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群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4):182-183
依据教育学习理论、健康教育理论、体育教育理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理论,结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构建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并就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教育目标、实施办法、评价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对完善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促进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丽娜 《商》2014,(22):283-283
河北联合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是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体育纲要》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的主轴线。通过实践探索,以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商》2014,(22)
河北联合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是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体育纲要》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的主轴线。通过实践探索,以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在“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指引下,依据《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围绕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大学体育特点的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即“目标教学模式”。我们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益,增强了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性意识和目标管理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了一定的行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2002年8月6日教育部颁布了教体艺[2002]13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要求2003年新学年开始《纲要》在全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中实施.然而,如何才能充分认识《纲要》的精神实质,如何理解《纲要》与教育部教体艺[1992]11号所颁纲要的实质性区别,如何使《纲要》能够得以实际性操作,成为广大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纲要》予以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同玲  查富民 《商》2014,(29):279-279
1.前言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顺应世界体育发展潮流的跨世纪之举,是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对人民体质与健康高度负责[1]。广大群众求美、求乐、求健康的愿望逐渐增强,掀起全民健身高潮就成为一种必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广播体操到现在的广场舞,体育锻炼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7.
包和 《中国电子商务》2013,(16):260-260
在以单独学科教学的传统护理专业培养模式背景下,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从来都是按照体育的不同项目进行,所以无论是什么专业,或者该专业在不同学期内其他课程的设计看起来与体育课的关联性不大。随着社会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各课程相互分隔的培养模式已达不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基于此,我们在教学探索过程中首先选取《急救护理技术》《体育》课程中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应性研究,期望能对后续的不同课程整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管理学》课程立足于为社会培养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为目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现今社会人才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而有效的管理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高校设置的《管理学》课程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管理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之外,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使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  相似文献   

9.
蔡云  朱元明 《消费导刊》2009,(4):193-194
自2001年9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试验,表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全面的深化阶段,也表明我国体育教育改革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全面提高学生体能与技能、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高大伟 《商》2013,(18):325-325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不断实施与发展,学校体育也在不同程度的践行着,全民健身计划与学校体育的发展相辅相成。学校体育秉着全民健身纲要的精神,可以使青少年从小受到良好的体育环境熏陶,也可以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他们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加强和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的态度及能力。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为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氛围,更提供了适合其发展的硬件设施和人力资源。“二元互动”改变了过去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相孤立、隔绝的状态,把学校体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学校社会体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王晓丹 《消费导刊》2014,(12):243-243
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婚姻家庭法》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现代生活日新月异,法律规范也为适应其变化而不断调整,而法律教材的更新换代却相对滞后。目前,婚姻家庭法课程设计与模式出现观念陈旧、形式单一、与现实脱节等问题,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步伐,明确教学目标,用更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现代社会对法学教育及法学毕业生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基于教育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引导,有关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完善。作为高等院校体育课程重要专项之一,足球理论与实践课程同样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足球课程育人现状及问题,并对发挥足球课程育人功能提出对策与建议,促进体育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展现体育的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13.
李芝兰 《商》2014,(9):275-275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国人对体育与健康的关注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其健康认识也随之提高,学校体育教育也随之倍受关注,学校体育教育课程在新的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指引下产生新的变革;而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主要实现形式之一的体育课,因受到场地、器材或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致使有些体育课的开展只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因此,研究焦作市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简称体育课)现状,找出现存问题,为焦作市体育教育工作提供合理化、实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是国内高等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意志力、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产生重要的作用。在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应当将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着重加强对学生体育素养和运动能力的培养。围绕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目标展开分析,进而探索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及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引下,特别是在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与实施以来,在全国普通高校掀起了体育课程新一轮改革的热潮,健美操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一个分支,在体育课程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形成和建立完善的高校健美操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切实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实现课内外教学一体化,促进高校健美操课程改革发展,培养出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每个行业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现代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不断向专业技术人才过渡.社会的发展趋势对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如何让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满足时代的需求.如何搞好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当今大学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方向,依据教育部新《纲要》精神,针对我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对延安大学公共体育课的现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 1.国家重视,院校轻视 在教育学中,德、智、体、美、劳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国家先后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法》等10多个有关体育教育的行政法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更是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但是现在的学校管理制度中实行院长负责制,很多高职院校领导对体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学校的发展是学校的专业课、品牌课以及围绕这些专业、品牌课所做的一切,学校能否再上一个台阶,才是他们发展的主要目标.对体育是口头上重要,行动上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这种态度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师生对体育课认识上的偏差,部分教师认为体育课只要身体素质差不多的教师都能兼代;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打打篮球、踢踢足球和课外活动等.这与国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灾荒连连,构筑了一部惨痛的中国近现代灾荒史。将灾荒史素材融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对大学生起到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加深大学生对社会发展方式、先进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重大历史事件等问题的深刻认识,以达到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教师可以采用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渲染、重点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途径将中国近现代灾荒史的内容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教学有机融合,达到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20.
薛建明 《中国市场》2009,(5):154-155
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造成了人类社会生存的困境。文章从科学技术滥用对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影响为切入点,分析了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并从教育观念、教学课程、实践环节等方面探讨高等院校如何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