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艳玲 《中国经贸》2011,(12):211-211
会计诚信是会计应有的素质,会计信息诚信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市场经济制度。诚信既是会计行业生存的重要前提,又是其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在探讨、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途径和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诚信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改善会计诚信问题,应当从强化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入手,通过建立会计诚信教育机制、建立会计诚信法律机制、建立会计诚信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会计诚信评价机制、建立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等方面入手,重塑会计良好的诚信形象,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3.
随着美国“安然”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丑闻的发生,以及我国“琼民源”等会计造假事件的曝光,向全世界敲响了会计诚信危机的警钟。为了应对会计诚信危机,恢复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的信心,本文提出了营造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建立会计诚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会计诚信的含义,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杜绝会计信息造假、重建会计诚信的对策:减少社会外部不良环境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不利影响;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在企业层面积极建立会计诚信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法律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相应法律机制;切实加强政府对会计活动的监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复杂化,对会计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同样,会计不诚信,市场经济也就无法维系。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市场经济发育阶段,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监管体系,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不诚信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加快会计诚信体系的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会欣 《中国经贸》2013,(10):217-217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问题也日益严重,会计诚信建设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就对会计诚信缺失的严重性及提高会计诚信的对策,做了一些思考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会计诚信表达的是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服务。会计诚信教育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系统的会计诚信影响,促使会计人员形成会计诚信品质,履行会计诚信义务的活动。它把会计诚信原则,会计诚信规范和会计诚信观念灌输到会计人员的意识之中,引导会计人员既能够实现自我监督,调整自我行为,也能够参与社会行为的调整过程,并能够影响其他会计人员的诚信行为和进行会计诚信评价。  相似文献   

8.
截至2002年,国内(外)上市公司的会计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而财政部曾于2003年则专门发起重塑中国会计公信力活动。导致会计诚信执行者(整体而言是会计主体,具体而言则是其管理层及其控制下的会计人)出现会计诚信失范的症结,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本文不过多涉及会计诚信执行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或者企业产权问题等导致会计诚信失范的内部症结,而是更多地从外部监督角度探讨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的重塑,通过一个简化的成本效益函数模型来揭示上市公司会计诚信失范的外部症结所在及其治理的政策取向,企圈通过外部监督的完善来增加会计诚信执行者的预期诚信失范成本和降低预期诚信失范收益,赋予会计诚信一种“强制性信任”。  相似文献   

9.
会计是诚信行业,离开了诚信,会计便失去了立足的根本,会严重影响会计主体和会计界的声誉,加大市场交易的成本,增加企业生存的隐性危机。因此,会计诚信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究其原因及对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庞垚 《魅力中国》2013,(13):278-278
由于目前市场经济规则尚不够完善,法律制度也不够健全,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会计诚信危机,不仅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干扰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会计职业的社会信誉,会计职业的公信力和独立性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会计诚信缺失的严重性及提高会计诚信的对策,做了一些思考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黄婷 《中国经贸》2011,(22):180-180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会计行业的独立性和公信力受到了一定的质疑,这使得会计信息本身所具有的信誉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会计行业正面临着一场信任危机。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当前的会计诚信问题,并思考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本文主要对会计诚信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分析了会计诚信危机的危害,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内容之一,诚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乃会计之本,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诚信既是财富,又是资源,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会计诚信要求会计人员要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会计资料,遵纪守法,恪尽职守,把好财务收支关,公正地反映各方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赵丽娜 《中国经贸》2011,(10):259-260
由于面前市场经济规则尚不够完善,法律制度也不够健全,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会计诚信危机不仅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干扰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会计职业的社会信誉,会计职业的公信力和独立性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对会计诚信缺失的严重性及提高会计诚信的对策,做了一些思考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苗蔚 《魅力中国》2013,(16):68-68
会计诚信不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它作为企业诚信的一部分,对促进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本文仅从会计诚信失真的危害来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解决诚信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评述了会计诚信的现状,提出了影响会计诚信的5个方面:即经营者、投资者、会计人员、中介机构、政府有关部门对会计诚信的影响。针对目前我国会计界的状况,提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杨生棠 《中国经贸》2009,(16):163-163
我国加入WTO后各项经济制度日益与国际接轨,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就是其中之一。围绕会计准则协调的界定、目标、方式展开研究,对我国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会计诚信的涵义和会计诚信的主要危害,分析了会计失信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会计诚信是会计应有的素质。会计工作的好坏,会计资料的真假,都直接与会计人员的诚信紧密相关。文章探讨了会计诚信的内涵,并在分析会计诚信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途径和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谭萍 《魅力中国》2010,(8):91-91
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对会计诚信进行了分析,还对会计人员如何做到诚实守信和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基于社会道德的基础架构上的。会计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从内涵上说,会计诚信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能力、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  相似文献   

20.
张曰军 《中国经贸》2009,(18):172-172
会计行业承载着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坚持诚信原则,是会计行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本文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