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调整经济结构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我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宣兆琦 《山东经济》2008,24(4):62-67
发展山东的文化产业离不开传统地域文化的支撑。充分利用齐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齐文化产业是建设山东文化强省的突破口和重要任务。目前齐文化产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较好的社会环境,尽管发展前景看好,但存在许多问题。齐文化产业将朝着积极引导齐文化消费、大力培育齐文化市场、合理配置齐文化资源、建构齐文化产业链、齐文化事业与齐文化产业良性互动、由区域竞争到竞合的方向发展。应重点发展齐文化体育业、娱乐业、礼品业、图书印刷出版及电子出版物的制作发行业及网络业等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3.
刘玫 《走向世界》2006,(11):24-24,I0001-I0002,25-31
2005年4月,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山东时,对发展山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了深刻阐述,他殷切地希望山东充分发挥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为了推动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于去年年底决定筹办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今年6月16日至18日山东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如期举行。首届文博会以“文化创意财富”为主题,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为原则,以会展培育文化品牌,以市场整合文化资源,以交易创造文化价值,以论坛汇集文化信息,以节庆丰富文…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文化的传播与繁荣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制约,而经济的增长也更加离不开文化的巨大推动。现代都市是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的集中地,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传媒的日新月异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化、高层次化,都市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都市文化的经济活力 1、文化产业创造出了可观的利润  相似文献   

5.
为了方便各市向社会推介自己的文化产业项目,自2006年首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山东开始设立"山东省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这些以各市的优势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项目,成为山东文化吸引投资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6.
探索中国文化政策发展之路非物质中国让快乐生产金钱——E时代的娱乐经济有事短我—拇指经济初探迪斯尼—主题公园的最好阐述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产业规模和财富创造能力上也日益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实力,成为其不断扩张对外贸易的主导型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同时正在逐渐成为各大区域经济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机遇难得新兴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从积极的方面看,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我国文化领域逐步从事业形态向产业形态转变,并由此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出现近2.3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强大文化消费需求,人均GDP超过1490美元、特大型城市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后,社会发展催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喷发期征兆显现;同时已经形成文化经济的诸多亮点,文化产业近几年出现了长足的进步。据报道,1990年到1998年间,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由12.1亿元增加到83.7亿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娱乐、演出、影视、图书、旅游、电视教学等多种文化活动目前已全面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全球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已是不争的现实,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和文化产品作基础。国家的崛起迫切需要有自己的精神文化支撑,处于改革进程中的中国体育同样也需要有强大的体育文化产业作为发展的动力与支撑。  相似文献   

8.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自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开始有了质的飞跃,社会发展进入全新时期。文化产业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发展动力,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在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境遇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又被称为文化工业,它具有特殊的属性,是以文化产品的创造、复制、传播与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模式. 文化产业在满足人们大众精神需求的同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因如此,文化产业建设得到各国的重视. 我国的文化产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在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下,我国文化产业得以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各种问题,比如过分强调经济利益,强调文化的工具性,忽视文化精神向度,盲目上马文化产业项目等.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清晰看到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困境. 本文在简述马克思文化观的基础上, 试图探索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为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03年7月,山东文化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经历了7个春秋的阵痛与愉悦,今天的经济强省山东,已经在向文化大省奔跑的道路上留出了一路风景,327家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为新的市场主体.文化体制改革已产生裂变效应,文化生产力不断解放,优质的文化产品激活文化消费,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文化事业活力增强,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