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宣讯最近,武宣县桐岭镇良田村的养鳖大户谭伯荣正忙着指导工人扩建养鳖池。他说:"我从2008年开始购回500只黄沙鳖养殖,并繁育鳖苗。去年我卖了7000多只鳖苗,还销出部分成品肉鳖,获得纯利润15万元。现在在桐岭镇,像谭伯荣一样看好"鳖"路"钱"景的农户,已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丰城市池塘生态养鳖发展迅速,养鳖面积达到2000多亩,总放养量达300万只,推出"中华生态富硒甲鱼"产品,达到富硒地方标准,成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该产品经3-5年而养成,体色油绿,体表光亮,裙边宽厚,肉质细腻,野生风味十足,价格与野生鳖相当,比养殖常规淡水鱼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数倍,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3.
正5月22上午,江苏省启东市合作镇达育村村北一片占地33亩的茭白园里,71岁的养鳖能手陈立昌指着周围茭白青青、水面清爽的连片沟塘,豪迈介绍他的生态养鳖经:"池塘种茭白,水中养甲鱼,还有鱼虾和黄鳝,原本一片废沟塘,现今一只‘聚宝盆’!"1998年春天,当时尚在国有启东盐场上班的陈立昌,看到老家附近有一大片低洼地旱季水泡地、雨季一汪水,近乎荒废的同时,还因水面环境"一团糟"而成村里干部  相似文献   

4.
程宁 《农家之友》2009,(13):53-53,54
鳖,又名甲鱼、水鱼,经济价值及营养价值都很高,被视为席上佳肴。近年来土池生态养殖的“生态鳖“(仿生态鳖)由于其色泽,肥满度,食用口感均十分接近天然。更深受市场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在福建省建瓯市郊山区进行土池养鳖实验。共养殖土池养鳖8亩,投放15-20g幼鳖1200只。经过4年养殖,平均体重达0.5kg。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有个闻名遐迩的“种鳖达人”,他就是今年48岁、有着20年鳖苗培育经验的陈静涛。从开始只把养鳖当副业却搭上了主业,到后来把养鳖当成事业又赔了个血本无归,再到现在成为养鳖佼佼者。陈静涛的成功经历富有传奇色彩,而他独特的企业管理方式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热议。身怀绝技,成就一方“养鳖之王”陈静涛养得一手好鳖苗,尽管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仿生态养殖,就是改工厂化增温养鳖为池塘常温生态养鳖,改全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以天然活饵料为主,改依靠药物防治疾病为生态调节控制鳖病发生,改当年上市的快速养殖法为2~3年养成的自然养鳖法。从而恢复  相似文献   

7.
<正> 贵池区高岭谷潭村农民李世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1993年承包了本村一块66亩的芦苇荡,并自筹资金3万余元,将其改建为50余亩连片精养鱼池。多年来,他坚持在种养结合上下功夫,把原来的荒滩变成一块生机盎然的生态图。其经营布局是:水中实行鱼珠鳖混养,以银鲫等优质鱼为主,吊养手术蚌2万只,投放中华鳖稚鳖200只,成鱼  相似文献   

8.
鳖,又名甲鱼、水鱼,经济价值及营养价值都很高,被视为席上佳肴。近年来土池生态养殖的"生态鳖"(仿生态鳖)由于其色泽,肥满度,食用口感均十分接近天然。更深受市场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在福建省建瓯市郊山区进行土池养鳖实验。  相似文献   

9.
<正> 我所1987年开始,在常熟生态站建池开发养鳖,养了几年后,因故停了,93年又与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协作在河南建池养鳖,一直到现在。1993~1995年由于人工养鳖的高效益,带动了甲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吸引了一些科研单位,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所等于93年开始建池养鳖……。大批的技术人员、专家、教授投入到这项技术的研  相似文献   

10.
自繁养鳖经济效益高 湖州市长兴县虹溪区吕山乡陶家村农民郭小狗,今年3月份投资600元,建了两个鳖池,开始自繁养鳖。到6月中旬止,共捉河鳖250只,计220斤,其中雌性140只,雄性110只,饲养以后共产蛋800多个。由于开始没有经验,孵化池先用石粉当沙,透气性差,结果损失200多个蛋,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随着鳖价的下跌,养鳖效益随之降低;青虾池塘专养的产量和效益不高,池塘的利用率尚待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养鳖效益和池塘产出率,2001年我们开展了鳖虾池塘生态养殖的试验和探索,取得了当年投入、当年产出,亩净收益达4689.40元的良好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为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使我国养鳖业在买方市场下仍然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抓住机遇,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千方百计降低养鳖成本和养鳖风险,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改善养鳖生态环境,采用无沙养鳖代替有沙养鳖,用活性酵素、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和底质环境,并在饲料中添加保健促生长剂防病促长等,对鳖的养殖进行外调控和内调控,包括环境、结构、生物三维生态调控。为进一步降低能耗和其它物化成本,采用更先进的节能方法降低加温成本,技术改进  相似文献   

13.
这标题看似不雅,却是事实。王八者,鳖也。他手上养有4万多只黄沙鳖,曾任桂平市金田镇黄沙鳖协会会长,自然无愧“司令”之称。他就是黄沙鳖养殖大户黄丽泉,一个属马的中年汉子,中等身材,黧黑的皮肤,走在路上,没人会想到他是个年进百万的人。  相似文献   

14.
<正> 在1998年全国养鳖业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旌德县养鳖业的产值虽然也有所减少,但在养殖面积和产量方面都有很大提高,面积由1997年的400亩增加到583亩,拥有标准温室7000m~2和简易温室15600m~2,年产稚鳖30万只,商品鳖50吨,产值720万元。全县养鳖业的再度兴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养殖观念的改变。商品鳖价格的下跌,其实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在市场上形成稳定的需求量,这些使养鳖户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从原来出售鳖苗  相似文献   

15.
土池仿生态养鳖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些年,“温室鳖”(温室养的鳖),价格跌到20—30元/kg也很少有人问津,养殖者基本上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而“生态鳖”(仿生态养的鳖),由于其色泽、肥满度、食用口感均十分接近野生鳖,安全、无公害,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场售价高达150—200元/kg,仍供不应求。现将土池仿生态养鳖配套技术介绍如下:一、土池设施选择地面开阔、地势平坦、避风向阳、环境安静的地方建池。池的大小、形状不限,池深1—1.5m,池底以壤土为宜(壤土保水性和通气性都好)。池埂四周用高70cm的石棉瓦或水泥板等材料埋入土下20cm,土上50cm作为防逃墙。防逃墙内四周…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28日,湖北赤壁市沧湖开发区原种场,这里的田地有点特别:水田四周都设有围网,地里面淤泥较多。当地养鳖大户吴全军解释:"这就是稻鳖共育养殖基地。"2013年,吴全军的鳖卖到100元一公斤,比普通鳖高出两倍。为何?吴全军说道:"我养的鳖,是在水稻田里散养长大的,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7.
<正>8月5日上午,江苏省启东市合作镇达育村,72岁的养鳖能手陈立昌展示他刚刚捕获的生态甲鱼(如图)。他的背后,是一大片种植的茭白水塘。可别小瞧了这一大片并不起眼的茭白池塘,水塘里,隐藏着数千上万只小则五六两,大至十来斤的生  相似文献   

18.
<正> 养鳖业市场前景乐观。目前,控温养鳖与常温养鳖共同发展,满足了市场多层次消费者对鳖的量和质的不同需求。温室鳖市场价进一步回落,养鳖场此鳖的卖出价45-50元/500克,常温鳖中吃配合饲料的鳖价格为70-75元/500克,全部投天然饲料的仿野生鳖,价格为130元左右/500克。鳖蛋、鳖苗价格跌至3-5元/只,饲料系数1.6以下,饲料成本每500克鳖8-10元,采取节能方法,加温费已降到每只鳖1元以下,因此养鳖成本控制在每500克商品鳖25元以内,甚至20元已成为可能。今后市场鳖价即使降低至每500克30元左右,只要提高技术含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肖桥村四组农民杨海波,利用池塘"鱼鳖混养"增产增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杨海波从2011年9月开始,将组里一块42亩的荒湖改造后,从事"鱼鳖混养"模式,由于技术不熟,经验不足,他自费到湖南汉寿、洪湖柏林村,向当地从事养鳖多年的渔户求教养殖技术经验。因为"鱼鳖混养"二年才能受益,他一般投放大规格四大家鱼和鳖种(一般在  相似文献   

20.
<正> 永嘉县渠口乡石柱村农民王文善承包的二亩水田周围,日前筑起一道高1米左右的小土墙,只见水田里数以百计的黑色“小幽灵”戏娱于碧绿的禾苗间,显得十分逗人喜爱。此为我市农家进行稻田养鳖的新景象。 据了解,稻田养鳖是我市发展稻田生态渔业的新举措,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提高稻鱼产品产量、品质与效益。该农户今年5月在稻田中每亩放养150只左右的小稚鳖。经3个月的养殖,体重已达200多克,生长良好,而且由于处于半野生放养,活动范围大,肉质较工厂化养的鳖鲜美,纯属“绿色”产品,将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