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结算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在其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结算本身国际性、融资性、知识性、惯例多等特点决定了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的复杂性,这些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快速发展.但风险不等于损失,操作得当,风险可以预防,可以转化为收益;如不当,风险即会成为损失.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技术、经营和管理上寻找防范对策,最大程度上防范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谢琦 《时代经贸》2010,(22):169-170
国际结算业务已成为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竞争的焦点。文章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国际结算业务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为银行国际业务开辟了广阔的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多边贸易的发展,以信用证、托收等为主要代表的国际结算方式被普遍运用到国际经济活动当中。然而,随着国际结算业务量的迅猛增长和国际结算收益的快速提高,国际结算所面临的风险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就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此对商业银行防范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际结算业务已成为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竞争的焦点.文章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国际结算业务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间进行贸易和非贸易往来而发生的债权债务,要用货币收付,在一定的形式和条件下结清,这样就产生了国际结算业务。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多边贸易的发展,以信用证、托收等为主要代表的国际结算方式被普遍运用到国际经济活动当中,为国际间资金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国际结算本身有国际性、科学性、融资性、知识性和惯例多、发展快等特点,使国际结算中产生的众多的风险。本文就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此防范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同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之一,能够快速推动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具有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本文就对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必要的探讨,以此探求发展贸易融资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同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之一,能够快速推动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具有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本文就对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必要的探讨,以此探求发展贸易融资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金融与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凭借其显著的低风险性、高需求性和高成长性在国际结算业务中的占比有明显提高.本文介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现状,主要分析我国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的方式,如何化解结构性贸易融资的风险,以及目前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遇到的瓶颈及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加入WTO,我国对外贸易的数量及范围将会迅速扩大,对外贸易的主体将向多层次扩展,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将呈现多样化且新业务不断推出,与之相应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亦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专业化,其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增长和变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讲,如何把握机遇,扩大国际贸易融资,揽收国际结算业务,最大限度获取融资效益和中间业务收益,同时,又要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融资风险,是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融资业务操作管理较粗放,还没有完全建立各种融资业务的严格标准和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开展的国际…  相似文献   

10.
连育青 《技术经济》2000,19(8):16-19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 ,国际结算业务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外汇业务 ,各大外贸公司、三资企业更是商业银行竞争业务的对象。贸易融资业务的承办优劣成为进出口企业选择银行业务合作的首选条件 ,但是国际贸易融资实际上也时刻潜伏着风险 ,若把握不好 ,进出口企业的贸易风险就会转嫁到银行身上。因此 ,如何控制和掌握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应是拓展外汇业务中亟待解决并加以完善的问题。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向本国进出口企业提供的装船前和装船后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它正常包括票据贴现、单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为国际业务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在不断拓展,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起步较晚,相对于外资银行尚未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潜在风险.因此,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实施科学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治理,有利于创建符合我国国际贸易发展需求的金融风险管控体系,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美国OFAC制裁越来越严,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信用证作为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涉及OFAC制裁的风险很大。本文结合OFAC制裁和信用证业务的特点,对信用证业务的风险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防范OFAC制裁风险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传统银行服务业务已经难以满足市场变化和大众需求,各银行为占据市场份额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营销策略,其中国际业务以低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成为各家银行争相开展的业务项目,同时为更好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优质资本跨境投资,商业银行将拓展国际业务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国际结算业务拓展过程中存在的营销服务模式单一、人员素质不强、管理职责模糊、产品类型单一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各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服务营销战略推行,对此需从管理、模式、产品类型、人才素质等方面出发,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保理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国际保理业务迅速扩张的同时,相应的风险管理手段却没有跟上。商业银行在从事国际保理业务时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国家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本文就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是指为客户办理的发生于国际间的货币收付及清算,包括外币兑换、外币交易等外汇业务,汇款、托收、信用证等国际结算相关业务和进出口押汇等国际融资相关业务。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优惠与否也演变成了全球贸易竞争手段的一种,于是基于商业信用的国际保理在全球贸易融资结算中迅速发展并大大超过了信用证结算。我国外贸企业要顺应潮流,了解全球保理业务的最新进展并积极加以运作,以提高我方国际竞争力。但我国开展国际保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及相应的风险,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和防范风险,才能促进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的进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7.
国际保理业务就是这样一种能够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新的结算融资手段。国际保理业务源自流行于欧美的国内保理业务,近十多年来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业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业务,它是一种为进出口双方提供融资、财务管理、信用保险、催收帐款并提供综合性信息的新型综合性的短期贸易融资结算方式。出口商采用国际保理业务可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西方国家国际保理业务的开展情况以及我国近几年的试点表明,它是外贸企业及商业银行开拓新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的一个有力手段。一、国际保理业务的技术分析我国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主要有汇款、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向着多层次扩展,对外贸易的数量以及范围也在迅速扩大,结算工具也呈现出多样化且新业务不断推出,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外汇风险,潜在风险在不断的增长。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把握机遇,规避风险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外汇风险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如今要面临的外汇风险,进一步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剖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银行实现业务领先的源动力。支付结算业务创新包括支付结算产品和支付结算制度的创新。本文概括了我国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创新的趋势,对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支付业务创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推动我国支付结算业务创新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开展低碳金融业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背景下,对环境不利的劣质信贷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声誉风险和诉讼风险急剧增加。为应对上述风险,同时把握低碳经济发展机遇,大型国际商业银行加强了风险监测与管理、创新了低碳金融产品,并成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市场的重要投资者。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低碳业务的发展,需要借鉴国际商业银行低碳业务发展的经验,从外部约束、道德自律及盈利空间等角度推进国内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与低碳经济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