场、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等,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强大的内生和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发展方向的一项重要战略布局。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人民币国际化要走在岸和离岸的“双轨制”、渐进式的国际化道路,并分析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两种可能模式,即独立推进模式和合作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国际化既要使人民币能"走得出",又要保证境外人民币能顺利回流,建立境内外人民币双向循环机制。2009年,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海外人民币存量规模快速扩大,迫切需要解决人民币"回流"渠道建设问题,逐步建立、完善人民币循环机制。本文简要概述当前人民币回流渠道建设所取得的进展,进而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回流渠道、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国际化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自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两年有余。两年多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从近3年来人民银行所采取的措施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可大致概括为"贸易结算+离岸市场",即主要通过贸易层面人民币跨境结算,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剑峰 《金融评论》2011,3(1):44-60
"十一五"期间,我国金融体系依然没有改变以传统银行业为主导、以生产者为导向的结构特征,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这种状况制约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限制了我国的国际经济和金融地位。上海是我国金融市场相对集聚的金融中心,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国金融结构、使我国金融发展匹配于国际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在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当前需要抓住机遇,在国内推动"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以改变行政主导、多头分散的金融管理体制,同时循序渐进地推动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9)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越强,其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发展,人民币也开始逐渐走向国际化。文章首先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背景及其进展作了简要分析;再从贸易结算与储备货币功能发挥这两个领域详细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进展与中国金融改革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视域下中国金融改革的推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和"去美元化"的趋势下,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背景下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功能偏离、人民币金融交易功能的缺失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绊脚石.能源兼备物质与金融属性,在弥补人民币定价与金融交易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美贸易摩擦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探讨能源合作对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通过数据分析中国与中亚间能源合作现状并以此为立足点,提出了提高跨境能源贸易人民币结算额、扩大人民币对外投资额、建设中哈霍尔果斯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等以能源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国际化道路设计的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人民币国际化道路设计的共同点是分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不完全可兑换和国内金融发展滞后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约束。中国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其核心措施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人民币国际化试验取得了积极成果,并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中国需要继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宏观条件,为企业和银行主动参与国际化创造基础,同时采取多元方式提高企业在国际交易中的定价能力和银行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很高.中国政府也实质性地迈开了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无论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下还是在下一轮经济周期中,中国如果想要在国际金融上发挥更大作用,具有更多话语权,那么人民币必须国际化.本文通过分析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当前人民币已具备的条件,认为人民币已具备推行国际化的基本条件,需要通过地域和职能"三步走"的国际化路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国际化特点和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初级阶段,具有现钞结算和银行渠道结算并举、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同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可兑换同步推进三大特点,区别于一般货币国际化路径。人民币境外需求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沃土,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又受到自由兑换方面的局限,因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采取"强制度"模式。当前,应将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结算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切入点,通过制度完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阶段性突破。  相似文献   

15.
刘芮 《现代经济信息》2014,(16):174-175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诸多手段中,货币互换协议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当前广泛采用的两种方式,货币互换协议能够有效实现人民币的短期输出,从而加快人民币融入国际市场的速度;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能够切实优化国际金融货币体系,降低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汇率风险。本文拟通过谈论当前人民币国家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分析基于货币互换协议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人民币国际化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截止2012年12月,中国与周边13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并和阿联酋、阿根廷以及新西兰等非周边国家达成或扩大了货币互换协议,互换金融已超到1.6万亿人民币。尽管一些学者指出人民币已经走出了周边化,正在向区域化迈进,但是从国际化货币的定义来看,人民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仍有诸多困难在解决。文章首先从货币的职能来界定国际化货币的含义,然后指出当前国内政策与人民币国际化不一致的问题,最后根据学者提出的国际化的条件,提出下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截止2012年3月,中国与周边13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并和阿联酋、阿根廷以及新西兰等非周边国家达成或扩大了货币互换协议,互换金融已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尽管一些学者指出人民币已经走出了周边化,正在向区域化迈进,但是从国际化货币的定义来看,人民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仍有诸多困难需解决。文章首先从货币的职能来界定国际化货币的含义,然后指出当前国内政策与人民币国际化不一致的问题,最后根据学者提出的国际化的条件,提出下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优势与劣势并存。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金融机构国际地位提升,人民币公信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环境改善等,使得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占优条件。另一方面,金融市场不够发达,资本项目较低的开放度,人民币不能够自由兑换,又使得人民币处于国际货币竞争劣势。从货币国际化竞争条件内生性理论来看,需要动态看待人民币国际化条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将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民币国际竞争条件的改善。中国应采取分步实施策略、同步推进金融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贸易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两个平行金融市场"制度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区域合作等有效措施,改善人民币国际化竞争条件。  相似文献   

19.
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飞速增长,我国已跃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的国际化必然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本文以"十二五初期"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时间矢点,综合考量当前国内外经济背景,分析促使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因,同时关注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引起哪些副作用,最后,在未来可能出现不利的情况下,我国是否能够通过哪些政策工具,控制化解人民币国际化之后所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外汇储备的充足以及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增加,当前我国面临着推动人民币走出去,以更好地服务于对外贸易投资,深化对外经济金融交往,扩大改革开放以及维护国际繁荣稳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人民币国际化正在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和实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