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黄路  赵雪 《生产力研究》2023,(10):75-80
“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乡村农民非农就业是当下重要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文章将农民工分为老一代与新生代两类,构建了农民非农就业决策行为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乡村创业影响农民非农就业行为决策的逻辑分析显示:(1)乡村创业通过减少就业需求和增加就业供给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2)乡村创业通过价格机制、信任机制和创新机制影响农民非农就业的行为决策。其中,乡村创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对农民工的经济条件、透明性担保改善显著。(3)除了追求经济条件,由于新、老农民工的成长经历、个人诉求、文化素质等的差异性,表现出新生代农民工更注重政治参与、社会机会、透明性担保,而老一代农民工更注重防护性保障。文章的主要政策含义有:促进乡村创业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改善农村地域的社会机会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回流的重要手段。同时,增强对农民的防护性保障力度,尤其需要关注老一代农民工,这些措施对农民工的自由发展与回流就业起到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年龄在16-30岁之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出务工、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但户籍身份是农民的劳动者。如今,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得到了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心理研究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心理,以及这些就业心理所存在的缺陷。根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心理的分析,最终得出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满意就业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及就业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说明教育培训与就业收入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教育培训总体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稳定就业、收入提升及向上职业流动有正面影响;但是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在获取收入方面,与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相比并不具有显著优势。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人力政策时,应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其职业期望不一致问题日益凸显。基于全国11个省(直辖市)4030个新生代农民工样本,采用多元Logit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对教育培训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培训会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单位选择、工作满意度和就业稳定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和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进城就业现象也十分普遍,但是一般此现象主要是就经济发展地区而言,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新生代农民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仍然存在一些限制.文章围绕经济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就业区域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肖琳 《时代经贸》2013,(2):206-206,F0003
在我国具有非正规就业规模日益扩大,即将进入刘易斯结构拐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市民化融入亟待解决的背景下,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尤为关键。本文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指标体系,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为准确的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状况,从而有利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本文采用文献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两级,其中包括5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不仅是新时期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查阅湖北省农调队调查数据,以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对影响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因素进行一般分析,并采用AHP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后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就业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布分别为个人主观意愿、人力资本水平、家庭状况、企业福利、性别、社会保障制度,最后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就业收入与其所接受的教育文化程度和技能培训等人力资本息息相关。利用对广东、福建、上海等9省(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调研数据,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与农民工收入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教育、培训与其就业收入影响都是成正比的,文化教育程度越高相则应的收入水平就越高,参加了培训则相应的收入水平就越高。为此,提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加强农民工培训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罗莉 《经济研究导刊》2014,(31):173-174
就业乃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安邦之策,是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的基本前提和必经途径。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的分析,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就业稳定性差、就业保障性低、自主创业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并剖析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境的深层原因,如户籍制度不合理、用人单位管理僵化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能力不足等,最后从政府、用人单位、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角度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让进入城镇的新生代农民稳定就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意义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加快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认为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工的身份仍是农民;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社会歧视仍然存在;就业环境差、待遇低、工资被拖欠、克扣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保障权利不完善。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对策:深化户籍制度及其配套设施的改革;建立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体系;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和城市化体现着独特特征。首先,由于当前快速的城市化造成了城市的可流动要素集聚密度过高,土地和住房等非流动要素价格增长过快,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转移的边际成本增加。其次,尽管城市的高支出成本造成了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面临收入-支出的不对称局面,但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城市化,因而需要农民工家庭几代人的储蓄和财力支持,这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叠代投资转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一个独有的现象。在回顾国内外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特殊性,应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经济效应,并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提出消除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丹丹 《经济师》2012,(5):19-21
成都制鞋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市场结构的调整、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质量水平的提升、商业模式的探索、品牌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力度是解决制鞋业产业困境的重要措施。文章根据成都市235名农民工的调研数据,从农民工个人角度出发,了解农民工自身的就业培训需求状况,从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层面和所受教育等方面,分析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存在问题,并提出促进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探讨农民工自雇就业对其实现举家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自雇农民工比受雇农民工更倾向于举家迁移,这一现象在女性、新生代、未受过高等教育、跨省迁移和高收入的农民工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运用工具变量控制潜在内生性、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同时,自雇就业也有利于农民工选择其他家庭化迁移程度较高的迁移模式,自雇就业对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正向影响随着家庭化迁移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农民工自雇就业促进举家迁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独立居住和农村土地转出的家庭空间资源再配置机制实现,而配偶不工作和老人随迁等家庭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机制的作用相对较弱。研究结论表明,通过积极扶持自雇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工实现举家迁移,为自雇就业农民工提供城市居住、农地转出等方面的便利有助于这一机制的实现,而城市则应针对性地制定符合自雇就业农民工特点的公共服务政策。  相似文献   

16.
黄国华 《财经科学》2010,(12):65-73
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受到外源因素的影响,外源影响因素包括城市务工收入、务工收入的成本投入、城市就业市场的劳动需求。本文在构建成本和市场双重约束下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外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以全国29个省市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了外源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影响度。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若干政策。  相似文献   

17.
社会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其在城市的社会融入状况是分析其就业质量的关键视角。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社会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特征;社会融入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在超大城市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其次是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作用最小,说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更有利于发挥社会融入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要着力提升大城市、超大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水平,以及中小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质量,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融入环境。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就业问题关乎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关乎农村的和谐稳定,关乎农业的协调发展,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大力推进农民工就业,必须有效发挥政府职能。本文在深刻阐述当前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农民工就业中职能作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民工就业中政府职能定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就业中政府职能定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Multinomiallogit模型对第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建立就业选择模型,研究了农民工的职业变迁。研究结果表明,新老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上发生了较大差异,教育程度越高,越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去体力化职业;地域差异也对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去体力化职业有显著影响。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植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并促进人力资源在不同地域间合理分布每流动,从而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态.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丁正逐渐成为农民丁群体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性决定着他们的利益祈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着一些困境:面临社会性排斥;生活无保障,就业福利差,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护;培训体系不够健全;就业途径受局限,缺乏专业职业中介体系;等等。因此,我们要:加快推进户籍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