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宝红 《活力》2011,(3):211-211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指电视新闻记者在拍摄人物讲话的同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它包括现场效果同期声,即伴随着新闻事件的发生而同时发出的各种音响:以及现场采访同期声.也就是新闻现场中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姜鸽 《活力》2012,(19):127-127
运用同期声渲染气氛,烘托新闻的主题,是电视新闻记者常用的手法,同期声运用得恰当,就像是一盏点放在窗口的灯,使整篇报道平添亮色,让新闻本身更具活力.反之,同期声使用不当,也会无端耗费前期采访的时间和加重后期压缩处理的负担,报道出来的新闻就像是一只充满了水的气球,毫无实质意义.因此,如何精准地运用电视新闻同期声,是当前电视新闻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般地说,记者在现场的解说,新闻人物的谈话,录制画面时同时录下的现场的各种声音,都应是电视新闻的同期声.  相似文献   

3.
王生  刘立新 《活力》2014,(2):67-67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或采访现场录制的同步声音,它包括被采访人的谈话录音、背景声、效果声。在电视节目日常编辑制作中,编辑要利用同期声使电视新闻更加客观与真实,遵循“密切电视新闻与观众联系”的原则,突出电视新闻声画并茂的优势,使电视新闻同期声节目满足广大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视听要求,以保证播出的新闻可以收获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马春艳 《活力》2012,(9):43-43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运用同期声渲染消息的气氛,烘托新闻的主题,是一种常用的手法,但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同期声要运用适当得体。才能使整条新闻更具活力。电视新闻同期声运用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正确地运用电视新闻同期声,是当前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记者在现场的解说,新闻人物的谈话,录制画面时同时录下的现场的各种声音,都应是电视新闻的同期声。如何搞好新闻人物的访谈同期声是最为常见的。  相似文献   

5.
王宛秋 《活力》2014,(7):113-113
电视新闻同期声作为报道新闻事实的形式,不仅对于节目主题的烘托、现场气氛的渲染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可以展示鲜明的人物性格,使观众产生强烈的现场参与感,从而实现最终的电视节目说服力。合理应用电视新闻同期声,就会像一粒粒珍珠,在解说词的串联下,让新闻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6.
电视区别于报纸与广播的最大特点是视听结合,声情并茂.在电视新闻中,画面、解说词、同期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同期声,它在烘托节目主题、渲染现场气氛、展示人物个性等方面发挥着画面无法替代的作用,给人以强烈的现场参与感、感染力和说服力.广义上说,电视新闻同期声是记者在现场录制画面时同时录下的各种声音.  相似文献   

7.
刘亚红 《活力》2014,(16):52-52
本文主要阐述了广播电视新闻的构成元素、电视新闻文字稿与画面的构成关系、广播电视新闻文字稿与采访同期声的构成关系、广播电视新闻文字稿与现场环境声的构成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杜晓娟  李绍敏 《活力》2012,(12):195-195
电视新闻的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而存在的声音,包括记者在现场的解说、新闻人物的谈话、录制画面时同时录下的现场的各种声音。由于电视新闻同期声不仅能使观众观其形.还能同时闻其声.更易激发观众的认同和参与意识。因此,  相似文献   

9.
金伟群 《活力》2012,(21):94-94
一、了解什么是电视新闻同期声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同期录音的意思,它是摄像记者在电视采访中进行现场判断、选择和记录的重要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声音,并伴随着电视媒体中的节目形象展现出来,从而增强节目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二、为什么要运用电视新闻同期声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则电视新闻仅靠画面和解说,让观众看到听到的只是摄像记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而运用同期声,由当事人告诉观众所发生的事情,则会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真实性,更具说服力.另外电视新闻中合理应用同期声可以使节目内容更加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10.
苑洪春 《活力》2011,(5):202-202
电视区别于报纸与广播的最大特点是视听结合,声情并茂。在电视新闻中,画面、解说词、同期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同期声,它在烘托节目主题、渲染现场气氛、展示人物个性等方面发挥着画面无法替代的作用,给人以强烈的现场参与感、感染力和说服力。广义上说,电视新闻同期声是记者在现场录制画面时同时录下的各种声音。包括记者出镜解说、新闻人物语言、环境背景声、现场声响效果等。本文主要探讨新闻人物同期声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文达 《活力》2014,(24):45-45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有些记者不喜欢运用同期声,还有一些记者不善于运用同期声,报道平铺直叙,丝毫没有感情色彩。笔者在地方台从事一线新闻采编工作的近十多年实践中,对此深有体会。下面笔者就地方台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运用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2.
王春生 《活力》2012,(23):83-83
在深度报道中,新闻细节的运用能使电视新闻更有新闻价值,在电视新闻中,细节表现的就是新闻人物或新闻场景的最具有个性的画面或同期声.细节部分主要体现在新闻人物的某一个面部表情、一个手势、一句话甚至是人物的穿着打扮等方面,也可以说是某一个新闻场景的特写镜头,细节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重点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用一两句警句点明要旨,使全篇生色.作为以声画结合见长的电视新闻,如何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点好"同期声"和"画面"这两只眼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陈国辉 《活力》2005,(6):325-325
在深度报道中,新闻细节的运用能使电视新闻更有新闻价值,在电视新闻中,细节表现的就是新闻人物或新闻场景的最具有个性的画面或同期声。细节部分主要体现在新闻人物的某一个面部表情、一个手势、一句话甚至是人物的穿着打扮等方面,也可以说是某一个新闻场景的特写镜头,细节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重点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刘振国 《活力》2014,(13):59-59
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概述 深度报道是一种介于动态新闻和评论新闻之间的相对独立的报道形式。电视深度报道是指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通过对画面、解说、字幕、现场同期声效果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对电视新闻的深度进行挖掘,并以最快最佳的传递形式报道给广大受众。电视深度报道通过系统提供新闻背景材料、分析和解释新闻事实的性质、原因、结果等,就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生活现象和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次地剖析、揭示其内在本质从而正确引导舆论、解惑排疑。  相似文献   

16.
孙晨 《活力》2014,(23):36-36
在电视新闻中,细节是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中最有特点的画面或同期声,它能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思考。电视新闻对细节运用得好,能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使新闻人物更丰满、新闻事件更生动,新闻报道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发现和运用好细节画面是电视节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于世伟 《活力》2010,(8):354-354
人物同期声、实况音响和解说旁白都是电视新闻的形象元素.它们与画面一起承担着新闻的传播功能。如何运用好声音元素,做到音画的和谐统一,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不仅以多种传播符号直接进入观众视听,而且以强烈的现场同期声传输给观众,进一步强化现场感,开创了电视新闻独特的传播方式,更大地发挥了电视传播现场感强和面对面传播的优势。然而,很多新闻工作者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误区和报道方法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庄震 《活力》2012,(19):132-132
在电视新闻中,细节是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中最有特点的画面或同期声,它能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思考.电视新闻对细节运用得好,能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使新闻人物更丰满、新闻事件更生动,新闻报道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发现和运用好细节画面是电视节目成功的关键. 一、细节的表现形式 电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细节.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往往忘记了内容、情节,甚至标题,然而精彩的细节却能深深地刻印在观众的记忆中,电视细节的作用和魅力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评论在与网络新闻评论的竞争中应更加突出它的本体特征,在追求个性化、专业化的同时,积极探寻电视新闻评论的平民视角和娱乐化方式,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保持和强化自身的独特魅力。电视新闻声画结合,声形并茂,与其他媒体相比较,有其独特的优势。电新闻用独特的手段来传播新闻,所以在和其他媒介的新闻有相同共性的同时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这些个性特征使电视新闻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这些个性特征包括:直观性、纪实性、立体性、参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